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历史知识 列表

四字成语

我读《道德经》(6)——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大家好,本期我们来看《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首先来看“不尚贤,使民不争。”

什么叫“尚贤”?难道不能推崇有德性,有才能的人?

看了市面上流行的很多版本的解读,几乎都将“不尚贤,使民不争”解释为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百姓不争名利。

不能说这样的解释完全不对,但这样的解释所形成的因果关系无法超越时空的局限,即在某种条件下这个结论也许是对的,但在某种条件下,这个结论也许就不完全成立。更何况若仅从这个层面来理解《道德经》,所学到的也仅仅是知识而已,而不能真正体悟老子思想的智慧所在。

谈到人生的智慧,很多人也只是将其理解在外在的作为上,或者是一些闪烁其词的心机上,而恰恰忽略掉了人人本自俱足圆满的本性。

而本章老子所要教导的,正是教人如何回归圆满的本性,如何拥有人生的大智慧。

好,我们还是回归正题,看“不尚贤,使不争”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礼记》中有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老子说的这个“尚”究竟是什么意思。

说“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不会自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有多高强,自认为自己的功劳有多大。

可见这个“尚”字,除了可以表达崇尚、推崇等意思而外,还可以指内心的一种我慢,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

因此,“不尚贤”的意思是指不执著于自己的才德,不因自己的才德而有贡高我慢的心。

一个人如果自以为很了不起,有德又有才,那么这个人一定不会把他人放在眼里,凡事必以显示自己的能耐为目的,证明自己的才能或正确性。如此必然会有争高下、争是非的心,而正是这样的争高下、争是非之心,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纷争,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使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若人人都视金钱如粪土,还会有人去偷、去抢钱吗?还会有人去为了钱干坏事吗?或者为了钱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吗?

这句话的逻辑人人都懂,可就是在自己身上实施不来。

为什么实施不来?因为问题的根本源自人心。

心已被“难得之货”所带来的感受所绑架,根本无法自已,哪怕明知要付出沉重代价,但只要这个代价的后果所带给的感受弱于“难得之货”所带给的感受,那么无论是坐牢,或是被处分,或是失掉健康等等,都不足以挡住追逐“难得之货”的步伐。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爱金钱也好,贵难得之货也好,其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心不能因此而自由,心被感受所捆绑,所驱使,就如同着了魔一般,明知不该为,却依然不计后果而为之。

若有一种方法,能让人从感受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该爱的时候就爱,不该爱的时候就不爱,不再让感受牵着鼻子走,那么爱金钱,贵难得之货等也就不会成为问题的问题了。

所以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不见”的“不”,与第二章“不言”的“不”是同一个意思,“不见”不是不看,而是不看假相看真相的意思。

什么是假相?在感受上攀附的好的、不好的,要的、不要的等分别取舍的知见。

那什么是真相呢?感受只是胸中一股气的流行变化让人产生的觉受,这种觉受是人类认识、理解宇宙万物的途径,其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好与不好,要与不要的意义。

“欲”,对感受的执著就是“欲”,即被感受所捆绑所形成的驱动力。

“可”,语气助词。

因此“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说,不要以好的感受、不好的感受为真,而要去体察感受背后那个真相——胸中一气的流行,唯有真正体悟到这一真相,人才能从感受的捆绑中解脱出来,内心才有真正的安宁和自由。

那如何才能体悟感受背后的真相呢?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所以圣人的办法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人之所以被感受所捆绑,就是因为精气神不足。而精气神又从哪里来呢?从下丹田造化而来,这也是“实其腹”的意义所在。

而腹为何不能实?因为气沉不了丹田。气为何沉不了丹田?因为人总是习惯于人为造作胸中一气。正因为如此,所以首先要“虚其心”。

因此“虚其心”是“实其腹”的首要条件,而“实其腹”则是“虚其心”的自然结果。

之所以说到自然,是因为有很多人也知人的情志问题与呼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以为用人为的力量来练习吐纳导引,就可以解决情志的问题。

其实不然,不仅不能解决,还有可能因此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小的伤害。因为“可,非常道”。

因此,“虚其心”指的是通过内观,去觉知自己人为造作胸中一气的习性,然后彻彻底底的将其卸除掉,让心回归其本来的清真。

唯有如此,气才可以自然下沉丹田,才可以开启生生不息的本性造化,人因此才可以觉知到内在的圆满与自在,因而才不会被感受所绑架,不会轮为感受的奴隶。

“弱其志,强其骨”,这里的志,不是志气的志,而是指建立在“欲”之上的一种具有驱动力的知见,比如被“美”、“善”、“贤”,以及“难得之货”等所绑架而产生的种种向往、愿望、目标等等。

而这样的“志”除了更多的耗散人的精气神之外,没有其它的积极作用。因此,唯有将“志”的耗散减少到最小,人的精气神才能日渐充沛,而骨的强壮则是精气神充沛的重要特征。所以老子说“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常使人“无知无欲”,通过上述方法,卸除攀附于胸中一气上的好与不好,要与不要的分别取舍的知见,拿下了“知”,也就拿下了“欲”,因为“欲”是建立在分别取舍的知见基础上的,没了这个基础,“欲”也就无法生存了,所以叫“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知者”分别取舍知见的持有人。“不敢为”,不敢以自己的贪嗔好恶来妄为。为何不敢?因为体悟到了生命的真相,因为懂得了万事万物演化的规律,所以“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本章的结尾,也是本章的宗旨。

外在的作为是否能合道,其关键就在于内心能不能“无为”,即能不能“无知无欲”,能不能“不敢为也”。人只要能做到“不敢为”,则外在任何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治的。所以叫“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就是老子思想的大智慧所在——“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上一篇:天经地义
下一篇:我读《道德经》(5)——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