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他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作家

2023-05-06 21:55:15

◎ 马尔克斯

图片来源:ABC NEWS

如果评选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小说开篇,你会投票给哪一部?

在知乎等平台的相关话题下,呼声最高的一般都是这句: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不过,对很多人来讲,对它的出处《百年孤独》的了解,可能并不会比这句话多出太多。

其中,一部分人对它不感兴趣。

还有一部分人感兴趣,却在翻开后又很快合上,默默给了个「差评」,吐槽看不下去。

那么,为何这些读者会给这部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差评」?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本书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姓名非常凌乱,很多读者弄不明白谁是谁,越看越晕,只能弃书。

然而,如果出于人名原因而错过这样一本精彩绝伦的书,其实非常遗憾。

因此,我们请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毛频老师,谈一谈《百年孤独》究竟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读,可以读出什么。

以下内容,由知鸦通识对毛频老师的采访整理而成。

01 /

如何阅读《百年孤独》?

很多读者会觉得《百年孤独》中人名很多,而且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名字一直在重复,令人头晕。

我在上课时会建议同学们,阅读时可以在旁边放一个笔记本。

每看到一个家族中的人物,就将他记录下来。第一代出现了谁,第二代出现了谁,第三代出现了谁?

◎ 《百年孤独》(范晔译)人物关系图。
图片来源:格致书社

慢慢列出来之后,你就会发现,布恩迪亚家族的人名有规律。例如男性,只有两个名字:

一个是何塞·阿尔卡蒂奥,一个是奥雷里亚诺。

马尔克斯为了不造成太大的混淆,在命名时会把后代命名为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或奥雷里亚诺第二。

如果你还是觉得我在绕口令,感觉记不住的话,其实也不要紧,可以接着读下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马尔克斯压根没指望读者能严格区分他们。

他之所以如此重复命名,其实只是想说,世界上的男人只有两种:

一种是有理性的。

另一种是膀大腰圆、光有力气,没有头脑的。

此外,你也可以把《百年孤独》当成一个片段性读物。

你不一定非要连续地读完它。今天看到第五页,感觉看不下去,明天不一定非得从第五页继续看,可以先翻看有趣的部分。

如果看着看着,有些地方感到难以理解,或者有大段描写感觉无趣,那就跳过它,继续往下看。

总之,我并不建议大家一定要带着某种目的去阅读《百年孤独》或其他文学作品,用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去阅读,是最好的。

因为,文学作品对于我们的意义,其实就是与我们一起度过一段时光。

这也是马尔克斯与很多作家写作的初衷所在。

阿斯图里亚斯曾跟他的孩子说:

「你感到无聊吗?如果无聊的话,就去看小说。如果看了小说还觉得无聊,就去找一张纸,找一支笔,自己写故事。」

◎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 - 1974),危地马拉小说家、诗人,196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总统先生》《玉米人》等。
图片来源:Wikipedia

所以,很多作家会觉得,无论是写故事,还是读故事,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化一些,没有什么别的目的或重大意义。

/ 02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指什么?

当然,我们在阅读后常常会有思考,会好奇一些问题,比如有人就问过我:

「百年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马尔克斯为什么要写一个如此魔幻的故事?

我认为《百年孤独》的孤独,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

马尔克斯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经过了很大努力,可最终还是一无所成。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图片来源:New Frame

没有去处,也没有来路。

一个人可能往前走了很长的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不清楚目标在哪里,只是走了很远。然后回头一看,发现自己也找不到来路。

这是一种孤立无援、没有方向,又进退两难的孤独。

这点,通过《百年孤独》中角色的名字就能窥见。

前面说过,书中的布恩迪亚家族在小镇马孔多存活了100多年,历经七代人。家族中很多人的名字却完全一样。

这意在表明,布恩迪亚家族虽然一直在繁衍,看起来一直在走,但好像又哪里也没去,什么都没变化。

就像家族里一位女性乌尔苏拉感叹的:

