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两千年日本天皇简史

2023-05-06 21:54:18

说起日本,最能让世界铭记的是什么?

是这些年被玩坏的“匠人精神”?是永远陪伴少年成长的热血中二漫画?

这些似乎都可以代表,但还远远不够。在二千年历史国度中,始终传承的是什么呢?

世界中最大的不变就是一切都在变化,而天皇与天皇家系依旧保存两千年之久,这不得不让人惊讶。

某种意义上,国人对天皇的印象淡薄:这五十年(1894~1945)的天皇引人讨论,而延续的两千年的天皇却无人问津。

一、天皇的由来与印象

日本历史上第一任天皇据说是神武天皇。关于神武天皇的论述中日民间还有不少分歧的戏说。按照日本的描述,神武天皇为天照大神的五代孙,它的曾祖父受天照大神命令下凡管制本。神武天皇继位后45岁带领族人东征,成为本的开国皇。

至于国内民间的戏说则认为秦始皇派遣的方士徐福其实就是日本的神武皇。这个说法怎么来的呢?这个说法最初提出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国内学者。

因多年前一部香港《风云》电视剧火遍东南亚,突然徐福就是日本初代天皇的论调传遍大街小巷。

当然,这都是民间戏谈,目前的官方还是均采用日本的论调。

至于印象对国内谈起天皇,大概有两个印象。一是和中国皇帝一样,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二是裕仁天皇在位期间发动了对近乎整个环太平洋地区乃至美国的战争。

在国内,自从秦始皇将皇帝做个称呼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最高领袖开始,皇帝一直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和权力。即使在羸弱不堪或者说文明鼎盛的宋朝,最差也是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到了明朝,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更是将皇帝的地位达到了顶峰。

而日本的天皇,虽然名称确实是借鉴国内的皇帝称呼,享受着名义上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却一直没有总览统治的权力。

日本天皇往往是统而不治的象征君主。即使在近代史留下浓墨重彩的明治天皇与裕仁天皇也是如此。并且,在两千年的天皇传承中,在这些历史舞台中给大家留下印象的是挟天下以令诸侯的各方将军大名。

有千年摄政的藤原式,权臣藤原道长更是高声吟诵“此世即我世,如满月无缺”,有王者织田信长,有最终统一日本的德川家康。

换言之,如果以地位来比喻,那么两千年天皇史中,很多时间天皇都是如汉献帝被曹操把持一般,是象征物形式。国人很难想象,汉献帝这种君主,凭什么的传承两千年。不管是权臣底下希望博得从龙之功的劝进之臣,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莽夫,两千年就没有一两个异类,想把天皇拉下马,取而代之吗?

天皇是如何做到一家一姓,万世一系,从不断绝的呢?

二、万世一系天皇凭什么能传承至今?

关于这个问题,结合多方史料和思考,我个人觉得原因有三:

1、天皇地位不是独断乾坤的君主

我们总览历史就会发现,天皇在弥生时代与神仙,宗族共天下。飞鸟,奈良时代与宗师,贵族共天下。平安时代与外戚,关白共天下。幕府时代与将军大名共天下。如今则是与国会政党共天下。既然天皇从来不是天下共主,每个时代的实际掌权者何必要对这个在民众心中有着巨大威望,但实际权利有限的位置有所觊觎呢。

如果要一定要和国内类比的话,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是类似于国内同样几千年传承的孔家地位。千年长河中,孔子万世不断。即使在门阀地位达到顶峰和魏晋时代,不论王谢如何显赫,在国人心中,也是无法和孔家对比的。

2、虚君与实权下抉择

虚君需要权臣处理繁琐而具体的政务,而社会分工越是发展,政务所需知识就越多,虚君就越不可能“实”;同时,权臣也需要虚君承担治国成败之最高责任,因为时代发展越是迅猛,国家就越容易遇到危险,权臣如若有朝一日权势不保,又必须凭借虚君以神佛名义审判,才能保全身家。

天皇家系从一开始就被高高捧起,尊奉中央,却根本没有实权;就如同东周的名义天子。身边的臣子是国政事务的实际管理者。那么无论这些人是苏我氏,是藤原摄关家,是幕府将军,还是维新志士。这些就是各个时代诸侯霸主。一旦染指王(皇)位反而就等于自动放弃实权,走向虚君之路。这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力欲本身就是相反的。所以,越是拥有实权之人,反而是越不愿意染指天皇之位。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能有人会问,就没有一个不管不顾的大魔王。

想要虚实结合,在权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进一步吗。嗯,还真有。

千年以来,只有乱古时期平将门干过这事儿。结局自不用说,还没等朝廷正规军到来,奉命勤王的平贞盛和藤原秀乡已经成功镇压这场叛乱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在日本历史上仅有的一例想要取天皇而代之的自立,也不是外姓权臣的上位。因为平将门本身就是恒武天皇的五世孙。

所以说,这场天皇篡位本质是兄弟内讧,是宗族内部矛盾。而外人,想推翻天皇。那么前提是得到天照大神的认可。神灵在神话时期已经认可天皇家族了,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呢。

近代天皇:君权神授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处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明治维新无疑是日本走向现代化乃至一跃成为如今亚洲最发达国家的标志性转折事件。一方面明治维新带来了全盘西化,不论是在阅兵还是接待外国使节这种重大场合均是身者西式军装,名称也是典型的西方称呼,即《天皇大元帅》。甚至连天皇家事都要进行清洗。1871年8月1日,西乡隆盛等人,在没有通知天皇的情况下,下令将宫中女官全部辞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官在大多时候的身份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一层身份,即为天皇的妾。将自己的女人从家里赶走这件事儿,别说天皇,同期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贵族都很难接受。而天皇却为展示全面变革的决心,默许同意了这件事儿。

但另一方面。1889年颁布的《日本大帝国宪法》里明确规定,日本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是【天照皇太神宫的御子孙】,每尺之地,每个人民都是天皇所有。

一方面是全面细化的大改革,一方面在全新的现代化宪法中加入漏洞明显的神话因素,甚至在宪法中加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的封建语句。这种前后的矛盾的奇怪行为,一度让外界摸不着头脑。

对于日本人,下到平民,上到改革派的当权者来说,其实这两者并不奇怪,反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虽然新宪法把天皇抬为至尊,但他们并不希望天皇真去亲政,真去对着国家事务指手画脚。天皇最好是凡事点头,不问太细,将每一份法律文件与国政事务都交给具体负责的政治家完成,老老实实做一位“立宪君主”。

然而这套立宪君主的制度只维持不到五十年。昭和的上位,这个在近代史留下浓墨重彩,在国内更是骂声,恨意拉满的天皇,逐渐打破了这个平衡。

随着军国主义和二战的到来。日本国内的实权派急需举全国之力来应对。而对于全体日本国民而言,有信仰,有资格,有权力号召大家的人,无疑不是该时代的掌权者,而是千百年始终在民义上统一的天皇。所以,我们在看各种电视剧情时,比如当年日本人高喊“一亿玉碎”,军人高喊“誓死效忠天皇陛下”,这些邪恶的军国主义信念的聚集均系与天皇一身。

三、尾声:天皇的未来

天皇,从最初有着“不亲政的传统”,到近代因为“万世一系”而成为“名分”的供应者,到二战期间昭和天皇一代意在攫取权力而遭到反噬,再到二战后完成“象征”天皇的转型,一直有着一个重要的共性: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随国民需求变化而变化。


上一篇:五代史丨南吴豪杰杨行密:一生英雄盖世,其儿子却荒唐无能
下一篇:被德化、佛山吊打!让景德镇人骄傲的陶瓷行业,竟不堪一击?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