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读书札记|曾巩警世名句(二)

2023-05-06 21:54:18

11)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出自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法律制度用以适应不同时代的不同形势,因此每个时代可以有不尽相同的法律制度或治国方法;而治国的理念与基本思想,则是用来确立国家体制的,因此不能不统一。

治国方法必须根据形势变化而变化,但立国理念应该是相同的,如以人为本、遵道秉义、以礼治邦等理念则亘古不变。

12)法修则安且治,废则危且乱

出自曾巩《唐论》,法律制度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就会安定太平;法律制度被废除或弃而不用,那么国家必然出现危机并引发大乱。

正如苏轼指出的那样,国家需要好的法律,但也要高尚品格的人去执法,否则,再好的法律也不能起到定国安邦的作用。

13)民安居足食,则有乐生自重之心

出自曾巩《救灾论》,老百姓居住安定、温饱无忧,就会有做人的快乐感与做人的自重感。物质条件是基础,治国安邦首先要注重物质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精神文明就会水到渠成地达到一定的水平,曾巩言:“为治有道,生民有常业”,又言:“凡正人之道,既富之,然后可以责善。”

14)明足以周万事之理,道足以适天下之用,智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

出自曾巩《南齐目录序》,识见足够用来综括万事的道理,思想足够用来适合天下的行用,才智足够用来通晓很难领悟的意旨,文辞足够用来阐发很难显露的情状。这是曾巩对良史提出的资才评判标准,即“明”“道”“智”“文”四个方面。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论及作家“才”“气”“学”“习”诸素养,“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唐刘知有“史有三才:才、学、识”说,曾巩则有“明”“道”“智”“文”之说。

15)行则欲发而见之于事业,穷则欲托之于文章

出自曾巩《王子直文集序》,得行时则将(圣人)思想体现于事业之中,困厄时则将(圣人)思想表现于文章之中。

“穷”与“达”是人必将遇到而且必须坦然直面的两种局面,俗话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自古英雄多磨难。又《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没必要认为“穷”不得志就不好,“达”己所愿就是幸运,应该坦然面对,穷时做穷时该做的,达时做达时该做的,如《孟子·尽心上》所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或像曾巩所言,达时就付诸行动,穷时就写写文章,或许还能穷而后工。

清张伯行重订《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十四:“笃学之士,未得大用于世,名湮没而不彰者,岂少哉?”

16)因人而不自用者,天也

出自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听人净谏而不刚愎自用,道法自然(是天理,其仁如天)。宋仁宗纳谏如流,是非定夺一归之公议,则不自用也。

这是道家“心斋之论”的应用。所谓“心斋”就是无我忘我,一切以无为而治的处世状态。道家讲究心斋忘我,道法自然,无心而不自用。《庄子·人间世》:“与人群者,不得离人。然人间之变故,世世异宜,唯无心而不自用者,为能随变所适而不荷其累也。”只有“无心而不自用者”才能顺应自然,坚持行道,不受世俗所牵累。坚持行道实难。

17)顾请一州,欲自试于川穷山阻、偏绝之地

出自曾巩《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钱纯老不愿做阁老)反而请求去治理一洲,到那水小山险的荒僻之地一试身手(磨砺自己)。

清张伯行重订《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十四评曰:与其改节苟容,毋宁请一洲以去。此古人之重名义而轻仕进也。《战国策·韩策一》有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宁可在小范围里为首自主,不愿在大范围中任人支配。

曾巩晚年转徙各地为官。自熙宁二年(1069)至元丰三年(1080)十余年间,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州、知襄州、知洪州、知福州、知明州、知亳州等地方官。一方面,勤勉履职,除奸抚良,振坏去疾,另一方面,寄情山水,甚至直接参与公共风景的构筑,实现了居官如隐的“吏隐”情怀。曾巩顾请一州,多属知朝廷之腐败而无力改变又不愿同流合污便自我流放之无奈。

18)蓄道德而能文章

出自曾巩《寄欧阳舍人》,(写铭志者)既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又要有文采,擅写文章。

“蓄道德”决定文章识见的“公与是”:是否公正,是否辨真伪,是否实相副。“能文章”决定文章能否流传于世,曾巩人文,只有“文章兼胜”才能流传于世,而辞采不美之文章不行。曾巩赞扬欧阳修是位“蓄道德而能文章”的大家。欧阳修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文以载道”、柳宗元“文以明道”之说,提出了文道并重、以道充文、先道后文的文学主张。

对作者要求蓄道德而能文章,对文章亦要求先道德而后文章。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出:“辞达而已矣。”又《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孟子在评价《诗经》时也曾提出“《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指瑕》云:“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云:“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上一篇:血月[七绝]
下一篇:南宋文天祥死后,为何两次大明朝转世投胎,皆因浩然正气留人间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