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读懂汉服首饰】系列将从笄、步摇、耳珰3个方面,让您用短短几分钟时间了解汉代首饰的样式种类、佩戴方式与其应用场景,为您呈现大汉王朝首饰的文化风貌。
本期为您介绍汉代女子发髻上摇曳生姿的首饰——步摇。
步摇,汉代兴起后形制几经变化,直至明清而不衰。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帛画所绘墓主人,头上插一枝花树一般的饰物,似为步摇最早期记录。
《释名·释首饰》:
“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
《西京杂记》曰赵飞燕为皇后,其妹赵昭仪所上贺礼中有“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将二者相提并论,应能说明步摇当时的地位与价值。
《后汉书·舆服志》中曾有关于皇后和长公主戴步摇的记载,其他人如皇太后等并未提及。其曰:
“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pí,棕熊)、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
历代《舆服志》中蕴含的第一重文化内涵是对祭天祀地的重视,次之则为拜陵谒庙,展现对祖先的信仰与膜拜。“皇后谒庙”是极其重大的场合,所穿之服与所配之饰必是最高规格。“假结”、“簪”在之前已详细介绍过,在此不作赘述。
步摇则描述为黄金材质,在山状的基座上安装缭绕的桂枝并穿挂白珠,饰以一鸟九花(《北堂书钞》及《太平御览》引作“八爵九华”,即八鸟九花)。其余有熊、虎、棕熊、天鹿、辟邪、丰大特六神兽饰于周围,不知具体组合形式。而后世所指一横簪钗并在顶端坠下垂珠的步摇,是与汉代步摇同名不同型的另一种饰物了。
汉代出土实物未有“一爵九华”或“八爵九华”的黄金步摇,但曾于甘肃凉州红花村出土约东汉晚期的“一爵四华”金步摇,可视作汉代步摇中较高等级的实证。
稍晚期甘肃张掖高台出土步摇花,仅有五朵金花而无鸟雀,可见等级就更低了。
东汉以降,步摇佩戴多见两件为一套,垂直地插在发前。走路时步摇上的花或叶子可随着步幅摇动,“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琼”,成为两汉直至魏晋时贵族妇女中相当流行的首饰选择。
先秦时期并不存在的步摇首饰,是如何出现的呢?
学者孙机先生在《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一文中指出:步摇装饰起源于西方,横跨欧亚大陆经由匈奴传至鲜卑,再传至中原及南方,后经高句丽东传入朝鲜半岛,至6世纪传入日本,并在日本流行长达600余年。
相关实例有二:一是顿河下游新切尔卡斯克的萨尔马泰女王墓出土公元前2世纪金步摇冠;二是阿富汗巴尔甘6号大月氏出土金步摇冠。两者确与《后汉书·舆服志》中描述的颇有一些相似,但具体是否系对应实物目前学界尚有争议。
左图为新切尔卡斯克萨尔马泰墓出土步摇冠 右图为阿富汗席巴尔甘6号大月氏墓出土金步摇冠 图片均源自网络
当然步摇叶与步摇冠东传是毫无疑议的,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不同地域的步摇且生长出不同的风貌并不断延续。
无论是梁帝所描“金钿设翠,步摇藏花”,还是唐人白居易所云“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步摇自汉代出现于女子的妆奁后,便再也没有离开。延续于魏晋南北朝,直至唐代,再次以有垂饰簪钗的样式出现,并延续千年。
@春秋十二章——专注研究传承中国古典首饰服饰与生活方式。带您亲近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订阅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春秋十二章原创并拥有版权
【参考文献】:
1. 孙机 《仰观集》文物出版社
2. 扬之水《步摇花与步摇冠,有什么区别?》 《文汇报》2019
3. 华梅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商务印书馆
4. 扬之水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故宫出版社
5. 张松 《承载千年光阴的金步摇》 今日朝阳网 2017
6. 喻翔 《凤冠贵妇衣冠的绝响》 《中国衣冠》 2019
7.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罗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