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

四字成语

第八十七讲 绳纹时代中国“内越”和日本“外越”的交往


在日本考古学的绳纹时代,中国的“内越”与日本的“外越”交往密切,存在许多证据。15000年前,地球非常寒冷。根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的研究,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36米,即负136米,中国大陆东部的黄海大陆架和东海大陆架完全裸露,形成了广阔的低地平原,即东中国海平原,它与朝鲜和日本陆路相连。此后,地球气候开始温暖化,海平面不断上升。9000年前,对马暖流流入日本,日本成为列岛,气候转暖,为绳纹文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关于绳纹人的来历,日本学术界有南下说、北上说和折中说。经比较,日本历年出土的绳纹人头骨与5万年前中国广西的“柳江人”和1.8万年前日本港川的“港川人”都很相似。因此,日本体质人类学家铃木尚在《骨骼讲述的日本史》一书中认为,中国大陆南部首先存在柳江人与港川人的共同祖先——原黄种人,后来留在中国大陆的演变成柳江人,而东进的成为港川人。这一点,通过基因研究也得到了证实。日本基因学家筱田谦一在《从基因探究日本人的形成》一文中,分析了与日本列岛、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南岛群岛密切相关的女性线粒体DNA单倍群M7,并得出结论说:“M7a有b和c两个亲缘组合。它们的祖型M7形成于5万年前,a、b、c可能是在25000年前从M7中派生出来的。现在我们知道,这三个组合中的a主要分布于日本,b分布于中国大陆沿岸,而c则分布于东南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为其母体的M7原本分布在曾是陆地的黄海,因为当时的海平面很低。后来从这一区域的人当中产生了M7a,这部分人最后移居到了日本。”李国栋先生在《中日远古非文字交流研究》一书中认为,柳江人中的一部分迁移到东中国海平原后,成为越人的祖先。海平面上升后,其中的一部分移居长江下游,在《越绝书》中被称为“内越”;移居日本的一部分被称为“外越”,创造了绳纹文化。为防止内越与外越的来往,秦始皇时,将内越人内迁,又将其他罪犯迁往沿海地区。直到7000—6500年前,内越与外越才又恢复了往来,这就有了绳纹时代中日两国的非文字交流。此外,在日本出土的绳纹时期玉玦来看,与中国的兴隆洼、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玉玦十分相似,而兴隆洼和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的年代都较日本早了1000多年,显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而非相反,因为从9000年前起,在中国的长江下游和日本列岛之间就存在一条海上通道——黑潮,春末夏初从舟山群岛东侧,乘台湾暖流东进,进入对马暖流或黑潮主流即可到达日本,再等到冬季,乘里曼寒流返回。而且,在长江下游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木桨,与日本本州岛日本海一侧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都证明了这条海上通道的存在。至于玉玦的形态学意义,李国栋先生认为,它与珥蛇习俗有关。《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号……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群羝……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李国栋先生认为,“东海之渚“应该指山东近海的某个岛,禺号应该与山东半岛海边的嵎夷相关,大荒之中的山应该是指日本列岛,扶木即扶桑树,日本古称扶桑国。奢比尸珥两青蛇,应该就是两个青玉制作的玉玦。笔者十分赞同。同时,它也证实了笔者在“《山海经》中为何会有日语山名”一讲中,推测“孽摇群羝”等山名为日语译音的结论是正确的。大约在7000—5300年前,玉玦在日本逐渐被由翡翠曲玉演变而来的勾玉取代。据研究,勾玉实际上是源自断裂玉玦的再利用,它是鸟图腾与蛇图腾的一种融合形态,相当于日本考古学文化的弥生中期。按照新的说法,弥生时代起始于公元前10世纪,而在中国春秋时期(相当于弥生文化的早期和中期)越国的铜器上满布鸟蛇勾玉纹,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大批吴越贵族战败后逃往日本,对日本的勾玉产生了影响,并成为日本天皇的 “三种神器”(八咫镜、草薙剑、八坂琼曲玉)中的一种。