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过,全世界的唐人街,好像都长得一样。
◎ 英国伦敦唐人街。
图片来源:Vox
◎ 泰国曼谷唐人街。
图片来源:Hotels
◎ 加拿大温哥华唐人街。
图片来源:Vancouverplanner
据统计,全世界有136条唐人街,它们所在地点不同、修建时间不同,但外观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
高大的龙门、彩色的宝塔形装饰、中文的名言俗语......
这并不是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模仿,因为这些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相去甚远。
为什么全世界的唐人街,都选择了这样一套「外观模板」?
这件事要从100多年前的美国旧金山开始说起。
/ 01 /旧金山第一座唐人街的出现
19世纪,随着轮船的普及,对中国人来说,出国不再是幻想。
而美国旧金山「多金矿,能发财」的传闻,吸引了一批中国人到旧金山「淘金」。
到达之后,他们发现,在这里做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国内务农。
一时间,大量中国劳工涌入旧金山,这里成为了美国华人数量最多的城市。
美国人对此非常排斥。
他们并不欢迎这些瘦小的黄种人,在他们的刻板印象中,华人不讲卫生、大吵大闹,还会传播各式各样的疾病。
而华人劳工众多,总能找到几个不够卫生或身患疾病的例子,更成为巩固当地人刻板印象的「铁证」。
特别是在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越来越多美国人认为,是中国人抢走了自己的工作机会,有些人甚至采取极端手段,针对华人乃至亚裔。
◎ 当时,在美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华人的屠杀,图中红点为1849-1906年间的部分屠杀。
图片来源:Vox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
该法案将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彻底公开化,其中明确规定,华人不能成为美国公民,身份永远都是外国人,不能买房子,租房也受到限制。
排华法案导致华人们能居住的地点非常有限,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华人的聚居。
而越来越严苛的外部环境,使得华人不得不抱团取暖,主观上也更倾向于选择同胞较多的街区居住。
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唐人街——旧金山唐人街的雏形。
◎ 这时的唐人街,还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模样,只是一片华人聚居的楼栋而已。
图片来源:Vox
但随着城市规划的扩展,这座自然形成的唐人街附近将建成旧金山中央商务区,这引起了许多当地人的不满。
他们认为,让华人住在未来的市中心,是对城市的污染,也是对土地价值的浪费,应该将华人聚居区搬到郊外,这样才能「建成更加繁荣、整洁、美观的大都市」。
华人们不接受这样的强盗逻辑,不愿意搬离。
就在两方僵持不下时,一场意外打破了局面。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发生了大地震,地震导致燃气管破裂,燃气泄漏,火灾持续了数日,这两重灾难后,木结构的唐人街几乎全部被毁。
是在旧址上重建,还是另选新址,立刻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当地人非常欣喜,立刻准备以天灾为借口,着手在郊区建造新唐人街。
旧金山的报纸直言不讳:
「这个城市再也不会有唐人街了。再也不会允许华人占据如此有价值的地段,而这个地段以往他们已经占据了太久。我们将以漂亮的大楼以及从诺布山山脚到山顶的盘旋公路来美化它。」
4月27日,旧金山市长施密茨(Eugene Schmitz)成立「安置华人委员会」,以给受灾华人提供住宿为理由,在郊区建立华人聚居点。
但华人们寸步不让,唐人街15个核心街区中,有近一半都是华人在排华法案之前就购置的房产。他们无视政府的要求,在原址上开始重建。
华人媒体《中西日报》也发文分析,建议华人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金山政府,或华盛顿政府,无权定某处逼华人聚居。……依美宪法,除中美间战时外,无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同在宪法保护之下。政府不能损害其自由迁徙居住之权。故金山政府指定某处为重造唐人埠之地,我华侨可置诸不理。」
同时,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向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申明,搬迁旧金山唐人街是外交事件,而清政府支持华人原址重建。
罗斯福出于维护中美关系的考虑,选择向旧金山政府施压,敦促其放弃搬迁计划。
在各方努力和旷日持久的谈判之下,6月2日,「安置华人委员会」解散,唐人街将原址重建。
虽然谈判成功了,但华人也很清楚,刻板印象仍然存在,要想安稳地生活下去,必须自我改变。
因此,商人伊莱(Look Tin Eli)聘请了白人建筑师罗斯(Paterson Ross)与工程师布格伦(A.W.Burgren)重建唐人街,他的构思得到了唐人街华人商户的一致赞同:
