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我们为何爱看恐怖片,恐怖片何以恐怖---《危笑》观后

2023-05-06 21:55:15

为什么有一部分观众会是恐怖片,恐怖小说的忠实粉丝?

为什么人会喜欢主动去感受恐惧的体验?

譬如去游乐场玩海盗船,过山车,参观鬼屋等。

恐怖与惊险,刺激的体验有什么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呢?

人类为何会享受恐惧?

科学家们从各种角度进行研究,我谈一下我自己想当然尔的思考。

人之所以会去体验恐惧,其实是因为相对安全。

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心脏病等受不了惊吓的疾病,恐怖片或者体验过山车,尽管会时不时感到恐惧,会有生理上的不适,但不会真正的伤及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如果真的威胁到生命安全,体验到生死危机,那就不是恐怖片,玩过山车了,而是经受类似恐怖袭击,面对生死存亡就在眼前的战争,瘟疫,暴力伤害,酷刑或者火灾,水灾,踩踏以及凶险的疾病了。

任何人所不欲的遭遇来得太过猛烈,频繁,都是很让人恐惧的。

都会激发人的应激反应,譬如肾上腺分泌飙升,人进入战斗状态,对外界的风吹草动非常敏感,甚至到神经质的地步

---对于危险已经泛化,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威胁,什么是想象的伤害。

恐惧是一种负面的高能体验,但这样的体验难以持久,因为身体会受不了,没有那么多能量支撑。

频繁体验到恐惧感受的身心疾病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有些特定的事件会让你感到愤怒,悲伤或者开心。

对于这些事情,你会记得比其他事情更清晰。

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情况会发生,是因为记忆连接着杏仁体,杏仁体是一个位于颞叶深处的杏仁大小的大脑结构。

杏仁体就像是一个我们心理健康的哨卫,他就像是一个心理哨兵,面对每一个处境和感知的时候询问你,有什么东西会惊吓到或伤害到我吗?

杏仁体是大脑中监测感知信息的区域,以检索任何潜在危险的迹象,一旦检测到危险,杏仁体会发出一个恐惧反应。

这包括心率变化、心动过速、流汗,以及例如逃跑、尖叫、哭泣等其他反应。

与此同时,它让海马体知道这个过程重要,并且有关联。

于是,这段对应着这个特定事件的记忆被创建出来。因此,这段情绪记忆被保存在杏仁体中。而事件的记忆被保存在海马体中。

随后,记忆将会从海马体移出,并被归档到大脑皮层上一个叫做内颞叶的区域。

每一次我们想自己的某件事,内颞叶会回想这件事,并询问杏仁体:与这件事情对应的情绪是什么?

当杏仁体被激活,它会再次产生与这个事件相对应的恐惧反应。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30%的人,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当有这种病症的人回忆起创伤性事件时,杏仁体被异常激活,这种激活本应被大脑中叫作前额叶皮层的另一个区域停止。

----引自《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经常感觉到恐惧,原来是这样》

/s?id=1741055226405591255wfr=spiderfor=pc

恐惧记忆根植于大脑之中,是生物体适应复杂生存环境的保护性机制之一。然而,过度的、不合理的恐惧记忆对机体却是极其有害的,是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重大情感和精神障碍的首要因素。

现有的恐惧记忆消退策略是从认知层面减低恐惧情绪,是当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恐惧记忆。

在特定条件下,已消退的恐惧反应还会再次出现,该现象被称为恐惧记忆重现(简称恐惧重现)。

恐惧记忆重现使得负性情绪迁延不愈,从而进一步滋生绝望情绪甚至引起重度抑郁乃至自杀。

因此,恐惧记忆消退后重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尤其是恐惧记忆消退-重现转换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是脑认知和脑疾病研究前沿的重大“痛点”问题。

插图:恐惧记忆重现的神经传入突触联合性机制

----引自《基础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揭示恐惧记忆消退后重现的关键神经机制》

/jswm/info/1032/12082.htm

短期的压力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只要能够扛住,压力过后人会慢慢恢复,甚至会因此变得更加坚强。

这时候尼采的名言是适用的:

但慢性压力,长久的伤害并不然,持久的慢性压力对人的健康伤害很大,会消磨人的志气,压垮人的脊梁,使人患上各种疾病。

有的损害一旦发生,不但不会让人更加坚强,还会使人的适应能力急剧下降。

断了一条腿,并不会让你跑得更快!