这三种神器分别代表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土,显示日本天皇不但有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支撑,也有日本本土的支持。能够证明日本(外越)与中国(内越)文化交流的还有红漆角栉。1975年8越,日本福井县若狭湾的鸟滨贝冢遗址出土了一把绳纹前期(7000—5500年前)的红漆角栉,但漆树的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而长江下游的气候从寒冷干燥变为温暖湿润的时间远比日本北海道早,在碳十四加速器年代9000年前(比碳十四年代早800年,相当碳十四年代8200年前),北海道一带根本不具备漆树生长的条件,说明日本的漆器是由中国传入的。红漆角栉有两根长角,使人联想到水牛角或鸟翅,但在绳纹文化前期,日本列岛还没有稻作农耕,所以不可能有水牛崇拜或鸟崇拜,说明这种崇拜也是从长江下游的“内越”地区传入日本“外越”地区的。马家浜遗址出土的象牙梳子、良渚遗址出土的28件三叉形器和60余件玉梳背可为佐证。福井县有一个市名叫敦贺,即“角地”之义,说明这个地名很可能与头插角栉的“内越”人由此登陆有关。日本列岛日本海一侧由许多与“栉”有关的地名,在地图上明显连成一线,应该属于“内越”人的中转地或登陆地。在日本各地,还有许多与“栉”有关的地名,从中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1、宫城县的“栉挽”和埼玉县的“栉引”同音同义,都是青森县“栉引”的延续,反映出日本各地争相引进栉文化。2、由众多“栉山”“栉峰”的地名,可知栉普遍戴在人们头顶,成为人们用来比喻山峰的熟知器物。3、“栉海”“栉滨”“栉津”“栉来”等地名告诉我们,头插栉的“内越”人是从海上来的。古代的栉与现代的栉最大的不同是:古代用栉作装饰,而现代用来梳头。“栉”与“越”古音亦近。日本福井县至新瀉县一代古称“越”,读koshi,而“栉”读kushi,并且它与动词“越”(kusu或kosu)相通,说明“越”与“栉”相关。日本海一侧的山形县有一座羽黑山,西麓有著名的中川代遗址,曾出土过一把中国石钺,上有一个刻画符号,属于绳纹时代中期。经专家鉴定,具有红山、大汶口、马家浜、良渚文化石钺的特征。李国栋先生认为,山形县属于日本的“越”文化圈,在绳纹中期,“外越”与“内越”交往甚密,而“越”是“持戉(钺)而走”的意思,这把石钺上的刻画符号是“之”与“生”的组合,意思是“之戉(越)而生”,也就是说,只有去“越”这个地方,才能生存下来。这把石钺一定是“内越”人逃往“外越”时随身携带的一件信物。从5000年前起,“内越”人聚居的杭州湾出现了良渚古国,出土了大批精美玉器。“外越”文化圈内的新瀉县鱼川市一带出现了“沼河姬”。“沼”,日语读nu,义为“玉”,说明这两个政权都很重视玉,应该有着大规模的玉料交易。在良渚遗址墓葬中,有的陪葬了几十件石钺,可能记录了墓主人航海到日本进行玉料交易的次数。4200年前,良渚古国突然消失,可能是因为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战败,许多贵族逃往日本所致。而这把石钺的年代正是4200年前。本中川代遗址附近有羽黑山,“羽黑”读haguro,直译为“黑齿”,即《战国策.赵策》所言“黑齿雕题,鳀冠秫缝,大吴之国也”。说明古代吴越民族有染黑齿的习俗。本10世纪成书的《倭名类聚抄》说:“文选注云,黑齿国在东海中,其土俗以草染齿,故曰'黑齿’,俗云波久路女。”波久路读haguro,与“羽黑”同音,说明“黑齿”在日本原本是女人的习俗,而且是用草染齿,与云南花腰傣相同。《山海经.海外东经》说:“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音旦)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为日本古称,黑齿国在日本,可见日本古代确有黑齿习俗,并与稻作农耕与蛇信仰有关,说明黑齿习俗是与稻作农耕一起传入日本的。日本东京都中央区的波除稻荷神社供奉的是“仓稻魂命”神。同时供奉的一对狮首,雌狮首的牙齿被染成黑色,在举行“筑地狮子祭”时,由女性抬黑齿狮首可证。这又一次证明了笔者在“《山海经》中为何会有日语山名”一讲中,推测《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所载日月所出(入)山名为日语音译是完全正确的。

上一篇:要找诗意,不用远方!!韩江边的白鹭群就是了!!
下一篇:天经地义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