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攻打楚国。第二年攻入楚都寿春,俘楚王芈负刍,楚国亡。秦在楚地设置楚郡。再过一年,全部平定楚国长江以南的地区,降服百越的首领,设置了会稽郡。秦王嬴政命令全国举行大规模的聚会宴饮活动,以示庆贺。
【原文】始皇帝二十三年(丁丑、前224)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译文】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率大军取道陈丘以南抵达平舆。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便出动国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军。王翦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楚人多次到营前挑战,秦军始终也不出战。
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
此时楚军既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蕲县之南,斩杀楚国将军项燕,楚军于是溃败逃亡。王翦乘胜夺取并平定了楚国的一些城镇。
【解析】王翦跟楚军作战的方式,与李信完全不一样。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猛打猛冲,而王翦的六十万大军却一改过往,对楚军采取回避之态。王翦这么做,到底是出于什么理由呢?
一、保存实力
六十万秦军大举东进,楚国也集中全部四十万兵力应战。王翦在攻取楚国陈县以南至平舆县之间的地域之后,尽管兵力占据优势却坚壁不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稳健。
根据以往长期作战经验,王翦知道楚军具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是能战能守的军队。楚国看起来已经衰弱,但毕竟地广人众仍有一定实力,非轻易可灭。尤其是楚军的统帅项燕是楚国名将,不久前指挥楚军击破了李信。
王翦认识到对付锐气旺盛、斗志昂扬的楚军,没有必胜的把握。一旦行动不慎,还会影响整个战争前途。所以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王翦还是命令秦军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地区构筑坚垒,不许出战、固守待命。
王翦的稳健,承袭于兵法里面的善战者未虑胜先虑败,也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秦军的统帅,不考虑胜利之后的事情,先考虑失败后的局面,为的是打有把握之战。
百战百胜只是一个期许,打好眼下这一仗,才是现实。王翦的坚垒固守,就是在客观地评判了楚军的实力和其统帅项燕的能力之后,提早采取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因为只有认清了打败仗的可能,才能保存秦军的实力,他自己也才能活得更久。
决战在即,王翦的想法居然是让自己多活几年?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可以跟随王翦的心思去搞清楚。
上面所说的王翦的坚垒固守,是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思想的沿袭。其实《孙子·谋攻篇》中完整的语句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王翦的理解除了这个,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那就是——在朝廷中,既了解君王又了解自己,基本上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君王而只了解自己,平安与危险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君王,又不了解自己,那就只剩下危险了。
这一次灭楚之战,秦王嬴政原本是不愿意动用倾国之兵的。不然当初否认王翦六十万人的方案而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的决定,就解释不通。后来由于李信轻敌战败,秦王嬴政又不愿意放弃灭楚的战略目标,才在重新启用王翦的时候同意派出六十万秦军。
说实在的,因为自己的想法与君王的想法相悖,王翦并不想复出统兵。可是在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之后,就不敢再推辞了,因为嬴政心意已决。如果不听命,就会侵犯嬴政的权威、损伤他的尊严,肯定没有好下场。别的不说,白起就是一个教训。
白起多次抗命拒绝赴前线统兵,无异于触碰到秦昭襄王的逆鳞。既然白起自寻死路,秦昭襄王赐宝剑逼他自尽的结局,也就是不可避免的。王翦不想重蹈白起的覆辙,还得消除秦王对他的猜忌,不得不用自污的方式来取得信任。