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机械可以取代有机体另说。那时,也许人们甚至会主动将自己改造成钢铁侠的模样。

面对人生持久的困局,人们往往采取的对策是遗忘,

是拉长时间后的忍受,

是建构出宗教来给予自己安慰。

人之所不欲,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概是死亡。

但理智上,我们都知道人皆有一死,谁都逃不掉。通过修仙获得长生不老,那是秦始皇等愚蠢帝王的虚妄追求;通过上传意识,通过各种科技不断延长寿命,既是科技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科幻作品中常有的想象。

我们如何面对必将到来的死亡?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除了生死无大事!

死亡就像不能直视的骄阳!

我们的对策一是遗忘,当我们无病无灾的时候,我们忙碌于每天的生活中,汲汲于富贵名利的追求中,计较于日常的琐事上,我们相信尽管人人都会死,但是我除外!

疾病,痛苦的一个意义,就是让我们觉得死亡并不完全是诅咒,也可以是祝福与解脱!

有时活着与死去,哪个更好,其实不好说。

活着,感觉就有希望,也许就能恢复健康,重拾活力,也许就能掌控自己的意志与生命。但对于某种处境的人,也许不然,譬如年老体衰,受尽病痛折磨,所以他们会寻求安乐死;

譬如身患绝症,可以预想的未来只有病痛,丧失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所以决定自行了断。

譬如著名作家海明威,他一直以硬汉形象著称,但最后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以前一直觉得这似乎是一个讽刺,说明名不副实,慢慢才知道事出有因,而他的选择也符合他的哲学,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被打败的一种标志就是屈从于他人或者外界的意志,无法自己为自己做主。人的出生是无法做主的,但人的离去也许可以。

生命求存的本能,让人愿意穷尽一切办法争取活着。

天主教的教义甚至不允许自杀,因为自杀也是**,这有违上帝的旨意,而违背上帝的旨意,也许死后就不能上天堂。

中国道家经典《道德经》,也有如下一章

当然说的不是自杀的问题,而是以杀戮创造秩序存在巨大的副作用吧!

面对恐惧,第二个应对办法是拉长时间后的忍受。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面对丧失的悲痛,会走完如下的心理历程:

依次经历

否认(denial)、

愤怒(anger)、

讨价还价(bargaining)、

抑郁(depression)和

接受(accpetance)

这五个阶段

将悲痛状态划分为5个阶段的理论出自瑞士裔美国人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Elisabeth Kübler-Ross)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和濒临死亡》[1]。

在书中,库伯勒-罗丝总结了重症患者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先是否认自己将死的命运,

随后会产生“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愤怒情绪,

随后过渡到“如果当时早点看医生就好了”等让步心态,

然后出现抑郁情绪,

最后能够平静地接受死亡。

在原书中,“五阶段”理论其实只是对临终病人心理状态的解释,而随着这个理论越传越广,它原本的适用范围也被逐渐模糊了。

后来人将理论解释的对象从自身的死亡扩展到了对他人死亡的态度,又进一步延伸到了更多日常生活的烦心事,例如失恋、失业、破产等。

这个“接地气”的理论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欢迎,它也进入了很多心理学和医学的书籍中。但是,这些延伸其实全都是空口无凭,没有相应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持[2,3]。

每个人的悲痛都是独特的

研究者慢慢发现,悲痛其实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五种状态远远无法将其概括。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悲痛研究的博南诺(Bonanno)教授在他所著《忧伤的另一边:有关丧恸的最新科学能告诉我们什么》[5]中提到,悲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经历的影响,它本身可包含多重情绪。

怀疑、麻木、怀念、震惊、愧疚等情绪都是悲痛的正常表现[2,6,7]。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愉悦也是失去挚爱时的反应之一。

在中国古代,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认为妻子完成了自身的“季节更迭”,顺应自然规律,是一件喜悦的事情。同样,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多少对死亡抱有积极的态度。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庄子妻子死了,庄子失去了相依为命的伴侣,亲人亦余悲戚,生者惟长歌当哭,安慰儿女鼓盆而歌。

歌曰:“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再后来,庄子觉得自己真的要与造化者相游了,他的心情很平静。五十二篇古本《庄子》佚文说: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

应曰:“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 何贪于须臾?”

