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是一个非常惧内的皇帝,他的岳父是独孤信,独孤信和杨坚的父亲杨忠都是出生关陇集团,但杨坚家族并没有独孤家族实力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两个做过皇后,一个追封为后。再加上独孤信的战功,使得独孤家族成为一个“三朝”皇亲。独孤氏在杨坚代北周自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杨坚也很对得起独孤氏,独孤氏活着的时候,杨坚没有其他的女人。作为九五至尊,杨坚上也是喜欢妙龄少女的,有一次临幸了一个尉迟家族的小姑娘,结果这个小姑娘被乱棍打死。以后没有女性敢跟作为皇帝的杨坚有接触,避免引火上身。
杨坚和独孤氏的儿子中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长子杨勇和次子杨广,就能力来讲,两个儿子中次子杨广更突出,隋灭南陈的过程中,隋军的最高统帅就是杨广。杨广这一生唯一吃亏的就是自己尴尬的老二位置。作为次子,他被封为晋王,皇太子则属于他的大哥杨勇。他必须想办法扭转过来,想办法争储,他要攻克的第一关就是母亲独孤氏。
独孤氏过于强势,甚至可以说是个女权主义者。在其他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就是平常之事,但隋文帝在独孤氏活着的时候,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她也要让自己的儿子们遵循这个。杨广抓住了母亲的心,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非常残忍地杀死了自己和其他妃子生的孩子,只留下和晋王妃生的孩子。等他的母亲独孤氏去晋王府看见他的孩子都是和晋王妃生的孩子,感觉儿子对感情很专一。反观其兄杨勇则不善于伪装,宠幸了很多美女,生了很多孩子。而此时更有一件不巧的事就是太子妃元氏之死,让其母独孤氏非常不爽,这就引起了杨勇与独孤氏母子失和。
独孤氏完全有实力左右杨坚的想法,在太子妃元氏突然之死后,独孤氏就决定废掉不争气的长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作为皇后和未来皇位继承人的母亲,独孤氏考虑的完全是家长里短之事。独孤氏的决定权,使得隋文帝更加看重杨广。
不看历史上的结局,杨广也比杨勇更适合皇帝位置。杨广大体有三个优点。首先,杨广的内外政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在灭南陈一战,作为隋军的最高统帅,杨广是展示出能力的,杨勇虽然很早就作为继承人来培养,但综合能力不及杨广是公认的。选贤不选长,未必是错误,甚至很多帝王,选择继承人时,在嫡子中选择贤明的儿子,而并不一定是嫡长子。杨坚的选择并不能说不对。尤其隋朝结束分裂局面,一统天下后,反对的声音并不少,要稳固江山,需要一个强力君主,这个人,在当时非杨广莫属。
第二,杨广能够把朝廷重臣围绕在自己身边。杨坚和独孤氏夫妻要废除杨勇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废长立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超出了皇帝的家事。正常情况下,会有大臣反对,但杨广易储杨勇则显得那么平静,说明杨广更懂得收买人心,更有政治头脑。隋朝作为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王朝,隋朝文臣武将不能说不多,这些人包括能和杨坚、独孤氏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站出来直言,说明杨勇的不堪,还有杨广在大臣们的地位。
第三,杨广的情商更高。从后来的轨迹看,杨广是喜好奢靡生活,并且是极度好色的。但为了权力,他都可以忍受。伪装得特别好,如果看他前期的表现,完全是一个合格的储君,继位后的表现也不会太差。客观地说,其继位后的表现,如果不是遭遇变故,也还过得去。毕竟李唐王朝作为隋朝杨家的近亲夺位本身就不厚道,不抹黑杨广,无法突出自己的正统性。唐朝人编写的《隋书》,对于杨广的真实如果说据实写,有一些勉为其难,缺乏合理性。
那么,杨广为何最终败光了杨坚的家底呢?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杨坚看似坐享其成,夺取北周天下,实际上篡权并不容易,面对北周皇族势力,很多时候都有生命危险,并且跨过长江天险,灭掉南陈,也需要下一定的功夫。隋朝结束了存在300余年的割据,但仅存在38年。历史上,类似的有秦朝,秦朝一统天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之前的周朝并不是大一统王朝,而是一个松散的诸侯联盟。秦朝也是经历了一统天下之后的短暂而亡。这里面似乎有点历史的规律。
秦朝灭亡,有人说是因为秦法严酷,导致天下人反抗。隋朝灭亡,有人说隋炀帝荒淫无道,致使各地出现反隋的力量。其实,秦和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没有完全吸取前面诸侯国或者朝代灭亡的原因,学会如何治理大一统国家。秦始皇靠的是秦朝强大的军队和始皇帝的威望,到秦二世的时候,内乱和酷法加剧了矛盾,导致出现了非常大的社会变故。隋朝一统天下后,杨坚采取措施,缓和矛盾,带来了开皇之治,打下了很厚的底子,但杨广作为二代,并没有珍惜祖辈、父辈,为了江山做出的努力。
说得通俗点,杨坚选择杨广没有错,杨坚儿子中最合适的人选是杨广。但杨广作为隋朝的最高统治者,没有把杨坚的勤俭节约风格延续下去,大兴土木,有三征高丽,劳民伤财,激起民愤,导致隋朝灭亡。
隋朝之后的唐朝,汲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缓和措施,确保了唐朝平稳过渡。即使唐朝出现了杨广第二(李世民),也确保唐朝没有出现二世而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