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旧文拾零】简答陶梦兄关于作文问题的思考

2023-05-06 21:54:03


本来想系统整理一下自己对作文的认识,但是身体接连出现问题,尚在调整中,所以本来的计划也就搁浅了。今天感觉稍好,也只能就陶兄的问题笼统地谈谈感想而已。

我们既然知道“文无定法”,其实应该思考文为什么没有“定法”,也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够谈到作文教学是否有定法的问题。而要想明确“文无定法”这个问题,我想有必要考虑一下人、文字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文无定法的第一不确定的因素是人,每个人的对世界(包含生活)的认知程度不同,对文字运用规律的掌握不同,对文字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而且一个人在时间作用力下产生的经历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都影响着文章的产生。


第二不确定因素是文字,文字一方面是人所使用的工具,但文字其实也在塑造和束缚着人的思维,同时,文字既是世界的再现媒介,又是表现世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有损表达形式,文字这些功能和形式是产生诸多记录种类的基础。


第三个不确定因素的是世界,世界只是一个人为的认知概念,而人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文字所能表现的也是有限的,所以一个人一支笔不可能穷尽世界的全部,而只能是有取舍地表达一部分世界,另外因为人的特殊性,又产生了人的精神世界,而由此又产生了文字的虚构世界,虽然我们现在可以这样区分,但这只是静态文字的区分,要具体到一个人身上,这些“世界”之间的交互而产生的影响又是错综复杂的。这样一来在,如果想在笔下表现这个综合的世界是极其困难的。


明确了上述三个文无定法的各个因素,可以简单说,文无定法由于每个人的差异性,对文字运用规律的了解不同,世界的多样性等原因造成的。但是文无定法只意味着成品的不同,而不意味着成品的过程不具有相同性,从对上述的因素分析上看,文章的形成过程是有相同因素的,任何一篇文章的内容都由作者、文字、世界三个方面组成,而产生的过程无外乎作者通过文字记录自己所认知的世界——即我《作文的真相》一文中所提到的,文章是所体现的是对“时,空,人”统一的记录,而作文的本质是使用文字从“时间,空间,人事”任何一个内容上入手,通过在“历时”和“暂时”之间不停切换的形式,对“时间,空间,人事”进行统一的记录。明确了这个文章产生过程,作文教学所能做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个记录的过程,启发学生加深对自身经历的关注、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和加强对世界的感知程度。而我们作文训练所能教的、所能评判的是基于“作者、文字、世界”三者统一后的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契合度和饱满度。也就是说,在学生作文的基础上,教师只能根据学生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契合度和饱满度给出具体的意见,而不应该简单用外来标准对其打分。因为一个人所能掌握的“契合度”和“饱满度”是逐步提高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不能用终极目标来衡量。


而以往的作文的外来标准,往往是评判者所认同的一些从不同文章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例如,思想深刻、情感丰富、有文采等等,这些标准的提炼本身就是不全面的结论,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文章,那么原则与文章之间的不对等就产生了。教学如果长期用这样原则作为指导,学生只能以模仿那些符合原则的文章去应对那些原则,也就没有自己成长的过程,最终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甚至有的学生因为长期达不到那些原则的要求而丧失对作文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放弃的现象。


至于阅读对作文的影响,一要明确阅读与作文之间的区别与关联,二要明确“作者、文字、世界”之间的关系才好,否则,也容易出现我以前说的“倒插笔”的问题。为了论述方便,我把这一段引过来。


【以下为引用】
三、阅读教学上的“倒插笔”
低年级阅读教学,不注意修辞、文句的理解,而直奔概括大意。学生对字词文句掌握粗疏,不求甚解。学生在不甚解的情况下,就被要求划分段落大意,那么学生能做的只是碰运气而已,反正没有多少次可碰,而且把老师碰烦了,老师就公布答案了。
高年级阅读教学。重鉴赏,轻理解,生活状态下的阅读被忽略。似乎学生一到高年级自然就成为了鉴赏专家,完全不顾生活的常识。这个常识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是文章,面对这些文章,“理解”是第一步,“鉴赏”是第二步,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多只谈“如何鉴赏”,很少谈“如何理解”,其实没有了“理解”,“鉴赏”也就无法企及了。还有对作者介绍过重,也不是正常的阅读顺序,关于作者的知识,其实只有在第二步(鉴赏)时,才有可能涉及。而我们现在的教学,作者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记这些知识还惟恐不及,哪里有时间谈理解文章!
四、作文教学上的“倒插笔”
目前的作文教学,从学习优秀文章入手,不重视人生的表达,以文学和有意味的标准要求。完全丧失文章发展从无到有、从粗到精的发展规律。完全只是在技巧方法上打转,似乎学生年纪一大,写作能力就会相应而生。每次,作文讲评只是找几篇较好的作文念一念,大家评一评,这种做法虽然也很不错,但不要忘了,前面阅读教学的“倒插笔”造成学生阅读上的断环,能真评出来固然是好的,其实以说不出来“所以然”的居多。
【引用完毕】

除了避免上述的“倒插笔”之外,在阅读教学指导时,我们还要避免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理解和鉴赏上,而要注重作者运思成文的过程,要让学生明确并吸收这一过程为己用,这样才能对作文有所帮助。

以往分享

文拾零】关于“语文研究方向”的一次对话

文拾零】昔日于网上读书园地论坛答陶兄问

【旧文拾零】关于应用与拓展的思考

【旧文拾零】明确趋向,导引思路——浅说2011年天津卷作文特点与审题构思方法

【旧文拾零】2006年在国学论坛上一个与别人吵嘴帖子的记录

【旧文拾零】关于文章作者不认可语文阅读题答案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一篇论文视角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对话

【旧文拾零】昔日在网上读书园地和陶兄探讨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

【旧文拾零】学校发展大讨论

【旧文拾零】我的“教学模式“”

【旧文拾零】备份“关于《锦瑟》的对话”中自己发言的部分

【旧文拾零】关于语文需要整体设计的对话

【旧文拾零】关于《阿长与山海经》是否存在多余内容的对话

【旧文拾零】给心系国学的家长们的建议

【旧文拾零】答问七则

【旧文拾零】写在《祝福》后面

【旧文拾零】简析语文学科自身的致乱因素

【旧文拾零】简论梳理

【旧文拾零】透视“表达与交流”

【旧文拾零】 我在一个社区的部分回贴

【旧文拾零】例谈变“超预设”为“生成”

【旧文拾零】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旧文拾零】区别与关联——浅谈阅读和写作

【旧文拾零】立锥于传统与变革之间(片思一束)

【旧文拾零】“知、思、悟、行”——我的作文训练思路

【旧文拾零】 “四门八面”——文本教学形式初探

【旧文重发】作文前期准备中的隐性原则

作文的真相

关于把“知思悟行”作为作文起点的对话

对作文教学及策略的认知与重构(较为冗长枯燥,慎入)

基于“阅读”、“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

答某家长关于孩子作文的两个问题

语文杂谈(二十一):作文难教之我见

作文教学研究中的几个

关于作文难教的对话

作文前期准备中的隐性原则


上一篇:初表达 总目 | 写了多少字
下一篇:宝玉过得很逍遥?他的苦,你不知道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