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到嘴的肥肉都不吃:中亚强国康国请求并入中国,唐太宗为何婉拒?

文/格瓦拉同志

在唐太宗的治下,唐帝国大力发展军事、开疆拓土,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在东亚、中亚和漠北等地区取得一系列辉煌战绩。在此期间,中国周边的国家纷纷向唐朝称臣纳贡,其中便包括不远数千里来华、希望并入中国的康国。不过,对于这块“送到嘴边的肥肉”,唐太宗却不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阎立本所绘诸国向唐朝进贡的《职贡图》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派名将李靖为主帅,李勣、苏定方、柴绍、薛万彻为副,率军十余万分道讨伐东突厥,经过几番激战,最终在次年二月一举将其击灭,并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后,唐朝不仅暂时消除来自漠北的边患,并且再度打开跟西域诸国交往的通道。一时间,不远数千里前往长安称臣纳贡的国家络绎不绝,使中国重现“万邦来朝”的盛况。

贞观五年(631年),即在东突厥灭亡1年后,一支来自康国的使团来到长安的朝堂上,在按照朝贡礼节行完跪拜仪式后,随即向唐太宗转达国王的请求,希望将本国全部土地、人口献给“天可汗”,使康国并入中国(注:“天可汗”是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对于这份意料之外的“大礼”,唐太宗很是惊,便通过通译向来使询问康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它为何要求加入中国

汉朝时期的康居地图

在来使的介绍下,唐太宗终于弄清康国的国情以及加入中国的原由。原来,康国的前身就是秦汉时期的西域古国康居,由从中国甘肃一带被匈奴驱赶到中亚的月氏人所建,极盛时拥有今天中国新疆北部及中亚部分地区,是个幅员数千里的大国。康居长期遭受匈奴的奴役,等到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后,开始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直到晋朝年间还曾遣使来朝,并向晋武帝进贡良马。

然而,随着“五胡乱华”时代的开启,中原开始陷入长达两百余年的混战当中,跟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被迫中断,其中便包括康居。此后,嚈哒人(匈奴人西迁中的变种,又称“白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崛起并控制西域,康居开始遭受其奴役,并在南北朝中后期走向灭亡。康居灭亡后,月氏人除部分跟随嚈哒人继续西迁外,大部分仍留在故地,努力谋划复国事宜。

昭武九姓分布图

经过多年的努力,月氏人在今中亚的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先后建立起9个国家,因祖先最初居住在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因此被统称为“昭武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而康国则是其中土地最广、人口最多、势力最强的国家,强盛时幅员能达千里。隋唐时期,西突厥控制、奴役西域各国,向它们征收沉重的赋税和劳役,令昭武九姓苦不堪言。

为摆脱西突厥的奴役,昭武九姓曾有意向隋炀帝求援,旋因隋朝快速灭亡而作罢。直到东突厥灭亡后,康国国王再度看到希望,遂遣使朝拜唐太宗,请求将本国的土地、人口纳入中国的版图,以求得唐朝的庇护,免除西突厥的欺凌(注:突厥在583年分裂为东、西两大部,以控制漠北、中国东北等地区的东突厥势力最强,而西突厥主要控制西域各国,实力相对较弱)。

唐太宗画像

从现实利益来考量,康国的主动依附可谓相当“诱人”。因为,对于唐朝来讲,不费一刀一**便可获得康国幅员千里的领土,这笔“买卖”实在划算。更可况,康国并入中国后,还能帮助唐朝在西突厥的背后打入一个“楔子”,真可谓“一箭双雕”的好事。正因如此,对于康国的内附请求,大多数朝臣都采取支持态度,但唐太宗在斟酌再三后,却予以婉拒。

在笔者看来,唐太宗之所以婉拒康国并入中国的请求,原因无非有三点。其一,恢复国力、消除隐患的需要。唐朝虽然灭掉强大的东突厥,但战争付出的代价相当沉重,国力的恢复仍需时日。更况,东突厥虽然灭亡,但薛延陀却在漠北快速崛起,日益成为唐朝新的隐患。因此,唐朝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休兵养民,“消化”新征服的地区,警惕薛延陀的动向,而非开拓新的疆土。

西突厥鼎盛时期地图

其二,“越国以鄙远”实乃军事上的大忌。康国虽然有内附的强烈愿望,但它毕竟跟中原相距数千里,并且中间还隔着强大的西突厥。如此一来,唐朝要想进驻康国,肯定会跟西突厥兵戎相见,彼时兵连祸结,会极大损害唐朝的实力。即使没有西突厥的阻拦,一旦康国发生内乱,唐朝从道义上也必然要劳师远征,而收获的却不过是一个“负责任帝国”的虚名而已,没有任实质意义。

其三,汉武帝、隋炀帝的“殷鉴”在前。开疆拓土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多的财富消耗、青壮年的损失,以及军事防线的不断延长,对于以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来讲,代价过于沉重。更何况,汉武帝、隋炀帝因为无节制的从事扩张结果导致国家或衰落或灭亡的“殷鉴”在前,更是让唐太宗不能不引起警觉,不能不拼命压制自己的扩张欲望。

隋炀帝穷兵黩武导致帝国灭亡,被唐太宗视为“殷鉴”

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唐太宗婉拒了康国的内附请求,并向大臣们解释道:“前代帝王往往好大喜功,喜欢接纳遥远的国家内附以博取'天朝上国’的虚名,实属劳民伤财、无益于国家之举。现在康国请求内附,一旦它们遭遇内乱或外敌入侵,我们从道义上便不能不予以帮助。但是,万里出征只为博取一个虚名,并使士兵、百姓陷入困顿之中,朕不能这样做!”

(贞观五年)康国求内附。上曰:“前代帝王,好招来绝域,以求服远之名,无益于用而糜弊百姓。今康国内附,傥有急难,于义不得不救。师行万里,岂不疲劳!劳百姓以取虚名,朕不为也。”引文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

唐高宗设置安西都护府,康国被设置为康居都督府

正因为唐太宗这种冷静克制、不务虚名的精神,所以唐朝才能避免重蹈汉武帝、隋炀帝的覆辙,并在他的治下趋向和平稳定、盛繁荣,开创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当然,康国最终还是成功地归附了唐朝,并以羁縻都督府的身份接受中国管辖,但此时已是唐高宗灭掉西突厥之后的事情了,距离唐太宗婉拒其内附已过近30年时间。

参考书目

刘昫、赵莹 (后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北宋):《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上一篇:换个角度读历史:在蜀汉后主刘禅的眼中,诸葛亮为何可恶、可怕?
下一篇:“光荣而伟大”的汉武帝时代,为何各地出现“生子辄杀”的惨案?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