不过,王翦也不怪秦王猜忌他。换了王翦自己,将举国之兵交付旁人,肯定也睡不了踏实的觉。自污的目的是为了保命,但王翦知道嬴政绝非傻子。表面上的相信,并不代表他真的会放心。不然,嬴政就不会前往郢陈督战了。为何督战,就是恐怕王翦不肯用力,亲自前来监督作战。
一旦战事不利,或许发现王翦有难以控制的迹象,那就离死不远了。王翦止不住想到了蒙恬,他算不上秦国的名将,但无论是为帅还是王翦为帅,前后两次灭楚却都参加了。假如王翦这次不但没有灭了楚国,反而像李信一样惨败,蒙恬保不齐就是嬴政斩杀他的剑戟。
战况越复杂,就越容易多想,越多想就越害怕。所以,王翦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坚垒固守,就是王翦防止失败、保存实力的最保险的办法。当然,将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也不是王翦真正的目的。
二、疑兵之计
王翦坚垒固守的真正目的,是给楚军释放烟幕弹,实施疑兵之计——就是用欺骗的方法,诱使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利用敌人的失误战胜敌人。
用兵讲求诡道,可是诡诈之术双方都精通。王翦要想骗过项燕,着实不容易。关键是如何将真实的作战意图,通过各种各样的伪装隐瞒起来,然后利用合适的时机突然袭敌。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兵无常形,用兵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至于是诱敌还是反被敌诱,那就得看双方谁棋高一着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翦不许秦军出战,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士兵每天无所事事,无聊得比赛投石以作娱乐。
在这种不与楚军交战的情况下,纵然是有意为之的疑兵之计,王翦又如何能够取胜呢?这个疑问,或许可以从另外一场战争中找到答案。
那是吴起还在鲁国的时候,齐国大将田忌率大军攻打鲁国,鲁国的将领是当时还不出名的吴起。田忌暗中派人去鲁营打探情况,得知吴起正与士兵们席地而坐、分羹同食。于是,田忌认为吴起如此低贱,不可能威服将士。
由于田忌轻视鲁军,便放松了警惕。不久,吴起深夜设下埋伏,亲率精锐兵马偷袭齐营,齐军在混乱中拼命突围,又被鲁军伏兵掩杀。最终齐军大败,田忌逃回齐国。
从这一次战争,可以看到疑兵之计的精髓,就是吴起故意做出一些事情麻痹田忌这个对手。一旦田忌对这些虚假情报信以为真,势必在某一方面、某个环节露出破绽,也就到了吴起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的时候。
王翦之所以使用疑兵之计,也是为了在这一过程中找到项燕的薄弱环节,然后击溃楚军灭掉楚国。
三、寻机歼敌
在前面那篇《有本事的人,为什么死得快,原因有三个》文章中,王翦就体现出了他的大局观,善于利用其他的要素影响战场上的胜负——邯郸之战,王翦率领的秦军多次攻击,都突破不了李牧的防守。战场上打不赢李牧,王翦就另辟蹊径,用最低成本的反间计除掉了李牧。
既然能够除掉李牧,那么同样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改变战争的走向。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能够打败项燕,就等于灭掉了楚国。可是现在,既找不到楚王与项燕之间的嫌隙,也不能和项燕硬碰硬。
因为楚国已经处于亡国灭种的时刻,于是尽发国中的兵力抗击秦军。再加上不久前打败了李信,项燕想乘胜扩大战果再灭王翦。而王翦的打算则是保存实力,所以才决定坚垒固守,跟项燕耗下去。
以时间换空间,以时间换机会,这是王翦心里的算计。不出所料,机会果然被王翦等来了。疑兵之计对项燕没起作用,却对楚王负刍起了作用,他责怪项燕怯战。
在楚王负刍看来,项燕大败李信的军队很容易。仅仅是尾随在李信后面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就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不但斩杀了七个秦军都尉,就连李信都率残部逃回秦国。
既然能够轻易地打败李信,打败王翦应该也不在话下。双方相持数月没有大的战果,项燕脱不了怯战的嫌疑。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楚王负刍多次派人传令,命项燕在平舆与秦军决战。
项燕只得向秦军进攻,但秦军拒不出战,更攻不破秦军的营垒。无奈之下,项燕引军东去。楚军往东调动之际,就是王翦期待已久的机会。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斩杀项燕。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权力场上如何生存?没有秘密,取决于各自的权谋智慧。有很多有权力的人,非但权力守不住还不得善终,应该归结于权谋智慧不够。相比之下,王翦的长处在于拥有了高超的权谋智慧。
难能可贵的是,王翦不仅具备这种良好的意识还具有运用的能力,对权谋智慧的运用达到了高妙的境界。把权谋智慧和管控风险融为一体,以保证自己不犯重大错误,这就是王翦最大的优势。可以思考一下,看看从王翦的智慧中,能否学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