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苦恨年年皆丰收 农夫辛苦饿断肠——《悯农》二首

古人讲究诗教,现代人更要学好古诗。

轻点“通俗国学”四字,与你一起学习小学语文诗歌。

悯农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李绅在青年时期写下的《悯农》诗二首。两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民悲惨的生活现状,讽刺了当时政治的腐败,统治者的昏庸,表达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只选择了《悯农》诗第二首,没有选第一首,不知是什么原因。两首诗放到一起理解,才能真实再现农夫的悲惨生活,更能够展现导致农夫苦难的深广社会根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粟”在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在古汉语中,凡常见的农作物粮食一般都可以作为“粟”。所以这里的粟不能单独理解成谷子,而要泛指粮食。在生机盎然的春天,正是耕种的季节,农夫趁着节气种下一粒又一粒粮食的种子,经过千辛万苦的培育,到了秋天会收获无数的粮食。诗里的“一”“万”不是实指,而应该理解为虚指。粮食丰收,我们也会为农夫劳有所获感到由衷的高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农夫丰收了,应该可以过一个好年。但是农夫却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农夫太懒惰,不事农耕么?不是的。如果农夫太懒惰,怎么会“秋收万颗子”呢?李绅说:天下没有一块闲置的土地。第一块都由农夫辛勤地耕种,那导致农夫快要饿死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原来是土地兼并,国家盘剥,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导致的。勤劳的农夫种出大量的粮食,却并不能占有粮食、享有粮食。看到快要饿死的农夫,我们也会心生怜悯,为农夫感到不值得吧?!这一首诗写农夫通过辛勤地劳动,获得丰收,最终却无法果腹,间接地指出了造成农夫惨状的原因。表达了对统治者的痛斥。《悯农》第二首更为知名。李绅对农夫耕种的细节进行生动地描写,写得非常地形象,简直是如在目前,感染了无数的读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写农夫的勤劳,即使太阳最大的时候,农夫也不休息,要赶在节气之中忙完所有的耕种。大颗大颗的汗水滴在禾苗上,似乎秋收的粮食都是农民汗水浇灌出来的。这两句通过写火辣辣的太阳和滴下的汗珠,真实再现劳作的辛苦。为下面告诫所有人珍惜粮食做铺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没有人知道碗里盛着的食物,每一粒都是农夫辛勤劳动所得。这是在告诫那些统治者应当爱惜粮食,珍惜民力。不应该铺张浪费。现在这两句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成为告诫大家不要浪费食物,珍惜粮食的格言警句了。这两首诗从不同角度诉说农夫耕种的艰难,反映了作者对农夫的同情。这两首诗语言简洁、形象生动、诗意浅白,流传甚广,李绅也被誉为“悯农诗人”。学习这两首小诗,既可以引导小朋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又可以告诫学生应该珍惜粮食,严禁铺张浪费,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每天一首诗,快乐又轻松

上一篇:《古朗月行》如果不是政治隐喻诗该多好
下一篇:古代俗语“男女授受不亲”,其实下半句才是精华!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