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0日夜读《道德经》第五章有感。格律类型三(仄起、首句不押韵),中华通韵。
天地不仁刍狗论,顺应大道治无为。自然规律合遵守,妄动多言惹是非。
自解 根据老子的观点,天地是无所谓仁爱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全凭万物自然生长,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治国安邦亦当如此。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大风箱,虽然空虚但是不会枯竭,相反越是去试图鼓动风箱,产生的风量也就越大,意即人为的因素越多,结果必然会导致不可控制无法收场甚至彻底失败。同样,频繁地发号施令行政干预太多,又做不到公平公正反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民众矛盾,哪怕出发点是善意的,也会适得其反,还不如保持虚静无为,顺其自然。虚静无为不是网络热词“躺平”,而是顺乎天道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治国理政,这也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道家核心思想。“无为而治”不是真的无为,是遵守自然法则下的“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自然而为而不强为”。 结合实际,如果这个自然界病*/-毒人类确信是可以战胜的,且全体人民众志成城也都愿意牺牲相当的自由人权经济利益去配合战胜这个病*/-毒,就可以“有所为”;而如果明知道“人定胜天”是虚妄之说,在万物一体共生共存的自然界,病*/-毒本身是人类不可战胜的且公平的基础也并不存在,多数民众痛恨失去相当程度的自由人权经济利益而去试图保卫少数老弱群体的健康安全,更何况随着病*/-毒的持续演变和弱化为现在的无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型自限性疾病”,所谓保卫弱者健康之说也未必成立,反而搞得人心惶惶谈封色变乱相频生次生灾害频发,有损于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那是不是就应该学习老子的“无为而治”“不如守中”呢?
道德经第五章详释(主要摘自黄朴民《道德经》一书)
本章的主旨是按天地不仁和天人合一的观念阐述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即由天道不仁以说明人道应无私坦荡,由自然无为以推论社会应清静无事。它的核心主张,是提倡人们不要自作聪明,肆意妄为,而必须一切效法自然,推崇无为。天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公平对待万物;圣人也按照天道的规律治国,顺应自然,清静无为,无爱无憎,无恩无怨,公平对待百姓。如此则天道运行,空虚而永不衰竭,循环而永不止息。而现实社会中统治者却频频发号施令,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生灵涂炭,表面上有所作为,实际上胡作非为,因为违背天道规律,所以屡屡失败,应该回到虛静无为的天道规律上来。
老子认为,宇宙法则是不讲道德的,天地的本质属性是不仁。在老子看来,仁的含义是充满恩爱仁慈之心。天地如果有恩爱之心,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意志有为地向万物施加恩泽,按自己的好恶标准改变万物的状态,这表面上是仁,其实是违背自然天性的恶:它破坏了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比如野兽吃草,人类吃动物之肉,看上去似乎不无残忍,但这却是生物的真实本性,是生物界的天然生物链。一旦天地充满仁慈之心对这种生物链加以改变,就等于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真正的混乱。
所以,天地的本质属性只能是“不仁”:即对生物之间的弱肉强食现象不作任何的干涉,让万物按自然法则在那里自生自灭。一样的道理,圣人的正确选择也只有一种:“不仁”,即以“百姓为刍狗”。因为仁义孝慈原本是人类的自然本质,无须提倡它已经自然存在于那里,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心,都发乎自然本心之良知,根本无须画蛇添足,再去树立“慈”“孝”等美名有意识地加以提倡,如果对此奖励倡导,必然会在利益的驱动下造成伪道德的出现,导致真道德的丧失,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的愚蠢行为。
很显然,老子对“仁”的否定,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与儒家见解的对立。在他看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了拯救社会而提出的“仁义礼乐”教化学说用心虽好,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多言数穷”,不但不能拯救社会,反而会导致社会更加混乱。只有重自然,去教化,保持虚静无为,才能“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