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6日第1207期 作者: 意大利米兰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林斌:“混沌理论用于语言研究” 一文对 “语言的混沌现象”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流手段,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石。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该系统具有长期演化趋势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语言的混沌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术界就开始尝试从混沌论的角度解释和研究语言问题。1991年在美国伯克利举行的“语言研究的新方法与新视野”研讨会上,中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曾建议创立“语言混沌论”。他指出,语言混沌论主要从混沌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用混沌论的方法及工具研究语言的复杂性、非线性问题;为了促进混沌语言研究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语言研究范式。语言混沌论说明,语言发展是一个进化连续体系,既是线性的又是非线性的过程;语言系统含有非线性复杂系统,有着多层次、多方面的分形结构,而语言的混沌现象却反映了人类世界依赖语言生存的状况。
跨界语言学研究成果丰硕 把混沌论引入到语言研究中来,既是时代思潮和交叉学科研究的体现,也使我们可以在一个崭新而刺激的范式中观察语言,更使我们对语言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深化。目前语言学的许多分支,如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都在吸收混沌论的研究方法和建立混沌语言的数学模型,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
例如:中央民族大学的语言学家张公瑾将混沌论引入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在中国语言学界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就目前情况来看,用混沌论来解释和研究混沌语言的新范式正在兴起。
在语言学领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系统具有长期演化趋势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语言的混沌现象。
混沌理论源于不确定性原理
混沌理论是物理学中对不规则而又无法预测的现象及其过程的分析。一个混沌过程是一个确定性过程 , 但它看起来是无序的、随机的。像许多其他知识一样,混沌和混沌行为的研究产生于数学和纯科学领域,之后被经济学和金融学引用。在这些领域里,由于人们想知道在某些自然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着尚未被认识的规律,因而激发了人们对于混沌的研究。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某些现象,例如行星运动,是有稳定规律的,但其他的,比如像天气之类,则是反复无常的。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天气现象是否是随机的。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随机的后来又被证实是混沌的,这个问题激发了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如果一 个变量或-一个过程的演进、或时间路径看似随机的,而事实上是确定的,那么这个变量或时间路径就表现出混沌行为。这个时间路径是由一个确定的非线性方程生成的。
物理学中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产物,它是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物理学原理:因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不可能同时精确确定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导致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动量不确定性。这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微观世界的粒子“不确定性” ,不是自然科学而是自然哲学)。“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用海森堡自己的话说:“在因果律的陈述中,即'若确切地知道现在,就能预见未来’,所得出的并不是结论,而是前提(一级因果律—自然哲学必然性,二级因果律—自然科学偶然性)。我们不能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西方学“混沌理论用于语言研究” ,中国学界予引进后才有周海中教授的 “语言混沌论” 之说。
值得注意的是体系:“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 哲学不同于科学,哲学是整体观纵揽全局(体系体统系),科学则是局域观局限于某一领域(系统列系统列),所以源于不确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之混沌理论,属哲学范畴。西方语言文字是线行思维产物长于科学硏究,而汉语言文字是则是形象思维产物,象形会意的汉字本身就是源于中国古代哲理。所以:
汉语混沌(浑沌)一词出自《庄子·应帝王》中“混沌凿巧” 寓言故事。之后才有以下解释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2、浑然一体,不可分剖貌。3、模糊;不分明。4、糊涂。汉语混沌(浑沌)一词本义浑然一体层次未分明。汉班固《白虎通·天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混沌也写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也常用来形容思想模糊不清而不分明。
“混沌” 与“混乱”: “混沌”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体为“道” 属哲学。《康熙字典》中《集韵》“沌”音淳与纯同,粹也。这个“纯粹” 同“素朴” 就是“道” —《康熙字典》:愚貌,《老子·道德经》忳忳兮,或作沌” 。 “混乱” 是有序之间互撞之杂乱无章用“术” 之结果。单一之“术” 是连续的,众多之“术” 混杂则 是不连续的。连续性就是线性之“有序” ,非连续性就非线性之“无序” 。将“无序” 变“有序” 为“治理” ,故《说文解字》乱,治也。如何“治” ? “道” 统一“术” ,变“无序” 为“有序” 就是“治” 。所以“乱”是会意字,由于本义是“将乱丝理顺”, 反衬“杂乱”的含义,引伸为“治理”的含义,
因此,硏究中国的“语言混沌论” ,离不开中国古典哲学,从而离不开汉语的字词之义!
