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其可笑孰甚。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到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词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怀古、咏史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装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王国维的这两段文字,骂得人醍醐灌顶,颇有佛家“当头棒喝”的架势。
《诗经》和汉乐府诗,以及五代和北宋时的词基本上没有题目(词牌名不是题目)。不是作者忘了,而是寥寥几个字的题目,根本没办法概括出作品的意境。
但是自从南宋的《花庵词选》和《草堂诗余》强行给前人的诗词“安上”题目后就误导了后人,让后来的读书人觉得作文就是用来赞美与讽刺(这不是相声吗)、送给某人的(比如《赠汪伦》)、咏史怀古之类的,比如应制诗(详见读书笔记一〇三《人间词话》(21))等等。目的限制了发挥,作品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静安先生和一些有识之士就嘲弄这种“给古人诗词强加题目”的自作聪明画蛇添足的行为是“可笑、可厌”的,不仅无知甚至“无耻”!
害的如今孩子们写命题作文时,写下题目后就只剩下瞪着题目“相面”,半天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所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不能单靠学校老师留的那几篇作文。不妨让孩子们从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的点滴和精彩时刻开始,不要拘泥于结果,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诗词散文科幻小说写出来是啥就是啥,题目想要的话可以最后随手按。没准给培养出个大文豪来!
悲哀的是,当一种文学题材逐渐成熟后,就难免会被加以各种目的,从诗到词到小说,无不如是。我在读书笔记九十九《人间词话》(17)诗词的衰落中也有阐述,此处不再细谈。
想写好文章的可以认真体会揣摩以上,想考试作文拿高分的,这篇文章不读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