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你真的会读书吗?

2023-05-06 21:54:18

我自己工作以来,一直都有阅读的习惯,这些年下来也读了不少

刚开始读,也没有去想过“为什么要读书”和“用什么方法读书会更好”这类问题,就是单纯地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买来看,看书也只是从头到尾的看。

这两年自己看的思维、逻辑和方法之类的书多了之后,就愈发觉得需要好好探索一下,读书这件事的方法。或许我可以把读书这件事做得更好。

本着这样的出发点,陆续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樊登)和《阅读的方法》(罗振宇)。这些书,对我看书方法论的形成的影响很大。结合这些书中介绍的方法,我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最终形成了我自己的读书方法论。

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方法。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以此来探索读书的意义。只有明确了做一件事情的意义,我们才能够有持续的动力去做好这件事。

第二部分介绍如何读懂一本书的方法。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部分介绍我们应该读哪些书。茫茫书海,挑选适合我们自己读的好书,让我们读的每一本书都对我们个人成长产生正向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 读书是我们反脆弱的方式

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关于“反脆弱性”是这么说的:有些事情能够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蜡烛在风面前是脆弱的,火却是有反脆弱性的。正所谓,“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生活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到处都充满了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该如何增强我们自己的反脆弱性呢?

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中说:“复杂时代,阅读是大众反脆弱的武器”。深以为然。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时候,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才能从容应对不确定,才能巧妙化解风险。每经历一次“磨难”,我们都能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去面对未知。这就是我们身上的“反脆弱性”。

读书,是我们最好的反脆弱的方式。

二. 读书是我们终身成长的方式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介绍了我们人类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叫固定型思维,一种是叫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让我们受益终生的思维模型。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加关注动机、过程、变化和进步,而非结果和排名。成长型思维的人知道,我们每个人当前所处的状态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努力迭代和进化,我们只要这次做得比上次好,我们就会越来越好,成为更好的自己。面对失败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关注,我们能从失败中学习到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于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加看重的是能不能学习、能不能进步,是能不能终身成长。

而读书,就是我们最好的终身成长的方式。每读一本书,就是一次低成本地跟作者对话的过程。读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论语》让我们可以跟几千年前的孔子对话,读《时间简史》让我们可以跟远隔重洋的史蒂芬·霍金对话。再没有比读书更能够让我们如此便捷获取这些伟人先贤们的智慧的方式了。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读书,是我们最好的终身成长的方式。

如何正读懂一本书?

一. 构建自己的“理解力池子”

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一本书在看的过程中,觉得看不太懂,很难坚持看下去。即使硬着头皮看下去,也是一知半解,过段时间基本也全忘光了,跟没看过一样。

看不懂的背后,是因为书中的知识点,超出了我们当前的认知水平。解决看不懂的方法,就是构建自己的“理解力池子”。这个方法是樊登老师介绍的,对我比较受用。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理解力池子”。举个例子,通常,文科背景的学生,读历史类的书籍,就比理科背景的学生容易;反之,理科背景的学生,读科学工程类的书籍,就比文科背景的学生要容易。我们读书感觉到的难易,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读到的每一本书背后,都是有基础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的。比如,你要看懂《置身事内》这样的书,有一些经济学的基础,就会比较容易。因此,我们要想看懂各类书,就是要让自己有能够看懂各类书的“底层认知”,这就是所谓的“理解力池子”。

那到底如何构建自己的“理解力池子”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阅读各学科的书籍,给自己构建一块尽可能全面的“认知”拼图。具体来讲,我们要读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逻辑学、国学常识(中国古代经典“四书五经”等)、历史、哲学、人生经验(个人传记等)、法学、伦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书。每个学科找一两本经典去读,能够对该学科的知识有基础的认知即可。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基本上可以读懂市面上大部分的书了。

可能有人看到要读这么多学科的书,会被吓到。其实也不必害怕,一个变通的方法是:你就按你自己的节奏去读,遇到读不懂的书的时候停下来,去找该领域的基础教材去读,先把基础认知构建好,再回过头来读之前读不懂的书,就可以读懂了。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随着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我们的认知体系越完备、认知水平越高,我们读书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总的来说,就是阅读足够宽泛,见过大世面,你才能淡定地对待每一本书,去发现每一本书实的价值和优点。

二. 阅读有方法

经常会听到一些牛人,一年读大几十本,甚至几百本书。像罗振宇、樊登、刘润这些人,都是读书狂人。之前一直比较好奇他们究竟是怎么读书的,这也是我研究读书方法的初衷之一。通过向这些牛人学习,也结合我自己的实践,来分享一下到底该如何读一本书。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本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一本书让你感觉到不舒服,或者读不下去,那就应该及时丢到一边。这个观点是罗振宇在《阅读的方法》中分享的,对我比较受用。确实,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要让这件事情给你带来乐趣,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读到一本自己读不下去的书的时候,内心会比较纠结,会纠结要不要继续读下去,如果不读的话这本书是不是就浪费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书,我们能读的只是沧海一粟,完全没必要为这个事情纠结。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读书中感受到乐趣,然后去读足够多的书。

前言和目录结构不容忽视。通常作者会在前言中概述本书的核心观点,以及对观点的论述结构的安排,而目录结构就是对论述结构的进一步细化。通过详细阅读前言和目录结构,我们就能对本书有一个比较全局的认知。如果把读一本书比作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那通过阅读前言和目录结构,我们心中就有了对“大象”整体的认知,大象长啥样,一个长鼻子、两个大耳朵和四条粗腿。

