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梁雍之域。汉武帝开西南夷,为益州、越巂二郡地。后汉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永昌郡。三国汉分建宁、永昌置云南郡。晋太始七年,合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为宁州。太康三年,废宁州入益州。太安二年,复置宁州。永嘉五年,分永昌、云南立东河阳郡。成帝时,又分东河阳,立西河郡。宋齐因之。梁末,没于群蛮。
唐武德四年,置曾州,隶戎州都督府。置姚州、云南郡。于汉云南县地,复设姚州都督府。七年,置南云州。贞观八年,改为匡州,隶戎州都督府,浪穹、施浪、邓睒三诏,分据其地。开元末,蒙舍并吞五诏,徙居太和城。大历初,更筑羊苴咩城于太和城北。兴元初,始改国号曰:大理。
五代及宋、郑、赵、杨氏,相继窃据,国号屡更。至段思平,复号:大理国。
元宪宗三年,平大理。六年,立上下二万户府。至元七年,并二万户为大理路,领府二:永昌府、腾冲府;州五:赵州、邓川州、云南州、蒙化州、姚州;县四:太和、浪穹、永平、大姚;长官司一:十二关。
明改为大理府,属云南布政司,分所属之。升永昌为直隶府;降腾冲府为州,并永平县隶焉。分置姚安府,以姚州、大姚县属之。又升蒙化州为府;降云南州为县。置宾川州,并改云龙甸为州,隶本府。领州四: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县三:太和、云南、浪穹;长官司一:十二关。
清朝因之。康熙五年,改北胜州隶大理府。三十一年,北胜州仍为直隶州。雍正六年,移通判,驻弥渡。领州四:赵州、邓川州、宾川州、云龙州;县三:太和、云南、浪穹;长官司一:十二关;弥渡(设通判)。
大理府属州县建置:
太和县(附郭)
汉益州郡叶榆县地。后汉属永昌郡。三国汉属云南郡。晋初,属云南郡,后属东河阳郡。宋因之。齐分属东河阳、西阿二郡。唐开元末,皮罗阁逐河蛮,取太和城。宋段氏据。元初,立上中下三千户,后即中千户,立录事司。复升为理州,寻罢州。复立录事司,即上下二千户,立太和县,属大理路。明太和县。
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卫,分境屯赋并县。
赵 州
汉靡莫地。后汉属永昌郡。唐姚州地。蒙氏为赵川睑。后置赵郡,复置赵州。宋段氏改天水郡。元初,立赵睑千户,隶大理下万户府。至元间,改为州。又于白崖睑,立建宁县,寻省入州。明赵州领云南县。
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景东二卫,分境屯赋并州。三十八年,改云南县,隶大理府。
云南县
汉云南县,属益州郡。后汉属永昌郡。三国汉属云南郡。晋因之。唐初,置南云州。贞观中,改匡州,领勃弄匡川二县,又于州东南置镜州。蒙氏为云南睑,改品甸县。宋段氏云南州。元立品甸千户。至元中,复为云南州,隶大理路。明改为云南县,隶赵州。
清因之。康熙五年,裁洱海卫,屯赋并县。三十八年,改隶大理府。
邓川州
汉益州郡叶榆县地。唐邆备州,隶姚州都督府,东为曾州地,治曾县,后为邆睒诏所据。南诏并之,置邓川睑,后改德源城。宋段氏德源城。元初,立德源千户。至元中,改为邓川州。明邓川州领浪穹县。
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卫,分境屯赋并州。后改浪穹县,隶大理府。
浪穹县
汉益州郡叶榆县地。唐初,浪穹诏居之。后为南诏所并,立浪穹州。宋段氏据。元初,内附,立浪穹千户,隶大理上万户。至元中,改为浪穹县,属邓川州。明浪穹县,隶邓川州。
清因之。康熙二十六年,裁大理卫,分境屯赋并县。后改隶大理府。
宾川州
汉越巂郡遂久县地。三国汉属云南郡。唐姚州地,后蒙氏据,为太和楚场地。宋段氏据。元为太和、赵州、云南县之境。明弘治七年,割太和九里,赵州一里,云南县二里,置宾川州,隶大理府。
清因之。康熙五年,裁大罗卫。二十六年,又裁大理卫,分境屯赋并州。
云龙州
汉益州郡巂唐、比苏二县地。后汉属永昌郡。晋比苏县为西河郡治。唐蒙氏据。宋段氏据。元立云龙甸军民总管府,并防送千户,隶金齿宣慰司。明置云龙州,隶大理府。万历间,改土设流。
清因之。
弥渡
清朝雍正九年,移通判,驻其地。
十二关长官司
元本云南楚场地。至元间,因僻险,始置十二关防送千户。明改置长官司,隶大理府。
清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