「和奥雷里亚诺一个样。世界好像在原地转圈。」

一直「转圈」,正是《百年孤独》的核心。

这种转圈,也体现在极为有名的开篇上。这个人尽皆知的开头,其实只是上半句。在小说的中间,还有下半句:

「多年以后,在临终的床榻上,奥雷里亚诺第二将会回想起那个阴雨绵绵的六月午后,他走进卧室去看自己的头生子。」

可以发现,它们的结构类似,都是站在「现在」眺望「未来」,然后从「未来的死前一刻」回到「过去」。

这使得整个作品成为一个循环,给人更强烈的震撼,转圈的循环周而复始,人们在向前走,却不知道会通向哪里,甚至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来路,就像在森林中迷路一样。

但是,除了继续往前走,可能继续打转,也可能找到出路外,并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这样的孤独并非平白无故出现。

《百年孤独》的故事,与哥伦比亚的过去息息相关。

按照文学评论界的解读,马尔克斯通过讲述布恩迪亚家族六代人(第七代人出生后很快被蚂蚁搬走)的故事,在影射整个哥伦比亚的血泪史。

一般读者对此可能感到奇怪,似乎阅读中并未看出时代的血泪。

的确,对于不了解哥伦比亚与拉丁美洲历史的人来讲,很难看到隐含的背景,看到的更多是荒诞的故事。

例如书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奥雷里亚诺上校,一生参加过32次起义,全部失败。

这令人无语。这个人参加32次起义,每次都失败了,一点长进都没有,他到底在做什么?

还有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

他目睹了机关**对广场上罢工的三千多名工人进行的屠杀后,作为幸存者上了一辆火车。

等到中途从昏死中醒来,他激起一身冷汗,发现周围全是死尸。原来,他上的是运送屠杀后的尸体的火车。

如果不了解哥伦比亚的历史,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恐怖片场景,或许会觉得十分离奇,上了这样一列火车,火车上装满尸体,有些超现实。

而实际上,如果回顾哥伦比亚近100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就是哥伦比亚的现实。

内战不断,敌友不分,动荡不已。

哥伦比亚在1810年前后,第一次爆发大规模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逮捕了新格拉纳达总督,宣布哥伦比亚独立。

◎ 新格拉纳达是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洲北部的殖民地名称,主要涵盖今天的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图片来源:Wikipedia

哥伦比亚各地代表组织国会,成立新格拉纳达联合省政府,并宣布独立,但有的省不愿承认联合省政府。

于是,1812年底,哥伦比亚于争论中爆发内战。

内战持续数年。等到1815年,西班牙远征军又抵达新格林纳达联合省,推翻了联合省政府。

1819年,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率领的起义军才最终击败西班牙殖民政府,彻底结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 1819年,博亚卡之战,玻利瓦尔解放新格拉纳达的决定性战役。
图片来源:Wikipedia

然而,这并未给哥伦比亚带来长期和平。之后,哥伦比亚依然内战不断。

哪怕到了20世纪,自由党、保守党和游击队之间的纷争,依然造成国家动荡。

一个先与殖民者作战,后又长期爆发内战的国家,民众的生活可以想见,起义、屠杀丝毫不罕见。

混乱甚至令哥伦比亚人很多时候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有可能你与某个人今天是朋友,你们一起喝酒吃肉。

明天,因为什么事件,他就拿着**冲到你家里,说你必须得死,甚至可能他都说不清要杀死你的理由。

类似的情况,在《百年孤独》当中也有体现。

奥雷里亚诺上校某天下令,将他的战友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送到革命军事法庭审判,法庭最后判处马尔克斯上校死刑。

奥雷里亚诺的母亲拼命反对,认为他是在胡闹,说:

「我知道你要**毙赫里内勒多。我怎么做也拦不住。但是我告诉你:我以我父亲和我母亲的骨头发誓,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名义在上帝面前发誓,我只要一看见他的尸体,不管你在哪儿都会立刻把你揪出来,亲手杀了你。」

