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讲到“系统”,我们指的是整体或统一体。
1
在我了解系统论之前,我对于系统最相近的观念来自于马哲,即辩证的、全面的看待问题。但是具体怎么全面的看待问题,这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当初我决定写知识体系的专题的时候,我对于知识体系也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感觉。我只知道我大致的方向是要完成某个行业或者学科相关的一整套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的一套知识,因为在我学习的路途上,有许多时间学的东西都是烂尾的,不是我不想学了,大部分是因为学着学着课程就烂尾了,要么就是理论学完了,一到实践部分就废了。这让我很痛苦,因为开始看不见结尾,到了结尾发现路没了,浪费了大部分时间,最后一事无成。出于这样的目的下,我就着手研究知识体系的内容。虽然在知识的内容上是有点头绪,但是在体系的内容上,我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偶然间看到了系统论,仿佛看见了救世主,这不是正是我苦苦寻找的知识体系的体系部分吗?
2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创始人,人们公认的系统学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1901年,贝塔朗菲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阿茨格斯多夫。
193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建立了关于生命组织的机体论,这是一般系统论的萌芽。
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初步框架,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1945年,在《德国哲学周刊》18期上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文章,但不久毁于战火,未被人们注意。
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1950年发表《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开放系统理论》。
1955年,其专著《一般系统论》,成为该领域的奠基性著作。
1968年,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1972年发表《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把一般系统论扩展到系统科学范畴,也提及生物技术。
1972年6月12日卒于纽约州布法罗。
1973年修订版《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再次阐述了机体生物学的系统与整合概念,提出开放系统论用于生物学研究,以及采用计算机方法与数学模型建立,提出几个典型数学方程式。
3
在《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贝塔朗菲地阐述了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系统理论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他从系统的定义及其基本的数学描述公式出发,引出整体性、机构化、中心化、果决性、异因同果性、异速生长、稳态、层次结构、同型性等一系列概念。试图找到一般地适用于各种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他特别就一般系统论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范畴论上的应用作了探讨。贝塔朗菲把一般系统论看作逻辑和数学性质的学科,是科学思维的新“范式”;现代科学思维正由机械论的“范式”转变到一般系统论的“范式”。他认为一般系统论具有“科学之后”(meta ssience)的意义。一般系统论的发展将使科学走向大统一——不象过去的“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学)那样把一切学科还原为物理学的模型与规律,而是统一于系统论的模型和规律上。
4
知识体系的重点,就是以系统的角度去审视知识内容,建立关于知识的体系。让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松散的,无关联的。就好比数学上的坐标系,知识是一个一个坐标点,而系统就是这个坐标系,只有在坐标系的参照下,点才有意义,否则知识就没有多大意义。这就是知识体系中,体系理论的基石。
公众号:书山之客
B 站:书山之客
知 乎:书山之客
微 博:书山之客
大家都抄来抄去,看着好没意思,我就想写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注:文首的图片是一处很著名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