全心作对之每周一联
收稿:江中月 董振亮
本期评委:韩全兴
图文制作:林看云
扫码入群全心作对
每周一联
第69期:蟋蟀
简评:
蟋蟀古人多有咏之,我们以今天的视角,应力争能有前人未达之意,此为最妙。即便在前人窠臼之内,也应以新辞咏之。首重辞句自然,意脉流畅,上下协调。本期的问题主要是多有辞句生涩,上下相去过远。
最佳
9.马迎利
问君何怨鸣琴晚;
只我因情步曲迟。
评:上下流水相接,读来流畅自然,且意旨明朗。
优秀
16.张金豹
砌下自高怀,不妨和月分清露;
篱边虽草命,何碍弄琴歌大风。
评:其它俱佳,惟“草命“不工。
30.毛继锋
甘露润清喉,闲来唤友呼朋,弄瑟调琴称雅士;
寒风撩斗志,战起舍生忘死,横矛立马是将军。
评:方正、工稳。
1. 董振亮
琴心豪迈,但舍身躯,笑壮士之行,围城角斗何足道;
剑客凯旋,未残刺锷,喜诗囊犹在,草野行吟已忘归。
评:“已”字,于结句意脉有碍。
5.月满西楼
隐草丛为斗士,角逐围城,生死吾轻,耽以此,乐以此;
居相位作闲人,戏嘻华府,忠奸彼视,废如斯,亡如斯。
评:“嘻”,疑为“嬉”。
7.郭大少
看草莽英雄,瑟瑟秋风撩斗志;
居石窟猛士,唧唧寒夜了余生。
评:“瑟瑟”与“唧唧”在表达少无助力之功。
11.杨兴满
振翅而鸣,四野飞歌,辞夏迎秋勤亮嗓;
悦人以斗,全心笃志,争先恐后喜交锋。
评:辞夏迎秋、争先恐后,有拖冗之嫌,可另酌他字,使意更丰富。
13.傅士文
夜曲飞时,大展琴师艺;
风声起处,长扬斗士名。
评:前一分句在感情上不能为后边分句做铺垫,另“斗士”不工。
19.一夫
生于草莽,壮怀激烈,饮血沙场非北马;
归自尘埃,往事酸辛,遗魂土窟是秋虫。
评:句脚平仄宜做交替,下联结句未能拔前边分句之意。
23.沈秀辰
乃多余之物,纨绔因而丧志;
有得过其声,蚍蜉不屑为邻。
评:意新,但事应有出处。
34.杨子辉
诗联句里存佳影;
花草丛中唱大风。
评:意平。
38.马永平
隐于草际,鸣在窗前,频惊客梦秋声早;
振翅壮威,牙撕足踢,终见虫王斗志强。
评:牙撕足踢,风格不统一。
其他作品
2. 王乃谦
乐饮清风,每于静夜歌吟起;
久藏荒草,偏向长天笑傲生。
3. 刘丽新
草莽微身扬斗志;
干戈亿载傲雄姿。
4.王桂芝
欺弱凌羸,心狠全无怜少意,杀伐果断;
争强好胜,身微偏有傲人姿,斗志昂扬。
6.刘振华
隐匿田间,啃叶撕茎毁稼穑;
招摇殿角,勾魂摄魄乱乾坤。
8.木易
围城角斗高低,毁亩断垄;
星夜低吟浅唱,性温入药。
10.陈玉如
一生吟唱成天籁;
几度凶杀号斗虫。
12.石圣茂
石径昼长眠,饮露宵欢鸣未免;
围城时久战,残头翼断乐尤憨。
14.周俊
陣前凶斗;
夜里颂歌。
15.李玉蕊
何须窝里斗;
直向月心歌。
17.海之恋
皓夜传情,残垣静处飘芳讯;
清风抚念,黛草虚中度岁华。
18.马耀发
自在逍遥,常伴清风来竹院;
从容淡泊,每随明月宿莎庭。
20.赵金贵
生在草滩,夜里高歌惊客梦;
行于暮色,笼中猛打引人观。
21.解永联
体微性刚,敢与强者争高下;
音轻曲美,常于静时放歌声。
22.杨敏
藏于石缝,行在草丛,歌吟常带愁和怨;
明月添情,清风助胆,争斗不辞伤与残。
24.梅骨禅心
任风云变幻,自在亿年鸣草野;
随日月轮回,寻常一曲唱春秋。
25.踏山摘月
栖檐下,卧草丛,露润歌喉吟夏夜;
踡竹笼,随纨袴,张扬市井斗砖金。
26.孙秀菊
石下栖身,小巧玲珑生好斗;
丛中做穴,顽皮活泼夜高歌。
27.张志敏
童真最忆,树枝挑逗,河水淹埋,陶罐斗赢耽乐趣;
浅唱轻寻,青草丛中,苍梧月下,琴弓奏响忘喧嚣。
28. 田野牧歌
阵临克敌宣宗宠;
夜窜害农田父仇。
29.杨淑英
欣生大自然,喜藏身石底草间,低吟浅唱传秋令;
惨做奇玩物,被亮相街头巷尾,勇斗智拼悦主人。
31.张志新
秋凉独唱墙根暗;
夜暮群吟月下明。
32.梁青华
秋凉独唱墙根暗;
茶暖同邀案上香。
33.落伍
饥餐翡翠鸣弯月;
渴饮珍珠舞彩霞。
35. 郎红文
得意堂前鸣未息;
争雄罐里斗犹酣。
36.刘敏涵
素衣乌帽、呼朋唤友、草际行藏寻况味;
短调长歌、振翅操琴、烟间唱和引诗怀。
37.京廊人家
生于草莽间,呼朋唤友摇鬚跳;
斗在钵盂里,得意忘形奏乐欢。
39.湖面成双
吟风得月,颓墙草木惟清卧;
泣露知秋,曲径风霜亦作歌。
40.陈同斌
有须而不谦虚,咬斗也曾惊圣驾;
无谱却能纯朴,朗吟总是悦民心。
41.张玉波
寄君篱下,入我梦中,鸣吟不已声声脆;
偏爱争强,岂甘示弱,搏斗无休阵阵狂。
42.子牙情
紫陌绾墙阴,月朗星稀秋寂寂;
沧洲衔石罅,夜深风定曲频频。
43.古村新月
一夜吟鸣,惊扰客梦;
几声断续,应和砧声。
44.史献文
只吟秋月;
唯爱清风。
全心作对
关于蟋蟀
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从唐朝天宝年间开始养斗蟋蟀,兴于宋,盛于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温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内的故宫、北海、天坛、太庙等地也能捉到蟋蟀。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线飞蛛、铁弹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种。京城民间始终保留着玩蟋蟀的习俗,各路玩儿家经常聚集到一起聊蟋蟀、斗蟋蟀。盛行时宣武门、牛街、椿树上头条是有名的摆擂台、斗蟋蟀的地方。
如今,北京的蟋蟀越来越少了,于是北京的蟋蟀爱好者争相跑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宁阳县购买。目前人工繁殖技术的发展使玩蟋蟀者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蛐蛐的叫声。近些年,冬季里繁育蟋蟀的行当在天津火热起来。现在,北京官园等虫市里的蛐蛐儿大部分是来自天津。
蟋蟀、油葫芦、蝈蝈号称中国三大鸣虫。三大鸣虫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韵味的当数蟋蟀。古人玩蟋蟀讲究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留意于物"。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贾似道,竟然因玩虫而误国;第二种境界称"以娱为赌",把斗蟋蟀作为赌博手段;第三种境界叫"寓意于物",这是最高境界,多为文人雅士所为。
图片:网络 制作:林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