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甲骨文字形①,这是一个既奇特又有趣的会意字!上、中的三个“口”表示哭的意思,中间是一棵桑树,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会众口喧哭于桑枝之下意。古代丧事用桑枝作樗,如今丧事所用的纸幡即是古代桑枝的遗制。俗有“宅后不种柳,宅前不栽桑”之语,就是因为桑与丧音同。
《说文解字》:“丧,亡也。”“丧”的本义就是死亡,引申为丧失。晋国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自称“身丧”,意思就是失去了在国内的地位。鲁昭公也曾自称“丧”人,因为他失去了鲁国国君的地位,逃亡到了齐国。《礼记·檀弓》中的一句话同时包含了“丧”的两种读音两种意思。“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儿子死了,他为此哭泣,哭得丧失了眼睛的明亮,意思就是哭瞎了眼睛。后来就用“丧明”指代眼睛失明。这句话里,前一个“丧”读作sāng,死亡的意思;后一个“丧”读作sàng,丧失的意思。
古代对丧礼很重视,《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为父母办丧事的时候就如同他们还活着一样。还按照严格的亲疏远近,制定了五种丧服制度,从重到轻,依次分别是斩衰cuī、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此之谓“五服”。
斩衰是用粗麻布做成的丧服,要穿三年;齐衰也是用麻布做成的丧服,但可以锁边,可以穿三年也可穿一年、五个月、三个月等;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要穿九个月;小功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但比大功稍细,要穿五个月;缌麻是用细麻布做成的丧服,要穿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