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王朔,一个试图改变中国人神经的作家

八九十年代之际,王朔几乎是一整个中国的记忆。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我爱我家》,王朔的作品占据了整个荧幕。但他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年轻时就与王朔相识的学者周大伟表示,王朔是继鲁迅之后,一位试图改变中国人神经的作家。

在多年前那些百废待兴的年月,他为人们带来了一副可供吸收的药剂。

以下,是与法学学者周大伟老师的对话。

01.

青年王朔

知鸦通识:您能讲讲自己和王朔的结识吗?

周大伟:1977年1月初,我在北京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中国海军北海舰队水面舰艇部队的一名新兵。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王朔也在我们的队列里。

我来自北京第三十一中学,王朔来自北京四十四中学,入伍以后,我们会在一个海军训练基地里边接受三个月的新兵常规训练,以及八个月航海操作技术专业训练。

青年时期的王朔,图源最人物

结束训练以后,我们将会被派到位于青岛军港的北海舰艇部队服役。正常推断,当时我们这些入伍的年轻人,大多数人都会在海军的军舰上服役三年,然后作为复员军人回到北京。

在这一百多名北京籍的新兵里,王朔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回忆起来,最初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外表。

王朔的外表有点像个女孩子一样,长得很秀气。当时很多人觉得这么秀气的一张脸长在一个男孩子脸上,似乎有点可惜。

不过也有人形容他的外表,说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个人不能笑,他一笑好像一脸的坏水都拧出来了。

知鸦通识:没想到年轻时候的王朔,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外表啊。除此之外,他还给您留下过哪些深刻印象吗?

周大伟:除此之外,王朔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一些正统语言的不屑和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

在那些岁月里,他也写过批判稿。但是王朔独出心裁,不模仿报刊上的文字,而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语言发言,里面掺杂了北京市民的方言,政界高层的俚语,极尽调侃之能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朔在不温不火的发言中所传达的笑,虽然不是相声、小品,但他那些油腔滑调的声调和嬉皮笑脸的神色,似乎在不动声色地挑逗着主流八股式话语的根基。年轻的他,已经开始向外界传递着对僵硬、呆版的社会语境的颠覆。

02.

一个试图改变民族神经的作家

知鸦通识:对于经历过王朔时代的人而言,王朔像是那代中国人的荷尔蒙,他的名字也几乎成了一种畅销的代名词。对于您来说,您觉得当时热火朝天的王朔,他最大的贡献在哪儿?

周大伟:有人评论称王朔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在于语言,甚至可以说,王朔是继老舍之后对北京语言最有贡献的作家。

这种说法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觉得,在中国独特的转型阶段当中,王朔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力,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字语言的层面。

与其说王朔是一种文学现象,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社会和政治现象。这一点大概王硕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从王朔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当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到已经去世的美国文坛元老诺曼·米勒(Norman Kingsley Mailer)的影子。诺曼·米勒本人参加过二战,曾经两次竞选纽约市长,他自命不凡,狂言傲视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享誉西方文坛的一个怪杰。

诺曼·米勒,图源AP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一个出色的作家应当是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神经和骨髓的人。”

我想,我可以大胆地提出一个命题:

如果鲁迅是一个试图改变中国人骨髓的作家,那么王朔就是一个试图改变中国人神经的作

知鸦通识:为什么这么做比较?

周大伟:我们先说鲁迅,很多人都说鲁迅是一个曾经试图改变中国骨髓的作。因为他深刻地诊断出了中国人身上的软骨病,而且他自己的骨头,也被称作是最硬的一类。

不过有点遗憾,这位横眉冷目、头发直立的老头,在世和过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人们读到他诸如“痛打落水狗”,“一个都不宽恕”之类的文字时,常常让人们的神经感到格外紧张。

比如王朔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看鲁迅》。他说:

“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为旗,以笔为投**或匕首,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不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单**匹马,永远翻着白眼,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身后是飞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战士的一生。”

鲁迅画像,图源Culture China

或许是因为在少年时代目睹过人和人之间残酷斗争的现象,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反思鲁迅,觉得他太尖刻,太冷酷。

然而近年来,每当我看到中国社会改革当中遇到的种种坎坷,我又开始重新阅读鲁迅,深感到鲁迅的批判,是何等的入木三分。

说回王朔,如果说多年来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开始变得松弛和自由的话,那在我看来,其中相当重要的贡献来自王朔。几乎从王朔开始,一种对正统语言的调侃,开始慢慢进入了中国百姓大众的生活。

