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82年宋希濂在美国,接受采访时吐露真言: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

1982年的一天,国纽约的一栋别墅里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采访。

采访的的双方,一位是国新闻记者,一位是前**高级将领宋希濂。

宋希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因此,对他的采访使这档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大大提高。

人们看到宋希濂衣冠楚楚地出现在镜头前,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回答着记者的提问,这对于美国的观众而言是一件新鲜事。

不过,比起宋希濂儒雅随和的外表,他们更加关心宋希濂的心路转变历程。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由**的高官成为了新中国政协委员?

在访谈当中,记者与宋希濂从旧中国的社会形态谈到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

宋希濂的话里话外都对中国**的领导人充满了赞赏之意。

当访谈快要结束的时候,记者站起身来问了宋希濂最后一个问题:宋先生,您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之下都身居要职。现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两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已经不在了。您能否对他们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呢?

宋希濂听了记者的要求微微一笑,只见他也跟着站了起来,然后缓缓地说道:“蒋介石这个人比起毛主席肯定是差远了,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了!”

那么,宋希濂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毛主席的高明之处,在宋希濂的一生当中又有什么切实的体现呢?

(晚年的宋希濂将军)

这一切,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一 革命青年的“变形记”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7年),宋希濂出生于湖南境内的湘乡县。

有意思的是,宋希濂的老家距离毛主席的老家其实并不远。

他跟后来的共和国大将陈赓,还是如假包换的老乡,终其一生两人的关系都非常要好,而彼时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心向革命的青年学生。

宋希濂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革命情怀的熏陶。

由于宋家的家境尚可,所以在宋希濂小的时候,他就被父亲送到了私塾去念书。

1921年,宋希濂考入了位于长沙的长郡中学,两年后又转入了当时湖南籍名将程潜开办的“讲武堂”学习。

可以说,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造就了宋希濂。

否则他或许只是一个考场上的“做题高手”,绝不可能成为后来的名将。

1924年,宋希濂在讲武堂读书期间,听说几个同学准备去报考广州的一所军校。

(身着军装的宋希濂)

相比于自己现在就读的讲武堂,这所军校还会教授政治课,教给学生最先进的革命理念。

宋希濂对于当时的生活早就已经厌烦了,他听了大家的话后也陷入了摇摆当中。

但宋希濂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以后,却遭到了父亲的激烈反对。

父亲几乎是大吼着告诉宋希濂:“你想参加革命,你想当兵都可以。但是,你总不能一直拖累家里人吧!现在家里为了供你读书已经是捉襟见肘了。所以,无论如何你也不能去广州上学!”

被父亲“臭骂”了一顿的宋希濂也来了脾气,他咬了咬牙,决定自己攒路费去广州报考军校。

毫无疑问,在民国的社会上,想要攒够一笔钱是非常不容易的。

宋希濂为了能够尽早赶去广州,每天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做好几份工。

有时候,他累得气喘吁吁也不敢停下来,生怕老板找借口克扣他的工钱。

(民国时期的湖南百姓)

也正是因为这一段经历,使得宋希濂后来对中国**产生了好感。

攒够路费以后,宋希濂便跟着同乡的十几个小伙伴一起踏上了前往广州的路途。

而在这些与宋希濂同行的老乡当中,就有后来名震一时的陈赓将军。

到了广州以后,宋希濂向当地人四处打听,才知道那所军校叫“黄埔军校”,是由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的。

后来,宋希濂和“小老乡”陈赓果然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黄埔军校。

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俩的人生也在此时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黄埔军校里,有许多中国**党员,这不仅是因为黄埔军校的筹建受到了很多苏联方面的帮助。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国**人在思想上表现出了空前的“凝聚力”。

只要是中国**人到过的地方,当地的农民、工人们就会积极响应革命,这一点是那些**军官绝不可能做到的。

(孙中山等人与黄埔军校的师生们在一起)

当时在黄埔军校的内部,“加入**”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新鲜事。

所以,宋希濂也大大方方地入了**,但此刻亲如兄弟的国共两党即将在不久后迎来一次“决裂”。

1927年,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随后,汪精卫也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量的**人和怀有左翼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工人群众遭到**军警的逮捕和绞杀,“大革命”的形式立刻急转直下。

