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天地君亲师,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而这种说法非常适合,封建皇权时代,因为除了“天与地”以外,皇帝则是地位最高者,所以有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其实这也是很正常,如果皇帝没有这么高的地位,没有这些理由,又如何稳坐钓鱼台,去掌控整个天下,并让国家正常运行呢?不过皇帝虽然至尊至贵,但这个皇帝并不容易当,因为时常要处理一些,让人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在皇权鼎盛的时候,面对贪官污吏,依旧需要狠下心来,才能打击贪腐行为,因为期间不知要杀多少人。比如一些皇帝,在皇帝势弱的时候,做事只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又比如大臣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的猜忌,而皇帝也必须找个由头,才能将功臣拉下马。所以方式方法很重要,因为皇帝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并且一样需要考虑名声这个问题,因此历史上的皇帝,有赐毒酒**的,有赐白绫**的,也有像秦王那样赐一把剑**的。总之皇帝不会亲自出手,但会让你明白需要做什么,比如曹操杀荀彧的时候,便是送了一个空食盒过去,而荀彧是个聪明人,明白是怎么回事,才当场服毒自尽。不过历史上逼杀臣子的皇帝中,要说谁最奇葩是谁,应当是汉文帝无疑。汉文帝的母亲叫薄姬,是当年刘邦从魏王豹,手中抢过来的,后来纳为妃子并生下刘恒。不过在刘邦去世后,登基的是汉惠帝刘盈,而刘盈与吕雉是母子关系。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吕雉有机会把持朝政。吕雉掌权之后,为了巩固地位,对皇室宗亲多有迫害,唯独刘恒因封地偏僻,反倒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等到周勃、陈平灭了吕氏之后,刘邦的八个嫡子已经所剩无几,满朝文武竟然一时之间,找不到人当皇帝,说起来非常可笑,然而却是不争的事实。后来太后和百官一番合计之下,发现只有刘恒最适合当皇帝,于是派人到代地宣旨。刘恒最初听闻此事时,是完全不敢相信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刘恒的封地代国,距离国都这个权力机构非常遥远,因此并不清楚朝中发生了什么。其二,旨意上虽指明了刘恒回去当皇帝,但他对自身前途并不
看好,也就是对此事不
看好。其三,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邦去世也没几年,但朝廷内部却混乱成这样,所以刘恒非常害怕有人假传圣旨,将他骗回长安,就此落入某些人阴谋中。然而刘恒虽然不信此事,但又不能抗旨,于是派出自己的舅舅薄昭去长安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是一趟危险的行程,但薄昭不怕身涉险地,独身一人进京打探消息。返回后,薄昭不但对刘恒说,此事千真万确,并极力规劝刘恒入京称帝。因此刘恒才得以成为了汉文帝,由此可见刘恒对薄昭是很信任的。薄昭作为外戚,本身就极为受宠,加上又有从龙之功,在朝中地位极高。那么到底有多高?当时周勃歼灭吕氏,功高震主,因此被政敌诬告谋反,并被汉武帝剥夺官职打入天牢。面对此事一般人都不敢为周勃声张,但薄昭就敢。并且在薄昭的力保之下,周勃得以无罪释放。然而人的劣根性,一旦得势后就会变得嚣张,薄昭也不例外,同时也因此犯了不少错误。汉武帝想要规劝薄昭,便派使臣前去警告,却不想薄昭以下犯上,竟是将使臣杀了。这个罪太大了,刘恒不杀不足以服众,但是又不忍心下令斩杀薄昭,于是让大臣陪他喝酒,并规劝他自杀。但薄昭认为自己罪不至死,并不愿意自杀。此计不成,丞相张苍给刘恒出了个主意,就是让群臣带齐人马,前去薄昭府上“哭丧”。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丧葬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到薄昭府上,而群臣则一边哭喊薄昭的名字,一边撒纸钱。这种行为终于攻破了薄昭的心理防线,最终上吊自杀。纵观薄昭一生,在刘恒八岁时,便帮刘恒打理代国,而刘恒也是在薄昭的教育下长大的。之后薄昭助刘恒登基称帝,又救了名臣周勃,在功勋上的确不少。但薄昭身为外戚,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嚣张跋扈、目无王法,所以看
似死得冤枉,实质上罪有应得。但值得一提的是,薄昭的确是历史上,
第一个被“
哭死”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