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泄禅寺
陆以道领州学钻研学事,同时喜研诸暨州史地。倥偬之余,年青之时,即放足纵情山水,广览名胜奇幽。
诸暨县西六十里有五泄名山,山东南麓有始建于唐元和三年(808)的五泄禅寺,原名三学禅院。五泄禅寺坐落于五泄山核心地带,距东龙潭仅二三百米。唐、宋以来一直是越中有名的古刹之一。五泄山独特的森林景观和举世无双的五泄瀑布,千年前就受到人们的青睐。唐元和三年,五台山高僧灵默禅师云游江南,被这里“天作锦屏环十里”的奇异景色所吸引,“绿竹漪漪欲铺天,栖真岩下可安禅”,佛师选择这块风水宝地,担土砌石、砍树建茅,建造禅院,并广招弟子,传播佛法。
灵默禅师创建五泄禅寺后,诸暨籍一位七岁小孩名良价便披剃出家,拜灵默为师。良价性极聪慧,过目不忘,随师研读佛学十三年,渐入真谛。师傅去世后,遵师嘱云游名山大寺,先后拜昙昙等为师,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同创曹洞宗,成为禅宗五家的重要一派,他与弟子在江西洞山弘扬曹洞宗风,风靡全国。宝庆元年(1225),高僧如净(曹洞宗第十三代)住持天童寺,弘扬曹洞佛法。此时,日本僧人道元入宋学佛,先到天童,再云游全国,最后将曹洞宗带回日本,发扬光大。
▲五泄山图▲五泄飞瀑
▲唐寅五泄山“飞瀑”摩崖石刻
五泄禅寺历经兴衰,曾一度扩建为三十六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大殿、藏经楼、佛祖楼、官厅及厢房等,总数不下百余间,香火极盛。
五泄禅寺背靠栖真岩,西北临五级飞瀑,前有寺前坪,潺潺溪流绕坪而去。四周群峰起伏,修竹茂林。(宋)廖虞弼诗曰:“招提深锁绿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风翻象宇松声碎,雨过禅房竹翠浮。”
寺前坪上有二块很不起眼的岩石,小巧玲珑,一似青狮俯坐,一如白象蹲峙。传说灵默禅师清晨必来此吸气诵经,娓娓动听,狮象感悟真谛,坐化成石。后良价常坐此石上念经,极有灵气。
狮象二石旁有一株高约30米、胸径1.2米参天银杏,古老苍劲,气势雄伟,似擎天柱一般巍然屹立,枝叶向四周层层拓展,广为罗伞,为灵默造禅院时手植,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五泄禅寺
▲唐代古刹
▲三学堂
▲千年古银杏
▲石鼓
五泄禅寺建造后,历代文人墨客,慕名纷至沓来。宋代刁约、刘述、吴处厚、丁宝臣、咸润,元代柳贯、吴莱、王艮,均留下墨迹。
陆以道留连忘返于这名山名寺,某年春,应寺住持僧邀,挥毫赋《五泄禅寺》六言诗,盛赞寺山绝景:
燕尾春流溶漾,
香炉晓气氤氲。
欲览幽人行迹,
落花芳草如云。
一个元代文艺青年的采风和兼烟霞探幽的古风翩翩跃然纸上。陆以道这首咏诗,被载入清康熙《诸暨县志》五泄禅寺条目。康熙年顾嗣立所编的《元诗选癸集》亦收入此诗。
▲《康熙诸暨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