在这个时候,宋希濂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前一年才刚刚退出了中国**,这使他免于被逮捕杀害的命运。

晚年的宋希濂回忆起年轻时代这段经历时还会调侃地说道:“那时候我真的很怕死,总觉得还没有干成任何事业就去死,实在有些不值当。”

不管怎么说,宋希濂在革命最危难的时刻选择倒向了**一边,成为了蒋介石的“鹰犬”。

宋希濂明白,此时的自己已经上了**的贼船,根本就没有回头路了。

几年以后,他便会将手中的屠刀挥向曾经的同志。

这也将会成为他后来挥之不去的一段“人生污点”。

二 宋希濂与“瞿秋白之死”

1934年,由于李德和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失误,使得几万红军将士被迫开始长征。

与此同时,为了收紧对红军主力部队形成的“绞索”,蒋介石命令**的各个部队加快对苏区的进攻。

宋希濂的部队当时就奉命进攻中央苏区,面对宋希濂这样一位曾经有过“红色”经历的高级将领,蒋介石还是有点不放心。

蒋介石在作战会议上三令五申地强调:“江西绝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都已经被**给拉拢了,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进行最彻底的清洗!”

后来,有**军官把蒋介石的这段话总结成了一句话:“草要过火,石要过刀,人要换种”。

宋希濂等人在接到这样的命令之后,顿时感到不寒而栗。

1935年,眼看着就要彻底攻下中央苏区,宋希濂等人正在准备着下一步的计划。

这时候,前线的指挥官告诉他自己捕到了一个**的重要人物,宋希濂大感意外立刻亲自赶往前线指挥部查看情况。

然而,走进指挥部的一瞬间宋希濂浑身上下宛如遭到了电击。

他立刻站得笔直向那个“囚犯”敬了个礼道:“秋白先生,怎么会是您啊!”

那个囚犯看起来不卑不亢,他连头也没抬一下,用余光扫视了一眼周围后便点了点头。

原来,被宋希濂的手下抓到的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革命家瞿秋白。

早在黄埔军校求学期间,宋希濂就和瞿秋白打过好几次照面,因此对他非常熟悉。

(身穿西装的瞿秋白同志)

看到昔日如师如友的瞿秋白,宋希濂的内心非常感慨,立刻命手下解开了绳索,并给瞿秋白安排治疗。

谁知,瞿秋白对于宋希濂的好意并不领情,他撇了撇嘴,用严肃的语气说,宋希濂,你现在抓到了我,可以好好地跟你的蒋校长去请一功了!

宋希濂怎么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呢,他立刻换了一幅笑脸,劝告瞿秋白说得哪里的话啊,不管怎么说,自己当初也受过他的教诲,怎么会出卖瞿秋白呢?不如一起为了国民革命效命……

瞿秋白语气十分坚定地让他死了这条心,他知道下面宋希濂要说什么,因此还没有等宋希濂把话说完便打断了他。

宋希濂也不生气,他认为要劝降这种中国**的高级领导人必须要多一些耐心。

因此,他命令手下每天给瞿秋白安排最好的生活待遇,甚至有些时候还会允许瞿秋白在限定的范围之内“自由活动”。

(瞿秋白与家人们在一起)

从始至终,宋希濂对于瞿秋白都心怀感激,企图用“糖衣炮弹”迫使瞿秋白向自己投降。

但是,正在宋希濂为了“劝降瞿秋白”而努力的时候,蒋介石突然给他直接下达了命令。

在命令当中,蒋介石让宋希濂停止对瞿秋白的劝降工作,立刻将他就地**毙。

宋希濂被这条突如其来的命令弄得非常恼火,但是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宋希濂还是选择了妥协和服从。

