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欲知门道,唯有学习。学而时习之,虽不能立见功效,却可累积功力,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格局。孔子称道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朱子言勤学好问是人之难事,“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大概因此吧,《论语》开篇则学,学而
第一。《孔子家语》讲子贡曾以行五伦之道为理由,向孔子提出辍学申请。五伦之道是儒家提倡的做人基础,按理讲,没有比行五伦之道更重要的了,子贡自以为孔子会同意自己的申请。没想到孔子连用《诗经》经典加以开导,即使行五伦之道也不可一日不学习,相反,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行道,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朋友攸摄,摄以威仪”,由此可见行五伦之道之难也,怎么可以不学习呢!子贡仍不死心,提出回家种田,孔子仍然引用《诗经》之“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说明“耕之难也,焉可以息哉”。至此,子贡才口服心服,不得不承认“无所息者也”。子贡号称孔门十大哲人之一,自然有着渊博的学问,且能言善辩,却无力反驳孔夫子的开导,为何?孔子引用《诗经》恰到好处,有理有力,让子贡认识到无论做什么都有许多东西有待学习,同时,也让子贡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学问远不及孔子;孔子这样博学而约取,仍强调学而不息,可见学无止境,至死也不敢不学习。今人张淑宝十余年如一日,随遇而安,坚持学习,自《破茧人生——农民工的求学之路》见报后,引起世人不解,只看到他考证一面,却不知其学习之乐,甚至带着些许鄙视又或自我解嘲般地讽刺:“考这些证有什么用,还不是农民工?”这是张淑宝之不幸,更是社会之大不幸。当今社会怎么变得如此功利而不知张淑宝的学习之乐呢?学习之乐一在提高:明理悟道,提高自身格局,一在有待:正气养志,有待学以致用。儒者始终自觉学习,正是自觉学习而有才有志,有才有志而自立自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进退自如,随遇而安,安而有待,有待而学。儒者有四待,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正因有待,愈发学习;儒家鼓励人有所期待,亦主张社会为有待之人敞开大门。难道张淑宝不是在享受学习之乐和践行儒行吗?我们这个社会在堕入功利化深渊,甚至连学习也只是为了考取上岗证,只为挣个好岗位,挣更多的钱,可到头来发现,一切都是白忙乎,“大家都损失,只有一小撮人赚了”,然而,大家依然争先恐后地去考证。错不在人去考证,错在有人将考证功利化,鼓动人人去考证以便从中牟取暴利。正是在这种功利化氛围下,当看到一个农民工坚持学习并考取了那么多本证时,社会只看到证的功利性,而不去品味学习之乐,这是何等悲哀的事啊。学而
第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