带着问题阅读。有了前面的整体认识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去了解细节了。阅读的过程,心中要始终带着问题。我们可以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来开展我们的阅读:这本书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它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论证这个使命的?它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怎么验证这个假设?推理的过程是什么?怎么获得这个证据的?最后我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这个过程就是进一步弄清楚“大象”身上的细节的过程,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便把细节都了解清楚了。当然,问题不局限于上面这些,关键是在读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好奇心,不断地给自己提问,然后去寻找答案。

读一本书,就是学习一个思维模型。把上面一系列的问题弄懂之后,我们对书中的细节就比较清楚了。最后,我们还要加一个提炼的过程,把书中的内容,提炼成一个逻辑自恰的思维模型,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把书读懂了。比如我们读《高绩效教练》这本书,核心就是GROW模型,什么是GROW模型,GROW模型有什么价值,GROW具体怎么用,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对这本书就算是读懂了。再比如我们读《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核心就是孩子成长的三根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自尊感-自律;终身成长的心态。这三根支柱是什么,具体该怎么应用,有啥注意事项,把这些弄懂了,这本书也算是读明白了。总之,读每一本书,我们都要围绕作者的核心观点,去提炼一个这样的思维模型。当我们掌握的模型越来越多,能够灵活运用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真正的智慧。这个我之前在《多元思维模型》一文介绍过。

三. 通过“输出”内化“输入”

从读懂一本书,到把学习到的为自己所用,还有一些距离。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阅读的留存只有10%,如果只是把书读完,其实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式。

就读书这件事而言,学习的效率是这样的:

听书 自己读书 自己读书 摘抄金句 自己读书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自己读书 践行操练 自己读书 践行操练 输出教授

真正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要通过“输出”倒逼强化“输入”。因此,读书绝对不只是读完就结束了,我们一定要有“输出”的方式,通过“输出”来内化读书学到的知识。把新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联连到一起,结成一张大网。这样我们的认知水平才会不断地升级。

我自己的输出方式,一是阅读完之后会整理读书笔记,如果是比较好的书的话,还会在公众号发文。另一种方式,我会把读书学到的新知,讲给家里人听,并且一起进行讨论。还有一种方式,之前在学习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管理工具的时候,会在团队内部做一些分享,并且跟大家一起落地实践这些学习到的工具。通过这样一些过程,基本就能把读到的好书“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里去了。

另外,关于整理读书笔记,还有一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不要在读完一本书的时候,立即去总结梳理,而是要过一两天再去梳理。这背后的逻辑有两个:一是大脑会在睡眠过程中,整理和搬运知识,把真正觉得重要的内容会从临时记忆区搬到持久记忆区,留下的都是精华;二是过一些时间,大脑对有些细节可能记得没那么清楚,通过再回顾细节,让大脑有一些“摩擦”,记忆会更加牢固。

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一. 读一个特定领域的书,还是啥都读?

刚开始读书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该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读下去呢,还是啥书都读读呢?

这里没有唯一的答案,要分情况看。

如果你是在研究某个话题,比如说育儿,那就一段时间内找来育儿领域的经典书籍进行集中阅读。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横向对比思考,加深理解。这就是典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的主题阅读的场景。

如果不是上述情况,你是把看书当作一个爱好,当作一种个人提升的方式。那建议是各种书都读,而且经常要换着读不同类型的书。读一类书,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某个领域,比较容易产生认知偏见。各类书都读读,你会时不时发现一些全新的领域。随着你“打开”的新领域越来越多,你的认识的边界也就越来越宽。读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

二. 如何发现书?

经常也遇到有人会问,你是怎么发现有哪些好书可以读的。我来分享我的一些做法:

一是通过得到听书。我通常会啥书都听,一年下来可以听上千本。用2倍速听,15分钟可以听完一本,如果觉得好的话,就加入收藏夹,买正式的书进行阅读。

二是通过微信阅读的好友在看。因为朋友圈质量还是可以的,经常可以看到好友在看的一些不错的书,这类我也会直接加入书架。

三是看微信阅读、得到App中各类的图书排行榜。对于一些时下的新书,或者是比较热的书,也会加入书架。

四是对于自己近期感兴趣的一些主题,会主动去搜索找相关的书来读。比如之前关于订阅经济的主题,最近关于Amazon工作法的主题,以及后面打算的关于党史的主题的等等。

三. 如何挑选书?

发现有哪些书可以读是第一步,还得有一步,如何从发现的书中挑选哪些书要读,哪些不要读。在这个问题上,樊登老师在《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分享的办法,对我比较受用。具体是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科学性。科学性是说要看作者论证核心观点的方法,是否是科学的。科学的论证方法之前我在《做一个科学思考者》中介绍过。一本好书,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

第二建设性。建设性是说书中有没有新思考、新观点,能够引起你的思考,引起你做出改变。这个点也比较重要,学习最终是要能引发改变的,改变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第三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说出版机构、作者背景、推荐人、参考书目、主题、翻译和印刷质量等因素。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作者背景,一般学术背景的人,一生只写少数几本书,每一本都是一辈子的精华凝结,这类书非常值得读。

以上三个方面,重点考虑第一和二,第三个作为仅供参考的因素,不需要过度关注。


上一篇:我眼中的疫情(四)
下一篇:生辰八字看婚姻:你会离婚吗?与婚外缘分能有结果吗?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