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国军中将之子入地下党,生怕家人发现,多年后知:父亲比他藏得深

1946年,上海。一个名叫吴群敢的年轻人,正处在迷茫中。

对外,吴群敢有着“光鲜”的身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在烽火年代,这是一个坐办公室、穿西装上班的体面工作。

但很显然,这并非吴群敢想要的。事实上,在过去的数年里,他一直生活在焦虑中。他在等待,希望哪天下班的路上,会有陌生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告诉他:组织派我来找你。

没错!吴群敢,是一个中共地下党。只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在任何时期,对一个地下情报人员而言,这都是最大的困境。不能主动去找组织,不然可能会让其他同志处于危险中,吴群敢甚至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而更让吴群敢感到不安的是,他的家庭和他那挺有名气的父亲:国军中将吴仲禧。

本期要跟大家说的这段往事,笔者曾给我的学生们讲过。他们听完都不敢相信,因为事情太不可思议。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不可想象,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只是一段传奇往事,但对当年的他们来说,是生与死的考验、是忠与孝的挣扎。

一:国军中将之子加入地下党

吴家原籍福建,祖上条件不错。到了吴群敢的父亲吴仲禧这一代,虽然谈不上是大富大贵,但日子还算是过得不错的。

吴仲禧和妻子生养了8个孩子,个个都聪明伶俐。特别是长子吴群敢,学业优秀、为人忠厚老实,深得长辈们的宠爱。因为吴仲禧是国军要员,时常有好巴结者来府上走动,每次他们都要跟吴仲禧说上一句:“贵公子将来必成大器!”

然而,让众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吴家长子却走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

1939年前后,吴群敢在韶关曲江上高中。因为爱去图书馆借进步书籍,他意外认识了一个叫刘渥丹的女同学。两人熟悉后,刘渥丹向吴群敢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

当时,年轻的吴群敢还不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刘渥丹便借书给他读,又经常给他讲如何跟反动派作斗争。在了解清楚这些后,刘渥丹介绍吴群敢入党。

本来,按照正常发展,吴群敢此后应该就能为组织工作了。但遗憾的是,就在高考前夕他得了重病。那时候,他的头发都掉光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活不了了,家里人也各种找关系把他送到外地去医治。

因为这场病,吴群敢错过了很多组织上的活动。等他病愈,再联系上刘渥丹时,形势已经大变:当地地下组织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年吴群敢认识的那些年轻同学们,有些被证实已牺牲,有些流散各地生死未卜。

见到吴群敢还敢在这时候找来,刘渥丹很欣慰,毕竟这说明她没有看错人。但与此同时,她也明确地向吴群敢提出了两点:

其一,在任何时候,不要乱找组织关系,以免破坏组织的大局;

其二,如果有需要的时候,会有人来找你的。

说完这话,刘渥丹就“消失了”,吴群敢不知道她会去哪里,也不知道她的生死。

此后的他,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努力读书,相信会得越多,将来对组织的作用就越大。国共合作时期,他甚至去过八路军组织的展览会,但一想到刘渥丹的话,他就硬是不敢自报身份。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1946年,吴群敢终于发现了一个找到组织的好机会。这一年,他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了。在这段时间,一个名叫王绍鏊的人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凭着敏锐的直觉,吴群敢觉得此人不简单:

一方面,这位王绍鏊对外的身份是上海民盟的主委,属于著名民主人士。当时,上海的很多民主人士都与**有联系。

另一方面,王绍鏊也是父亲吴仲禧的好友。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王绍鏊和父亲平时联系也不算很多,但平日里王绍鏊时不时托人从外地给吴家送点特产之类的。而吴群敢见到王绍鏊,也总要按辈分叫上一句:王伯父。

出于以上考虑,吴群敢决定登门拜访王绍鏊,试探一下他是否真的认识**。

那天,他鼓起勇气,来到上海法租界的王家小楼门口,敲开了门。一名女佣探出脑袋来,问明了他要找谁后,小心翼翼地去通报主人了。

大约过了10来分钟,一个保镖模样的大汉走了出来,严肃地问吴群敢为何要见王先生。吴群敢只能说自己的父亲是吴仲禧,前来找王伯伯叙旧。那大汉思考了一下,放他进了门。随后,他马上被引到二楼的一间小书房,王绍鏊正在里面等他。

这一切,都让吴群敢觉得非常奇怪。要知道,当时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伯父在上海也是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家里怎么会是如此紧张的气氛呢?对于一个年轻人的到来,王家居然会有如临大敌之感。多年后,吴群敢才知道,当时就在王家的三楼,藏着一位中共要员。