很多读者会觉得,奥雷里亚诺很荒唐,甚至是一个完全没有节操、丝毫不顾念朋友间友情的人。

可这是哥伦比亚历史的真实写照。

◎ 1948年,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暴动后的场景。
图片来源:El Comercio

因此,《百年孤独》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血泪史,只是不知情者不理解,而将其视为一种无稽的笑话或传说,用「魔幻」来形容它。

但其实,正如马尔克斯自己所说,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本质是拉丁美洲的现实主义,魔幻只是一个修饰语。

/ 03 /如何理解
魔幻现实主义?

对一些读者来说,时常会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奇幻或科幻文学相混淆。

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区别非常大,并非近似概念。

魔幻现实主义的核心是现实。外界认为它非常魔幻,是因为并不足够了解拉丁美洲的现实。

而它最基本的特点,是植根于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思想意识。

它的出现,与印第安人的神话观,印第安人站在自身宗教信仰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高度相关。

很多事情,我们看来离奇荒诞,但对于印第安人却司空见惯,时常会发生。

◎ 我们很少听说巴西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要就是因为巴西的印第安人数量少。但巴西并非没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图为经常使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巴西作家亚马多(Jorge Amado)。
图片来源:Wikipedia

拉丁美洲的作家们,便借鉴了印第安人观察世界的方法,写出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具体写法而言,是在作品中打破生与死、人与鬼之间的界限。

但这种生死、人鬼之间没有界限的观念,不是强行矫揉造作地伪装出来,而是自然地根植于他们的文化传统当中。

拉丁美洲的传统中,会将生与死视为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去世后下葬,他们会认为,这个人只是离开了之前生存的空间,但还会换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虽然我们看不到死去的人,但他/她依然在我们周围。

由此,很多拉丁美洲国家,会在每年11月2日庆祝亡灵节。

他们认为在那天,逝去的亲朋好友会重新回到我们中间,所以要非常隆重地对待,就像中国的春节一样。

◎ 魔幻现实主义不仅限于小说,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同样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导演: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纳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时间:2017年

除了文化传统之外,魔幻现实主义还受到一系列殖民历史、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我们今天称呼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时,会很自然地使用「拉丁美洲」这个词。

但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伴随着殖民而出现的政治概念。

从15世纪末开始,这一地区的多数国家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9世纪以后,才陆续获得独立。

由于殖民统治长达数百年,这些国家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当地的印第安语逐渐被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取代。

这两种语言成为当地的主要用语,所以人们将这一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 1790年,西班牙(蓝)与葡萄牙(绿)声称占领的美洲地区。
图片来源:Wikipedia

对生活在拉丁美洲的人来讲,从出生那一刻起,他们的身份就被打上了殖民史的印记。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自由,殖民的历史现实会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的影响无处不在。

魔幻现实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情况的反抗。

拉丁美洲各国大多在19世纪取得独立,但经济、文化上,并没有独立。

一批生长在这种境况下的拉丁美洲作家不满这种现状。

他们不想继续在西方文学身后亦步亦趋,而是要改变拉丁美洲文学,要找出民族独立的标志,从文学的角度告诉世界,我们是独立的。

于是,20世纪后半叶,他们从印第安传统文化中找到了突破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因此,在我看来,魔幻现实主义完全实现了这些作家当初的目标:打破自身受殖民主义影响的状态,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标志。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不过,一些拉丁美洲作家,如阿斯图里亚斯从一开始就认为,拉丁美洲文学注定会成熟,并且会享誉世界。

为什么呢?

