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螃蟹
靖康之耻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而在南宋末年,出现过三位皇帝,历史上称他们为宋末三帝。
这三个人分别是宋恭宗赵㬎,宋端宗赵昰,宋末帝赵昺。他们是南宋末年继位的幼主。
宋恭宗在1274年即位,两年后投降元军。宋端宗在宋恭宗投降后即位,两年后去世。宋端宗去世后宋末帝即位,转年,南宋灭亡,身为南宋宰相的陆秀夫背着宋末帝赵昺,投海殉国身亡。
悲剧的开始,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赵褀,这个赵褀不是昏君,也不是明君,他是一个有些痴呆的皇帝。身体弱,手脚软,走路晚,7岁开始说话,智力水平低于正常人。
赵褀的登基,是因为赵褀他大爷宋理宗无子,只能过继赵褀,就算是傻,也是老赵家人。
赵褀登基,将所有权利都扔给了宰相贾似道,自己不是贪花好色,就是好吃贪玩。
赵褀去世后,次子赵㬎登基,此时他不过是4岁的孩童,国家大事都是贾似道做主。
赵㬎登基后,啥都没干,先是江南暴雨,福建旱灾,还有元军虎视眈眈。
身为南宋实际掌权人的贾似道,准备和元军议和。可是元军不肯,宋军只好上阵杀敌,只是伤亡惨重。
最终元军一路打到临安城,南宋投降,年仅6岁的小皇帝赵㬎也就成俘虏。
当时元军的首领是忽必烈,忽必烈雄才伟略,面对一个小孩子,没有下杀手,将他封为瀛国公。还把一个公主赐给他为妻,赵㬎从皇帝变成了敌国的驸马。
自此,出身江南的赵㬎,一路来到了草原。小小年纪,千里的跋涉,陌生的环境,苟延残喘的性命,可是赵㬎偏偏坚持下来了。
在草原,赵㬎一直成长到18岁。
在12年间,南宋先后还有两位小皇帝,而汉人也不满元朝的建立,一直准备光复汉家山河。所以赵㬎的存在,就是反元复宋的精神支撑。而且赵㬎已经长大了,谁也不能保证他有没有复辟的想法,所以忽必烈想要杀了赵㬎,一了百了。
忽必烈的想法被赵㬎知道,为了活命,自请脱离尘世,出家为僧。而忽必烈也选择答应他的请求。
既然选择出家,那么就必须去到一个远离世俗的地方,所以忽必烈给赵㬎定下的目标是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
当时的吐蕃是佛教净土,那里有最全部的佛教典籍,所以去吐蕃学习佛法。
或许忽必烈认为,在那个乱世,各地群雄并起,赵㬎一个人跋涉去到吐蕃,谁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意外?可能还没有到吐蕃,赵㬎就已经因为各种意外死在了路上。
可是赵㬎一路,从内蒙古,走到了宁夏、甘肃、青海,最终来到了吐蕃日喀则的萨迦寺。
来到萨迦寺的赵㬎更名为合尊法师,彻底和过去有了一个了断。
赵㬎想要出家并非托辞,他是真的想要钻研佛法,所以翻译了很多佛教经典,给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最终凭借精湛的佛学和道德,赵㬎成为了萨迦寺的主持,将余生留在了距离故土千里远的地方。
可是这并不是结局。
几十年的时间,赵㬎开始被人遗忘,所以赵㬎曾经回到过临安。也是因为回到了临安,被当时的元朝皇帝元英宗知道了,并且发现赵㬎因为佛学非常受人尊敬,拥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下令处死赵㬎,此时的赵㬎已经52岁。
赵㬎一生都没有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本来就是一位没有存在感的皇帝,可是出身就是他的原罪,最终还是死在了元朝皇帝手中。
与其说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不如说当信仰从一国之君变成了佛陀,赵㬎就已经去世了,他死在了那一年的临安烟雨里。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