很显然,对于吴群敢的到来,王绍鏊多少有些意外。不过,王绍鏊还是愿意和他交谈的,这也算是长辈对晚辈的一些指引。

此后的日子里,吴群敢经常来王家,两人从文学艺术谈到国家的未来,时局的变化。通过这些话题,吴群敢更加确信王伯父身份不简单。有一天,他终于憋不住了,试探性地告诉王伯父:自己现在有很多事想做,但又做不成,很想找一个严密的组织。

王伯父一听,顿时明白了吴群敢这些天的来意,他告诉对方:“我可以替你想办法”。此话一出,两人就已经都心知肚明了。

于是,吴群敢便把自己早前已经入党、暂时失联的现状,全部告诉了王伯父。结果,他的话还没有完全说完,就被打断了。王伯父让他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早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组织的,都写成材料,由他交上去。

就这样,靠着王伯父的这层关系,吴群敢这只“风筝”接上了线。可以想象,此时的他有多么开怀。当然,更让他惊喜的事还在后面……

二:父亲藏得比他更深

等了这么多年,吴群敢终于能为组织工作了。在接到任务前,他设想过无数种可能:让他上战场、让他利用在证券所工作的身份为组织筹钱、甚至让他利用父亲的关系结交国军高层……这些,他都愿意做。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组织给他的任务居然是:帮其父与组织之间传递各种资料。从接受这个任务的第一天起,他就明白了一切:父亲是自己人,而且比他潜伏得更深。

而与此同时,吴群敢也明显意识到:自从他联系上组织后,父亲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前,虽然家里人从上到下,都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但父亲却一向对他要求极高,特别是他在上海证券所工作后,父亲总怕他天天与大额金钱打交道会学坏。甚至,还曾送他这样8个字:

十里洋场,慎之戒之。

但自从吴群敢和组织联系上后,吴仲禧每次回家看见他,总是一副慈父的样子。不但完全不担心他在外会学坏,甚至当旁人再夸起儿子时,他也总是高兴地点头,一副以子为傲的表情。

吴群敢知道,应该是王伯父告诉了父亲:你儿子,是咱们自己人。

父与子,在家里都“装”了这么多年,终于搞清楚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只是此时的吴群敢还不知道,他的父亲远不止一个普通地下党成员那么简单,他是我军战略性质的王牌特工。与儿子相比,他的级别确实高太多了。

三:他的父亲有多牛?

吴仲禧,字奋飞,1895年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受了良好的教育。

16岁那年,受革命浪潮影响,他投笔从戎参加福建学生军,自此开始了军事生涯。此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都有他的身影。凭着赫赫战功,他也一步步由一个普通学生军成长为一名师长。

与此同时,他也在结识了一位生死兄弟:“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受蒋先云影响,吴仲禧对**的进步思想有了初步了解。他本想通过蒋先云加入**,但遗憾的是,1927年年轻的蒋先云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件事,让吴仲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想起“四一二”以来,国军是如何对待爱国人士的,吴仲禧心灰意冷,他不愿意把**口对着中国人。于是,从1927年开始,他逐渐远离战场,在国民政府干着各种“冷差事”。

在此期间,也是吴家上下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当时和吴仲禧同一级别的“国军元老”,多数都平步青云。唯有吴仲禧家,甚至到了需要节食缩衣的地步。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年。

这一“躲”,就到了日寇来犯时期。打日本人,吴仲禧没得说,他直接找以上级说:我要重新上前线、要上战场。自此,当年那个与蒋先云并肩作战的吴将军,又回来了!此后,在多个战场,都能见到吴仲禧的身影。赫赫战功,让他赢得了无数赞誉。

战场上,吴仲禧打得痛快;但下了战场,国军内部的派系林立、勾心斗角,让他深恶痛绝。在这时候,正是前文提到的王绍鏊的出现,让吴仲禧看到了希望。

在得知王绍鏊的身份后,吴仲禧问他:“像我这样旧军人出身的人,可否参加**?”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吴仲禧谈起了多年前和蒋先云的生死之交。他说自己当年也问过蒋先云,对方说打完河南战役帮他问组织,谁知不久蒋兄就牺牲了。

对于吴将军此时的要求,王绍鏊自然重视地很。但很显然,吴将军这一级别,不是他能决定的。于是,他迅速往上呈报。数日后,在中共高层的慎重决策后,吴将军秘密入党。

至此,一位插入敌人内部的王牌特工“出现了”。

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到1946年被儿子发现身份,吴将军一直处于高强度工作中:

一方面,他在前线与日本人打;

另一方面,在国军搞大搜捕,残害我军地下党成员时,他又一次次利用身份之便,出面保护、营救。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由他在背后操作营救的我军骨干们,直到建国后才明白:当年自己为何会“稀里糊涂”就被放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吴将军或许还不能算是战略级的王牌特工。他被后世称为传奇的情报,是在国军国防部工作时发出的。在这段时间,他的情报直接关系到淮海战役全局。

1948年6月,吴将军前往前线,为“徐州剿总”服务。当时,刘峙是总司令,杜聿明是副司令,而参谋长李树正则是吴将军的老相识了。

吴将军一到徐州,李树正就出来相迎称:“前方这么乱,您这么大年纪用书面来报到就行了,哪里需要真的到前线来!”

吴将军赶紧客套,称毕竟是国防部派他下来的,他总得做做样子,待几天才走。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吴将军一面装作啥都不关心,只是走过场的样子;一面,又在闲聊、闲逛时,把国军的兵力部署、战略图都牢牢记在心里。

几天后,吴将军称公事已经办完,李树正居然毕恭毕敬地把这位特工送出了徐州。不久,一份名为《徐州剿总情况》的密电,出现在了西柏坡毛主席手上。

建国后,多位军史专家们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了数份情报,得出结论:在所有关于淮海战役的情报中,吴将军这份是最早、最全面的一份,其战略价值难以估计。(在这里要特别注明:解放战场上,我军的情报线不止一条,各条情报线是互相印证、综合使用的)。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吴将军当年送出的情报在建国后陆续被解密,令军史学者们惊叹。

四:子以父为傲

吴将军作为一名如此重要的特工,在这条线上为其掩护、服务的外围情报人员,自然是不少的。而在这些人里,其子吴群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甚至,多年后吴群敢回忆起这段经历,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儿“怪”。

出于组织纪律,父子之间从未开诚布公地谈过对方的身份问题。有时候,组织上有任务交给父亲,吴群敢甚至不能、也不敢打开信封里的内容。

当然,吴将军对儿子是百分百信任的。有时候,他会当着儿子的面拆开信的内容。而此时,吴群敢会观察父亲的神色。如果父亲紧皱眉头,他就知道这件事很棘手。

特别是在渡江战役前夕,反动派已经丧心病狂,而此时因为执行了太多次任务,吴将军早已背上了“亲共”的“罪名”。此时的他,一直身处险境中,这一点吴群敢很清楚。只是,他知道父亲不可能在这时候撤离。

在这段时间 ,父亲每次接到任务,要出远门,吴群敢都会提心吊胆。他会把父亲送到门口,给他递上公文包,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

等到父亲再回时,弟弟妹妹都围着要礼物,只有吴群敢站在客厅里,眼里含泪。他不知道亲经历了什么,只知道每一次他都在拿命在拼。

好在,每一次吴将军都顺利完成了任务,也安全回家。

没多少人知道他的身份,但他做的这一切,赢得我军前线诸多将领的感谢。

萧克上将曾在纪念文章中写道:“作为在敌方工作的一颗冷棋子,在斗争的关键时刻,他发挥了人们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叶剑英在广州解放时,更是第一时间面见了吴将军,向他当面表示感谢。

可以说,他的情报到底有多重要,前线的这些我军将领们是最有发言权的。

尾声:

新中国,不会忘记功臣。

全国解放后,吴仲禧受到了重用,历任广东省政协常务委员、广东省司法厅厅长等职。而其子吴群敢,更曾在周总理身边当财经秘书,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培养。

1983年6月15日,吴老因病在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值得一提的是,吴家的几个孩子们,都被母教养得极好。他们中有清华高材生,毕业后奋战在祖国航天事业一线的;有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立下战功的……

而长子吴群敢在提到当年与父亲“合作”的岁月时,说得最多的不是那些荣誉。毕竟,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组织领导下做的,不值得炫耀。

吴群敢记忆最深的,是父亲在1946年得的真实身份后,眼神中的欣喜。虽然父亲从未开口表达过什么,但这一眼神是儿此后每一次冒死送情报时,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源。谨以此文,纪念为新中国拼过命的特工们。


上一篇:「原创」林徽因的昆明岁月
下一篇:1947年上海黄金劫杀案:英国侨民伙同美国兵谋财害命,其结局如何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