弟子们又想厚葬老师,庄子倒觉得难过了:弟子们在这关键时刻并没有勘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老师您的遗体。”庄子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庄子终于悠然而去,很有诗意。他不敬畏死,但没有随便活, 一生是那样的可贵。他超越了死亡, 忘却生命,精神是那样的愉快。

---引自百度百科 鼓盆而歌

由此可见,人人都会悲痛,但由于文化背景、人格特点、以及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悲痛又都是独特的,我们并不能对悲痛进行简单的概括。“五阶段”理论对理解悲痛并没有什么帮助,过分相信它也可能让我们对原本正常的情绪产生质疑和焦虑,反而不利于从悲痛中恢复。

面对悲痛,该怎么办?

悲痛虽然不是美好的经历,但却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

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情感连结,这些连结带给我们资源,防止我们受到伤害。分离会产生焦虑,而死亡作为永久性的分离,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9]。

进化心理学认为,悲痛及其负性情绪是我们的保护机制。它提醒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自己以作出调整,改变对世界的看法,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9]。所以,承认并接受悲痛的存在是从中恢复的第一步。

其实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在悲痛面前,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脆弱。外向的人将社会支持当做一种“正能量”,内向的人则可以将独处作为恢复精力的方式。

不过,在少部分人(10%~15%)身上,也会出现持续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无法消除的悲痛情绪。这种情况是否算作心理疾病目前还有争议,不过遇到情绪恢复的困难时,依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总的来说,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预测或者“规定”我们的情绪反应并不可取。悲痛是一个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过程,“五阶段”中提到的状态虽然属于悲痛的正常表现,但远不是它的全部。(编辑:窗敲雨)

----引自《“五阶段”理论,并不能帮我们认识悲痛》

/article/440627/?clicktime=1574834044

应对恐惧的最强有力的方法,也许就是宗教与文化了。

基督徒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佛教徒相信四法印:

回到观影感受来,《Smile》是今年新出的恐怖片,昨天认真观看了一番,常常感受到身躯一震的恐怖感受。

最恐怖的时候,我的自我抚慰,就是默背《心经》

其中,最有抚慰效应的是下面这几句话: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

心无挂碍(心中没有碍),

无挂碍故(由于没有),

无有恐怖(所以不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最后达到彼岸)

最近听了樊登老师解读《幸福的陷阱》,书中对于如何摆脱恐惧,也有独到的见解

解读中提到:

生活中会有恐惧,fear,f-e-a-r,这个fear,你可以把这四个字拆出来,

f代表什么呢?

fusion,f代表的是融合,

就当你和那些文字想法,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恐惧。

然后第二个

叫期待,expectation。

就是你会有过多的期待给你带来恐惧。

第三个叫avoidance。就是你回避,

我们不断地回避负面的想法,不断地回避负面的情绪,我们总想逃离那个。其实是正常的情绪,但是我们回避它。

然后最后一个

疏离,remoteness。就是疏离,

我们如果不断地融合。然后不断地有过度的期待,不断地回避,不断地疏离。我们就会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但你要学会直面恐惧,直面恐惧就意味着,你需要有一个意愿来解决问题。

什么叫作意愿?

就是你得自愿去做一些事,你愿意为此承担代价。

你比如说,我们举过这个例子,开车真的很好学吗?开车其实很难学,开车比别的很多事都难得多,手脚配合什么的,到处观察。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能学会开车呢?就是因为你有意愿,你愿意为它付出努力。所我们在生活当中,一定会做很多事情,是你需要努力的,你需要承受代价的。

那么在这儿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就是意愿没有中间地带。你要决定做一件事,你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根据你的意义去设定一个你承诺要付出代价,要去做的事,没有中间地带,就是要努力做。

---引自樊登读书文字稿

四法印及《心经》中的很多教导,就是针对这四个根深蒂固的习性的对治方案。

它们也很像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三毒。

直面恐惧,安住于当下,与大地连接,与呼吸连接,至少不让恐惧的情绪左右我们的行动!