中国的混沌语言现象
混沌语言:自然语言存在着混沌现象,这种现象则称为混沌语言。学术界一直关注混沌语言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是什么不得而知。混沌语言研究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语言研究范式,但这是西方的研究范式绝不能套用其模式,因为其语言文字结构不同。周海中教授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在1991年提出了“语言混沌论” ,就是套用的这种模式。
汉语混沌现象分三种
一种是古汉语混沌现象:古汉语源于“六书”,六书,首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就是古汉语混沌现象。所以汉字中除专有特指字词之字义词义固定不变外,一般均有多种含义,古代名词动用常见一词二义。古汉字中造字“象形会意” 是其本义,在语言使用中,在其本义之“转注” 就出现歧义,如前面的“乱” 字《说文解字》乱,治也。一字多音为“假”其字义不同,其暗喻之“借”( 用) 字义就变,及在本义范围扩大之“引伸” ,就出现一字多义。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说文解字》,着重点在对古汉字本义解释(不尽然),《康熙字典》则是其对古汉字多义之解。读先秦古文特别是先秦经典,没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这两部语文工具书绝对不行。《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就是对古汉语的“语言研究范式” 。
二种是现代汉语混沌现象:现代汉语是在古汉字基础之上,对许多字词赋予了新义而注音,在中西文化融合中增加了许多新名词,因其新的流行用语及外来名词不断增加,加之方言土语从而出现新的现代汉语混沌。不断修正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就是对现代汉语的“语言研究范式” 。《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是一部百科式词典,包揽一切!
三种是现代汉语中名词术语混沌现象:现代汉语中名词术语引进的很多,但缺乏统一的定义。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自然法则?什么是自然规律?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系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这些常用的名词术语均没有统一的定义,众多学者各说各的。
例如:
《新华词典》中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以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先进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
《新华词典》科学:①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②合乎科学的~种田ㄧ这种说法不~ㄧ革命精神和~态度相结合。
《新华词典》文化: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新华词典》文明:①同文化①”古代文明|商业文明。②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文明社会|避草昧而致文明。③旧时指时新的、现代的文明戏。
《新华词典》的首要任务,是对名词下定义,并明确其这一名词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新华词典》以上哲学、科学?、文化、文明这四名词,既无定义也无明确的概念内容,这能叫“词典”吗?正因为如此,众多学者才出现各说各的。
值得一提是,《新华字典》体:“体”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这才叫“字典” 。
不知什么原因,“《新华词典》中哲学” 一词,对此为何只字不提?更有甚者,所有研究哲学的专著均不论述这一“哲学基本问题” 。要知道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一个“体与用” 的问题:是“体(内因)决定用(外因)” ,还是“用(外因)决定体(内因)”,这个“道(体)”与“道用(术)”之关系,是划分“内道”( 有道有术) 与“外道” (有术无道)的标准。“体(内因)决定用(外因)”之论述 ,就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本体论” ;只有“本体论” 的哲学理论才能形成“理论体系” ,没有“本体” 又何来“理论体系” ?分科之学的“科学” 则是没有“本体论” 的,科学理论则不能形成“理论体系” 。所谓“科学理论体系” ,就是典型的无稽之谈这不是“汉语混沌”,而是“汉语混乱”。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上下级关系,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而层次不同,科学理论只能形成“系统理论” 。“体系” 是纵向之体统横向之系,“系统” 则是纵向之系统横向之列(“系列”) ,我国的政权“体统” 就是这种模式。
自然法则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就象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一样,自然法则只有一个自然规律则众多,整体观之哲学对象是自然法则,局域观之科学对象是自然规律,其名词概念层次分明。知此,就知: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自然法则?什么是自然规律?什么是体系?什么是系统?就可以给其下一个准确无误之定义,自然会概念明确。
汉语文化之定义就是,“道”( 理)以文教化,就是“文化”。文明之定义就是,“道”( 理)以文释明,就是“文明” ,既筒明又切贴。这样“混沌” 的汉语就清晰了,这种“语言混沌论”才能成功一种有用的“语言研究范式” !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 这一名词术语问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哲学社会科学” 这一名词术语学术界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概念经常混,这两个概念指称的对象基本相同,导致这种概念双轨现象。这种概念生态的混乱就不是“汉语混沌” ,而是“汉语混乱” 导致学术界缺乏“概念意识”。 当今学术界没有“概念意识” ,就对哲学、科学等名词术语不下定义导致“概念不明” 。
胡适在1920年的《提高与普及》的演讲中说:“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奋斗、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这叫做'普及’。”
现在也一样,什么哲学、科学、自然法则、自然规律、体系、系统、文化、文明、科学体系、中国特色……。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这叫做'宣传’。
1935年,胡适在《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一文中说:“名词是思想的一个重要工具。要使这个工具确当,用的有效,我们必须严格的戒约自己:第一、切不可乱用一个意义不曾分析清楚的抽象名词……”,可当今学者则做不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已经认识到,“学术概念的集体不意识或者前反思性接受现象,实际上是学术缺少自主性的表现。”
“学术缺少自主性” ,不但对传统文化失去“自信” ,在国际上必然失去“话语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如何走出国门?
已经有学学者认为:“人文科学哲学”这样的概念在世界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但在中国却很少提起,仍然实行“概念双轨” , 这就叫“邯郸学步” 。这种 “西体中用” 学习之结果,不但外国的所谓的“好东西” 没学到,则把本来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个“宝”丟了。所以学术界出不了理论成果。
“汉语混沌” 不予以厘清,就会导致“汉语混乱” !“汉语混乱” 之理论文章再好,必然缺乏“理论逻辑”。 缺乏“理论逻辑” 的文章自相矛盾,不能说服自己,就无法说服别人,轻者难于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重者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