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和诗词歌赋一样都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为对联还生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个老岳父为三个女婿出对联的故事,上联是“两横一竖就是干”。
三个女婿都出了下联,小女婿是三个人当中读书最少的,可只有他被夸懂事。
小女婿究竟说了什么样的下联,获得岳父称赞呢?
对联在过去又叫对子和桃符,之所以叫桃符是古代人觉得桃木可以辟邪,贴上桃符就能驱邪护平安,是一种寄托愿望的方式。
对联兴起可以追溯到秦朝,但实际上在秦朝之前,百姓就有挂桃符的习俗了。
挂春联是在宋代以后才比较普遍的,不仅文人墨客能对对联,甚至不通文墨的老百姓也能跟着对上一些,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现在每到腊月二十八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可很少有人明白对联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对联不仅要讲究工整,大多数还要求上联入声、去声,下联要求为平声,有些对联看起来还非常的简单,但却蕴藏学问。
比如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如果放在现代人看来,就会觉得只是简单的数字,还不押韵。但这却是一个典型的缺字联,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典故。
才子郑板桥当县令的时候,喜欢微服私访了解民生疾苦。有一天,在一家贫困户的门口就贴着这样一副对联,看了对联之后,郑板桥二话不说就命人送来了米面粮油和衣服。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仔细一看才发现上联中缺了一(衣),下联少了十(食)。
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户主也因此得到了粮食和衣物,对郑板桥是感激不尽,也因此成了民间佳话。
对联运用得当,不仅可以帮助生者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去世的人解决问题,比如下面这个有关对联的小故事。
在过去夫妇合葬的时候是有要求的,男人要在东边,女人在西边。
一个非常有钱的商人,父母去世之后合葬,但是由于他的疏忽大意,错误地将母亲和父亲的位置颠倒了,如果想要调换位置就需要重新挖开坟墓,但如此一来又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这让商人是一筹莫展,有人建议写对联贴上,安定父母在天之灵,也可以宽慰自己的失误之心。但是思来想去都没有人能想到一个好办法,恰好一个考中了进士的读书人路过挥笔写下对联。
上联是“生前既不离左右”下联是“死后何必分东西”,商人一看大喜,来来往往的过客看到这样一副对联,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也对这个进士赞叹不绝。
文中开头提到的故事也是精彩绝伦,话说岳父是一个曾在朝中做过大官的人,告老还乡之后也是风光无限。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儿子,膝下只有三个女儿,老人性格开明,也没有什么门户之见。
大女儿嫁给了商人,二女儿嫁给了秀才,三女儿嫁给了农民,老人觉得只要肯干,不管是干什么。都会有一番作为的,因此对三个女婿也没有厚此薄彼。
老人家70大寿的时候,三个女儿都带着女婿登门祝寿,大女婿觉得自己家财万贯比较富足,因此瞧不起三女婿,倒是对二女婿多少有些敬畏。毕竟二女婿是秀才,说不定哪一天也能入朝为官。
大女婿和二女婿喝茶品茗侃侃而谈,三女婿则是忙里忙外帮着干活,这样的行为反而更让老大和老二女婿更瞧不起,认为是下等人才去做的事情。
这一切都被老岳父看在眼里,正打算开始喝酒庆祝的时候,二女婿率先提出了要对对子,对得好就可以选择吃什么,如果对不好就只能饿着。大女婿虽然不如二女婿有才华,但也认为自己对个对子不是问题。
同时也看出二女婿就是想让三女婿出丑,三女婿有些木讷地站起来,表示没有读过书,不会对对子,还是去干活得好。
岳父却叫住了三女婿,岳父提出题目他来处,因为他是寿星,女婿们自然无话可说。
老岳父出得上联“两横一竖就是干”,这题目出的也符合岳父的脾气性格。
二女婿自认为才华横溢,也知道岳父的这个上联是“拼字”联。岳父话音刚落他就开口对出了下联“一撇一捺才是人”。
岳父微微摇头,其实并不是很满意,这也恰恰说明了,二女婿的对联也符合他的脾气秉性。
一撇是辛苦读书,变成有学识的人,一捺是休息,意思是要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太过操劳。
岳父倒是认为一捺不应该只是休息,撇和捺长短不一,也正是说明了人无完人,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应该是真善美,德才兼备才行。岳父的话也让二女婿低下了头。
大女婿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赶紧说出了憋了半天的下联“半盏半钵只认钱”。
岳父听完也是摇摇头,这句下联充满了铜臭味,针对这个眼睛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女婿,岳父也不想多说什么。
但也能看出,大女儿日子过得并不好,正因为大女婿有钱,才忽略了感情。
三女婿此时开口说出来下联“单人独木几时休”,岳父连连称赞小女婿最懂事。
小女儿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句下联的意思是说,一家人想要有美好的未来,就要相互扶持地走下去,独木难成林,如果只是靠某一个人是无法成就大事,也无法让家庭幸福。
尤其是夫妻二人,更是应该携手共同进退,从大的家庭来说,小女婿认为不管是姐姐姐夫,还是他们自身,都应该相互的帮助,而不是相互诋毁。
从小家庭来说,他也认为好日子应该是妻子和他一起携手奔赴,他永远不会松开妻子的手,患难与共。
也正是因为小女婿的这番团结一心的话,才赢得了岳父的称赞。正如我们现在高节奏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人,更应该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去经营,才能奔赴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