说回恐怖片以及这部恐怖片的吓人之处:

1,出乎意料,所以吓人

突然出现的危险,最是让人冒出冷汗。

黑暗的环境,突然回头,悄无声息的出现,猛不丁地被人拍拍肩膀,这些都是很恐怖的元素。

再配合阴森森的配乐,自己心里早就一惊一乍,稍有风吹草动,就自己吓自己,吓个半死,有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讲的这么回事。

这部片子最初吸引我,就是有人短评,说这里的jumpscare的密度惊人,诚不欺我!

2,残忍血腥,不忍直视

恐怖源于伤害,人的身体被伤害,会流血,会出现伤口,会身体变形,会肚烂肠流,会现出各种让人生理不适的场景。

这些场景在电影里属于限制镜头,年龄不到的人是不允许向他们播放的。

通过这些镜头来渲染恐怖,造成这些恐怖的有怪物,猛兽,暴力机械等,像大白鲨,像弗兰肯斯坦,像战争中的坦克,机**等等。

3,诡异邪恶,未知事物带来的恐惧

超自然现象,超出科学解释,自己看得到,别人看不到。

陷入时间的轮回,空间的鬼打墙,无形无质的鬼怪,邪灵,莫名的巧合,不可理解的魔法与伤害。

这些都会带来恐怖,这种诡异邪恶,与文化密切相关。

中国的僵尸,妖魔鬼怪,道教,邪教的仪式;

西方的吸血鬼,丧尸,狼人,女巫,撒旦,巫术,诅咒等

这些现实中没有或没有证据有,但人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出来的事物很有恐怖感。

4,人性的扭曲,压抑,诡诈,人性黑暗面带来的恐怖

以为是好人,原来是反派大Boss;

以为逃出升天,却发现原来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以为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却发现都是无用功,根本没有出路!

回到《SMILE》应该是将以上四者皆有,着重是第三点。这是一场实力极不对等的虐杀!

让我想起了两部小说。

一是最近起点风头正劲的新书《灵境行者》

这部电影中的邪灵很像蛊惑之妖,让人产生幻觉;也像夜游神,可以隐身,附体。这对于普通人的优势简直是压倒性的,而且似乎还能读得懂受害者内心最深的恐惧。

所以这部恐怖片很多恐怖之处就是一次次反转,以为摆脱了恐怖,谁知不过是被玩弄,陷入更深的恐怖。

另一部小说是《无限恐怖》,这是无限流的开山鼻祖。

这部小说的设定,是一个有大能的系统让一群普通人进入到各种影视剧中做任务,并且能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升级,成为超人。

回到系统,只要成功完成任务,系统能够帮助生死人,肉白骨,重塑身体。我记得在主角们已经相当于具有超能力了,但要通关这种面对莫名的未知力量,也就是所谓的灵异副本,都困难重重。像《死神来了》这样的电影,只能自保,但很难反杀。

再回到《SMILE》,其实看了电影的我们,穿越到主角身上,也很难做得更好。

主角已经挖掘出规律,并且有了必死的觉悟,不愿意再让诅咒流传于世,这也是为接受死亡找到的意义。但还是被邪灵玩弄了,因为邪灵可以设置幻觉,而且哪怕到了最后,有着非常强悍的意志,不被邪灵掌控,但邪灵可以直接附体,直接操控你的身体,也毫无出路。

当然,如果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目标,也不是没有出路,但那样的出路是扭曲自己的人性,突破法律的底线,犯下最可耻可恨的罪行,**!而且只是为了不被诅咒,去杀害无辜的他人!

这类恐怖就是要你做出牺牲,给你震动,用两害相权来逼迫人!

《电锯惊魂》系列其实就是这样的佳作!

恐怖片中的主角一般都不是躺平之人,都有死里求活的勇气或者执着。现实中,其实生命比起恐怖片中,更加脆弱,毕竟诸行无常,恐怖片只是以更生动可感的艺术形式再次提醒我们这个真理。

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平常,平庸,看似琐碎无聊的生活,其实难能可贵,值得珍惜感恩!

感恩我们毕竟没有生活在恐怖片中,不是恐怖片中的受害者!

也期待我们能有主角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恐惧,哪怕常常这种抗争最后还是要归于失败与虚无!但至少抗争过!


上一篇:【学历】大、快、好?学历提升推荐:国家开放大学!
下一篇:如果你是一个很老实的人,记住三个成语典故,内心就通透了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