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星光闪烁的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据史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数得上名字有189家,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有12家,分别是:
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和医家。
而在战国七雄争霸的舞台上,纵横家的身影比比皆是。我们比较熟悉纵横之士有张仪、公孙衍、苏秦、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毛遂等。他们知大局,善揣摩,通辩辞,会机变,全智勇,长谋略,能决断,在战国争霸的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决胜庙堂,为后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戏。
纵横家起源鬼谷子,姓王名诩(约公元前400年—约公元前270年),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姓王名禅。鬼谷子的生卒年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这也给由他而闻名的鬼谷一派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这位鬼谷先生在战国时期声名显赫,身兼数重身份,是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
战国中后期,基本上七大诸侯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秦国强,而山东六国弱。于是就有了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或是秦国分别同各诸侯国建立外交关系以瓦解联盟的这两种战略方向。这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合纵连横之说。合纵连横战略需求的发展,为纵横之术和纵横家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一些士人为了在谋求个人的利益,或者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便“仰禄而失道”,学习外交官“行人”的说服术,游走于各国之间,用计,用诈,用诡变,或拉拢或分化,事无定主,说无定辞,一切从现实的政治要求出发。可以说,纵横家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于各诸侯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合纵连横合纵连横一说其实是后世之人对纵横家思想的概括。
在当时,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之士,主要是团结六国的力量共同抗秦;而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之士则是联合一强国以攻其余的弱国;合纵主要用外交手段团结各国,所以多用阳谋,而连横则主要是破坏联盟,所以多用阴谋诡计。
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这些纵横家的能力确实可怕。他们对于现实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一旦锁定目标,必先对这个人深入了解研究,然后制定话术和游说策略,然后在游说过程中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根据对方的反应虽时调整游说策略,一旦发觉游说对象有被打动,然后或以利诱,或以害说,探其实情,而后快速正确以权谋之术决断。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纵横家的游说策略和技巧非常像今天的传销团队,通过对你进行思想上的洗脑,让你同意他们的观点,最终按他们的建议来行动。只不过比较而言,纵横家的建议还是要能够实际解决一些问题,不能纯粹靠忽悠。
纵横家二三事相传鬼谷子曾授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大弟子,皆是战国风云人物。其中苏张得鬼谷子的纵横之术,而孙庞得鬼谷子的兵家传承。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范睢。合纵连横两派有两人都是鬼谷先生的弟子,可见这位老先生何其厉害,教出来的弟子在纵横七国,以天下为棋盘,以开雄为棋子,堪称战国时代的大国手。
鬼谷一派的开山大弟子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以“连横”之策,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并且奉命出使游说山东六国,以“连横”之盟破“合纵”之盟,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张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行骗楚王,略施小计便将齐楚之盟破坏掉,这就是典型的纵横家手段。
公孙衍,魏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故皆称之为“犀首”。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和张仪同时代,也曾在秦国为官,是张仪连横战略的主要对手。史记中说苏秦是张仪连横战略的主要对手,但实际上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因此张仪在前,苏秦在后,当张仪为秦相时。苏秦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所以犀首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首倡者,是张仪的主要对手。魏惠王后元十六年公孙衍为魏相,次年联合东方六国攻秦,这次攻秦甚至还联合了少数民族义渠。虽然这次六国“合纵”攻秦以失败告终,但是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浩大,而犀首公孙衍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苏秦,同张仪一样,也是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但学成后多年仍然穷困潦倒。于刻苦攻读鬼谷著作《阴符》,游说列国,终于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重提“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并且身佩六国相印负责合纵一事,使秦国十五年不敢迈出函谷关一步。但是在合纵联盟解散之后,齐国和燕国起龌龊,苏秦又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齐国归还占领燕国的城池。然后又替燕国到齐国当间谍。最后被牵连进齐国大臣之间的争权夺利之中,被人刺杀而亡,但是鬼谷门下终究不是等闲之人,苏秦在临死之前还献策给齐王抓到了刺客,替自己报了仇,这一点和吴起有得一比。
纵横家中还有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这个人就是范睢。范雎生卒年不详,魏国(今山西省芮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军事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的人,这一策略为秦国逐个兼并六国,最后一统天下打下了战略基础,而且对后世的历史也影响深远。
除了以上四人,纵横家中还有很多风云人物,比如用“画蛇添足”和“卞庄刺虎”来游说诸侯的陈轸,“毛遂自荐”协助平原君使楚的毛遂,合纵攻齐的乐毅等。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一言兴邦,一言灭国“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独特的谋士群体,说他们是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为特殊的外交家也不为过。纵横之士朝为秦相暮为楚卿,反复无常,从无忠心一主之说。而他们的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阳谋正策,阴谋诡计,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光明正大。
纵横家崇尚权谋策略及辩论技巧,这与儒家的仁义道德刚好背道而驰。因此在历史上被某些学派讥讽为沽名钓誉,擅弄口舌是非的小人,但这丝毫不能改变纵横家“怒则诸侯振怖,安则天下太平”的巨大作用。
纵横家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定的产物。在汉代秦而立,建立了大一统帝国之后,纵横家也就没有太多用武之地,但是其思想和策略被后世继承和发扬,在政治上,商业上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