「将新唐人街建成一个有中国风格、整洁繁荣,能够吸引游客的华人聚居区。」
这里的中国风格,并非我们熟悉的中式建筑,而是将当地人印象中的中国元素,融入西式建筑之中。
◎ 宝塔在中国建筑中一般是独立的,但在旧金山唐人街设计中,将其作为西式建筑顶上的装饰物使用。图为旧金山唐人街的装饰宝塔。
图片来源:Vox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唐人街的精心设计,使其获得主流白人的认可,成为旧金山的地标性旅游景点。
唐人街做到了。
时至今日,旧金山唐人街仍是全世界游客们打卡风景名胜时必去的一站。
而它不仅在当地大受欢迎,还成为了世界各地建设华人定居点的「模板」。
/ 02 /全世界唐人街为什么长得一样
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能够成功,甚至成为模板,主要是因为它的设计,切合了种族歧视者的主要心理。
郭九林教授与马威教授的论文《美国种族歧视的根源分析》中,总结了美国历史上种族歧视严重的三点原因:
第一,种族优越论。
美国人的种族优越论源自于古希腊的白人种族优越论,当时,希腊作为最强大的国家,经常对其他国家发起征伐。为了证明这种征伐的合理性,他们发明了种族优越论。
既然我们是更优越的民族,自然有权力大加挞伐,要求低等民族服从。
这种原始的种族主义思想长期保存在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文化之中,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思维。
◎ 盎格鲁-撒克逊人是中世纪居住在英格兰的一支日耳曼民族,被认为是英国人的祖先。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深受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影响。
图片来源:Historical Association
而在和平年代,他们开始用更隐晦的词语描述种族间的优劣。
如不爱干净、多烟馆、多赌徒、多妓院、多传染病等。
华人、拉美人、非洲人都经常背负这些骂名。
为了印证这些描述,他们还会搜集许多相应的证据,并用这些证据,继续强化自己的种族优越感。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环。
但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通过「剖腹自证」将聚居区设计为旅游景点的方式,展示本族群的日常生活状态,让所有人看到,华人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1910年,西方记者协会(Western Press Association)的记者在来到唐人街参观之后,就写道:
「唐人街并没有地下的鸦片窝点」「黄种人没有将白种人当作奴隶」「黑死病早已经在唐人街销声匿迹」 「华人并没有吃老鼠」。
唐人街虽然不能彻底填平种族鸿沟,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善了华人在主流白人中的评价。
第二,天赋使命感。
天赋使命是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之一,最初的核心思想是「掠夺有理,侵略无罪」。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信念的变化,这种天赋使命感在美国逐渐转化为一种引领世界的使命。
既然是引领者,自然地位更高,应该俯视被引领的其他民族。
天赋使命感与种族优越论类似,而又更温和,允许被引领者有自己的文化和长处,也愿意承认其他民族的优点,只是要将自己始终放置在引领的位置上。
唐人街中美结合的设计,正是这种「被引领感」的体现。
其中既有美国人不熟悉的中国元素,吸引他们的兴趣,又以西式建筑为主,不至于喧宾夺主,让美国人有进入异乡的窘迫感。
◎ 旧金山唐人街。
图片来源:Vox
同时,在选取中国元素时,更多选择那些「刻板印象中能代表中国的元素」,而不是「正宗的中国元素」。
正如Vox形容的那样:
「它看起来不像中国,但也没必要(像中国)。」
只有这样,才能在种族歧视如此严重的情况下,让美国人更愿意接纳唐人街,也更愿意接纳华人。
第三,白人利益至上。
如果说,种族优越论与天赋使命感为美国种族歧视的思维打下了基础,那么,他们对自身利益的极度追求,则是种族歧视大行其道的实质原因。
正如古希腊人入侵其他国家时,摆出种族优劣的借口一样,种族歧视是光明正大剥夺其他种族利益最好的理由。
而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一开始就不将自己作为纯粹的聚居地,而是「贸易中心」与「旅游中心」。
旧金山也许不需要一个华人聚居点,但它一定需要一个利润丰厚的贸易集散地,一定需要一个火爆的旅游胜地,一定需要借外来文化的新鲜名头,赚更多的钱。
出于利益考虑,他们也不会再针对唐人街。
而以上三点,不仅仅适用于美国种族歧视,也能解释全世界绝大部分的种族歧视行为。
这就意味着,旧金山唐人街的设计有着充分的普适性,能够在移植到其他国家与地区之后继续大放光彩。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唐人街选择借鉴旧金山的设计方案,而更多的成功案例,又使这套设计变得更受欢迎。
最终就有了我们看到的「全世界唐人街都长得一样」。
/ 03 /种族歧视的抗争与反思唐人街的特殊设计,是当时严酷的种族歧视背景下不得已的产物。
而面对如此严重的歧视问题,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到美国生活?
