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个美国家庭》薛素珍 著,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年
《四十个美国家庭》作者简介(未更新)
薛素珍(1921—)江苏无锡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城市家庭项目组负责人之一。1989年曾获美国鲁斯基金会资助与哥伦比亚大学孔迈隆教授等合作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家庭变迁。参加编写《中国城市家庭——调查报告、资料集》、《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主编之一)、《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社会学简明辞典》(编委)。著有《儿童社会学》(合作)、《四十个美国家庭》、“我国城市婚姻家庭观念之变化” 《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2期等。
《四十个美国家庭》内容简介
《四十个美国家庭》作者在美国期间,曾在哈佛大学的人口中心进行婚姻家庭的研究,以后路经华盛顿、匹兹堡、洛杉矶等十个大、中城市进行访问调查。本书以大量素材,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形形色色的美国家庭,反映了当代美国家庭的各种模式和不少婚姻家庭问题,可供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美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参考。
《四十个美国家庭》序言
婚姻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及宗教的发展而变迁的。
美国建国后的一百多年里,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妇女在经济上、政治上地位的日益提高,婚姻家庭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在本世纪六十年代,经过民权运动及同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就业人数增加,传统的家庭制度受到冲击,表现在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及未结婚而同居家庭不断增加。婚姻家庭的变化,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
《四十个美国家庭》的作者于1986年接受美中学术交流会的邀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互换的学者赴美考察美国的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存在问题。作者在美国期间,曾在哈佛大学的人口中心进行婚姻家庭的研究,以后路经华盛顿、匹兹堡、洛杉矶等十个大、中城市进行访问调查。时间虽然短促,接触面有一定限制,但作者在各地在各种场合,也接触和访问了美国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及不同职业的人,搜集有关婚姻家庭资料,写成《四十个美国家庭》,通过这四十个家庭的素描,展示出美国目前形形色色的家庭模式,同时也反映出不少婚姻家庭问题。随着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婚姻家庭仍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这四十个家庭的素描,反映了美国形形式式的家庭动态,可供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美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参考。
雷洁琼
1987年10月10日
《四十个美国家庭》目录
《四十个美国家庭》文摘 (pp.1-2)
教授之家
下班回家,我在书桌上看到来自美国沈教授的信,真是喜出望外,急忙拆阅,信中写着:
“知道你接到美中学术交流会的邀请,四月初将来美国作学术访问,我们家欢迎你来住。从我们家去你工作的哈佛大学人口中心办公室,只需乘15分钟的公共汽车……。” 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的友情,真是一封雪中送炭的来信,不仅解除了我去美国时为住房困难的忧虑,更使我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我去美国不是举目无亲的。虽然我和沈教授是工作中认识的初交,但通过这封热情洋溢的来信,我们宛如已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
1986年4月2日我抵达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纽约,在飞机快降落时,看到夜空下的纽约城彩灯星罗棋布, 闪闪烁烁。飞机落地之后,顷刻之间,候机室里便充满了人世间的温暖:亲人们的拥抱接吻,朋友们的握手问好。领事馆的同志忙着接待我们这些来自祖国的访问学者、学生及其他工作者。他们的热情接待,使我们这些刚踏上异国土地的中国人,倍感温暖。
第二天下午,从纽约到波士顿,代表美中学术交流会接待我的哈丽雯教授正在旧金山开会,她特请她的好友爱特姆斯博士来机场接我。下机后,因只有我一个中国妇女,所以我们很快就对上了号。爱特姆斯博士慈祥而热情,我们一见如故。她和哈丽雯教授都在哈佛大学人口中心工作。在去沈教授家的途中,爱特姆斯博士告诉我,沈教授因病不能来接我,由她把我送到沈教授家中去。她又说今天是波士顿难得有的好天气,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是我访问美国的一个良好开端,我感谢她对我的真诚祝愿。一路上她还向我介绍波士顿的情况,我边听介绍,边眺望两边的景色,转眼之间已到了目的地。车子停在一幢乳白色的两层花园洋房前,大门已敞开着,这表示对客人的欢迎。沈教授抱病从楼上下来迎接我,我怀着感激不安的心情劝她上床休息,尔后便把行李安放在她为我准备的舒适而整洁的卧室内。
这是一幢很雅致而富有艺术气氛的房子,室内颜色很协调,家具也较讲究,反映出主人的素质与爱好。书是他们家最多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书房中有各种现代化设备。这是沈教授与她丈夫陈教授在家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中充满了学术气氛。住在这座房子里的,现在只有他们夫妇俩。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另立门户了。家中还留有儿女们弹过的钢琴、运动器具与书籍等。他们的儿女虽然轮流回来探望他们,小住一段时间,为老两口作伴,可是大部份时间他们俩都单独生活。他们热情好客,经常接待来自祖国的朋友们,帮助初到美国的朋友解决各种困难,我也是其中得到他们帮助的一个。
傍晚,陈教授回来了,由于沈教授患病,陈教授忙着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