因为拉丁美洲幅员辽阔,基本每个国家都有特产,有广袤的玉米田,有大片的橡胶树林,有丰富的金、银、铜矿,还有悠久的历史,具备发达的条件。

可现实却是,这里贫穷且落后。

阿斯图里亚斯觉得,这注定了拉丁美洲文学中,会存有一种巨大的矛盾感。

拉丁美洲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无处不在的巨大反差,已经没办法用理性去理解,去理清它的脉络。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一种理性动物。遇到无序和难以理解的事情时,我们会特别想用理性的视角,给它理出清晰的顺序。

但拉丁美洲的特点就是无序,理性成为徒劳。

我们想给一切事物整理出一套顺序,但如果某些事物本就没有顺序,那只能用无序去对待它。

所以,拉丁美洲的作家们在书写这种无序的现实,无序的世界时,没有使用顺序的方式,而是用无序的方式来展现。

由此,基于印第安人传统、殖民历史带来的矛盾与无序的现实,魔幻现实主义成为拉丁美洲的文学特色,并漂洋过海,影响全世界。

中国当代文学,同样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启发。

/ 04 /拉美文学
中国文学有什么影响?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的民族文学不知道该走向何处时,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期的作品蜂拥而至,进入中国。

◎ 20世纪60年代起,拉丁美洲文学造成了世界性冲击。有评论者用了「Boom」(爆炸)一词来形容当时的辉煌。后来,「文学爆炸」就用来形容拉美小说这一时期的空前繁荣。魔幻现实主义则是「文学爆炸」现象中的重要一支。
图片来源:YouTube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文学爆炸」的一部分,令中国作家耳目一新。

马尔克斯与胡安·鲁尔福(Juan Rulfo)等人的作品告诉中国当代作家,拉丁美洲的作们在勇敢地面对现实,珍惜自己的文化。中国作也可以学习他们的方式。

莫言就是最典型的学习者。2018年接受采访时,他曾说:

「研究像卡尔维诺、马尔克斯这类作家,观察他们在对现实生活的处理,给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多的。他们不是用传统的、写实的现实主义方式来观察处理生活,而是用种极度夸张的童话和魔幻的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点进行了极度的夸张,然后获得了写作的巨大资源。」

我认为这些作品,为莫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种新思路并非是说,他为了魔幻现实主义而去写魔幻现实主义,而是阅读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时,正好茅塞顿开。

这就像马尔克斯曾在某个晚上,用短短几个小时读了两遍《佩德罗·巴拉莫》。

◎ 马尔克斯评价《佩德罗·巴拉莫》:「我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不出大错,并且我还能说出每个故事在我读的那本书的哪一页上,没有一个人物的哪种特点我不熟悉。」
作者:[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译者:屠孟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之后,他搁置了《百年孤独》,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写下去。

等到天亮时,他忽然感到豁然开朗,开始洋洋洒洒地奋笔疾书。十几个月后,这部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顺利出炉。

我觉得莫言也是如此。

无论《红高粱家族》,还是他后来的作品《丰乳肥臀》《蛙》,我阅读它们时,不会感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一种外来植入,不会觉得是在强行而生硬地使用它,为了起到让舆论哗然的目的。

而是会觉得,莫言写的时候一气呵成,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还有像阎连科,他的小说也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在《年月日》里,他写千古一遇的大旱降临,村庄里的人尽数离开,只留下了先爷、一条盲狗和仅剩的一株玉蜀黍苗。

然后,在年月日的反复轮回中,先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遗骨变成了肥料,保护住了它所代表的村庄的唯一的玉蜀黍苗。

◎ 《年月日》曾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作者:阎连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

毫无疑问,像玉蜀黍苗这样的象征,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一样,成为了民族的文化标志。

这其实也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意义。

如果我是一位矿工,或许不需要每天一大早起来,辛苦地出门去最热闹、最繁忙的地方寻找金矿。

其实,我家后院中,就有一处取之不尽的金矿。

它告诉中国作家,也告诉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作家,你不一定非要去模仿别人,去追着潮流而动。

只要像印第安人看待世界那样,换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与民族,也许就能发现不同的东西。■

▽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水经.粉水注》考略
下一篇:芦苇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