从他闯入文坛开始,他就像一个恶作剧的坏孩子,用一句句王式语体,开始为那些紧绷了我们几十年的神经枢纽松绑。人们终于发现在这块大病初愈,但仍然难以化解冰封的国土上,居然还有王朔这样一种活法。王朔的语言流传于世,并受到大规模的仿效。

王朔的语言引起的漩涡,牵连的是中国融冰时期的一种政治态度。王朔以他漂亮的擦边球,为中国人的生命当中增添了新的景观。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王朔与那些义正言辞、孤注掷的斗士们不同的是,后者像是地球冰冷的南北两极,而王朔则是地球中间涌动的海水。因为有了后者两极的激进、勇敢、冒险和铁面无私,王朔或王朔们才显得调皮、安全和轻松温和。

知鸦通识:他为我们开了剂不同寻常的药方。

周大伟:是的。今天,在中国精神、物质方面获得自由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人不一定是百万富翁,也不一定赫赫有名,但这些人起码相对比较自由了。

其实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药方。王朔的药也不能药到病除,甚至还有点副作用。

但是在多年前大病初愈,百废待兴的年月里,对多数既想快乐活着,又不想出家当和尚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这是一剂相对廉价并可以吸收的药剂。

03.

理解、宽容王朔

知鸦通识:近几年,似乎很少能见到王朔的身影。您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周大伟:这些年据我观察,王朔几乎谢绝了所有的社会交际活动,他就连自己的女儿的婚礼都没有露面。近十年来他几乎从来不上网,尽管他也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但除了简单的对外联络,他也从来不用微信对外发声。

王朔和他的猫,图源豆瓣

大部分时间里他喜欢安静的坐在房间里阅读,看影视、喝茶、吸烟、做饭,当然还有思考和写作。他一口气送给我四本《新狂人日记》,我尽力在阅读中理解它,不过仍然感觉有点困难。

而在网络里到处充斥着王朔语录,几乎九成都是伪托他的名字发布的。

据我搜索观察,冒充王朔名字的博客和微博最热闹的时候,不下二十多个,他们最多能扛一个月左右就原形毕露。

有不少虚假的王朔语录,甚至还出现在官方的都市报刊上,对这一切他都置若罔闻,从来也没有正式对外发布过任何辟谣的声明。

我们这些老朋友有时候跟他开玩笑说,“看来你不需要再写作了,大街上有的是人在替你写。”

知鸦通识:但是,在网络上,王朔好像常常遭到非议。甚至王朔本人还发表过一篇《我看王朔》的文章,句句扎自己的要害。您觉得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周大伟:其实生活并不是很容易的世界上,我希望大家多一些宽容精神,尽量去理解和宽容王朔。

王朔是个天才,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在该长身体的时候遇上了天灾与人祸;当人们追求学历参加高考,以便日后获得社会善待和提拔的时候,他的高智商却不能帮助他进入高等学府的大门;

当他用笔证明自己的才华的时候,他的作品被人们称之为「痞子文学」,他被文坛视为另类;

当他成功地闯出一段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时候,他的名字和作品却频频被来自主流传媒围堵和封杀;

当他来到拥有民主自由的美国大陆的时候,他得到了天空,却失去了大地语言的障碍,让他才思枯竭;

由此他变得桀骜不驯。

王朔,图源豆瓣

其实在很多方面,他也和我们很多平常人一样,既有真情也有深意,不仅有助人为乐、嫉恶如仇的良好记录,而且还常常反躬自咎。

当然王朔也要尽量理解和宽容别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王朔大概是个绝版,他的独特天赋和生活经历几乎使他的成功模式不可复制。这么说可能会使那些想步王朔后尘,出人头地的年轻人感到有些郁闷,但这也没什么办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非凡的人,每一个时代也都会成为历史,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重伤,都在证明现实生活还远非完美。

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些误差,但只有不断前行、矫正,才能有更多的人能过上那种既不能被利诱,又不能被伤害的好日子。


上一篇:军统四大金刚都是谁?结局如何?最小的起义,最老的做了卧底?
下一篇:春秋古易:一句话读懂八卦图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