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华人反种族歧视的抗争,既给了后来者到美国打拼的勇气,也使得种族不平等的情况不断改善。
美国宪法史上最重要的判决之一——益和诉霍普金斯案,就是典例。
1873-1884年,旧金山市政府通过了名为「洗衣店条例」的法律,其中规定,洗衣店必须从政府获得营业执照才能经营,执照的具体标准则语焉不详。
◎ 旧金山的华人洗衣店。
图片来源:Constitutional Law
1886年,华人益和的洗衣店在安全、卫生等条件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被市政府拒绝发放营业执照。
像益和这样,无故被拒绝的华人店主还有很多。他们都清楚,是种族歧视者想将华人排挤出这个行业。
最终,他们选择无视政府,继续正常经营,不久,他们全部被当局逮捕。
益和将逮捕他的警长霍普金斯告上法庭,在加州最高法院败诉之后,选择继续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他们的争议核心在于,通过限制发放营业执照的方式排挤华人商户,是否违反宪法的第14条修正案:
「各州在其范围内,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法律的平等保护。」
在华人行业协会「同心堂」与众多华人华侨的支持下,最终,最高法院认定,「洗衣店条例」违宪,华人也在美国法律的平等保护范围中。
是华人们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
而益和诉霍普金斯案的胜诉,也给了华人更多信心——种族歧视能够被改变,也一直在改变。
另一方面,美国也在通过制度性反思,试图解决国内的种族歧视问题。
二战期间,美国对日宣战,中美成为盟友,这给了美国重新思考种族歧视问题的契机。
从各方面来说,《排华法案》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美国内部要求废除《排华法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1943年5月,美国一群著名知识分子建立了公民委员会,目标之一便是取缔《排华法案》。
也有很多政界人士指出,废除《排华法案》有助于推动种族歧视的消弭。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国会党团领袖写信,明确表示:
「国家和人一样也会犯错误,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废除排华法案,我们可以改正一项历史性的错误。」
最终,罗斯福在1943年12月17日签署了废除《排华法案》的法令。
紧接着,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开启了美国社会对于少数民族的系统歧视的反思。
◎ 美国民权运动。
图片来源:Calender
长期受美国社会歧视、隔离的黑人发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得到全国性的支持与响应,其中也包括长期受到歧视的华人群体。
在民权运动的推动下,1964年7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Lyndon Johnson)签署了以消除歧视和支持平权为核心的《民权法案》。
相比过去要求甚至强制移民接受、融入美国传统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美国的文化离不开各种少数群体、各国移民的贡献。
而只有在理解以华人为代表的少数种族的美国经历,并反思种族歧视问题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宽容、自由的社会文化。
也只有在这种文化中,少数群体的处境才能得到改善。
唐人街也才能从华人血泪史的一部分,真正变成海外华人文化的象征。■
参考资料
Seniors in Vancouver’s Chinatown are battling poverty and racism to put food on the table. Macleans, 2022-01-25.
The surprising reason behind Chinatown's aesthetic. Vox, 2021-05-10.
李泓城. 唐人街,何去何从?——理性看待当代美国唐人街的衰落. 神州. 2013,(20).
伍斌. 劫后重生: 1906 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唐人街的原址重建及其意义. 世界历史,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