1935年6月,宋希濂奉命将瞿秋白押往了刑场,在瞿秋白就义之前,宋希濂仔细地将他打量了一番,然后让手下说给瞿秋白先生弄一套干净的衣服,最后带他去凉亭拍张照片。

随后,在宋希濂的安排下,瞿秋白流下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张摄影。

几十分钟以后,随着一声**响,瞿秋白倒在了血泊之中,宋希濂“刽子手”的名号也被永远地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瞿秋白就义前在凉亭中拍下的照片)

但是,从始至终宋希濂都认为不应该将瞿秋白**毙。

对待他这样有影响力的中国**人,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来。

可是,蒋介石急躁的性格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想法。

直到宋希濂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俘虏以后,他才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胸襟”。

三 功德林里的“改造生涯”

1949年,宋希濂奉蒋介石的命令在西南一带与我军作战。

当时,**高层认为凭借着西南的半壁江山,自己还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统治。

谁知道解放军进入西南以后,立刻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荡平了所有**军队和地方敌对势力。

宋希濂本人也在1949年12月的一次战斗中被解放军俘虏。

至此,宋希濂作为一个军人的生涯算是彻底结束了。

1954年,经过中央的仔细研究,一大批被我军俘虏的前**高官,被送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其实,在这里宋希濂并不算是最顽固的那批战犯。

宋希濂

比起每天上蹿下跳的黄维等人,宋希濂的表现还是非常老实的。

宋希濂被送到“功德林”以后,除了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每天都会去阅览室读书。

这也是他学生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渐渐地,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就在这个时候,**战犯队伍里开始传播一个消息:最近,新中国要举行一次军事审判,他们当中的一批人将会被拉去**毙或绞死。

而且,那些**战犯们还将此事说得“有鼻子有眼”,容不得宋希濂不信。

回想起自己当年下令杀害瞿秋白的情景,宋希濂的内心开始觉得害怕了。

他觉得与其每天坐在这里等待着**人的审判,倒不如主动向他们交代问题,争取一个“宽大处理”的机会。

(“特赦大会”上的前**军官)

几天以后,宋希濂便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功德林”管理所所长的办公室。

看到一脸严肃的所长,宋希濂更加心虚了。他用颤抖的声音说,所长,我有事情要向您交代。能不能看在我主动认错的份上,不要**毙我。

所长被宋希濂的这一番话都给逗乐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笑着反问是谁告诉你,我们准备**毙你们这些人的啊?

宋希濂听了这话,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只能呆呆地站在了原地。

所长见他没有什么反应,便继续向宋希濂解释,**人不会像**一样动不动就搞肉体消灭。毛主席说过要改造你们,而且改造得好,还会特赦你们呢!

宋希濂一边听着所长的话,一边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眼神。

他实在没有想到,面对曾经的敌人,中国**人能够有这么大的肚量。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外景)

宋希濂不顾年迈的身体,向所长深深的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他用感激的语气说,所长,如果有机会的话,请您将我的话转达给毛主席,就说我宋希濂感谢他!我一定认真悔过,争取早日特赦!

回到战犯们当中以后,宋希濂开始将刚才所长的话对他们一一解释。

起初,大家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纷纷嘲笑宋希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人并没有强迫他们怎么样,心中的芥蒂和成见也就慢慢消失了。

最后,当初的那个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1959年,宋希濂果然在“功德林首批特赦战犯”的名单当中。

当宋希濂拿到特赦证书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回想起自己曾经杀害瞿秋白的经历,毛泽东和中国**人的胸怀真是令他万般感佩!

(晚年的宋希濂)

四 特立独行的“晚年生活”

走出功德林之后,宋希濂参加了我国政府的一系列建设工作。

他先后在文史工作委员会、政治协商会议等单位和组织里,担任过重要职务。

晚年的宋希濂,最大愿望便是促使台湾省尽早实现与中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为此,宋希濂先后给台湾的**高官写了多封信件,但是都没有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

宋希濂的信件到达台湾以后,蒋经国等人决定借题发挥,将宋希濂称为“红色中国的鹰犬”。

宋希濂听说以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给自己即将出版的自传起名为《鹰犬将军》,其中的戏谑和讽刺意味令人感慨。

晚年的宋希濂时常会想念在美国的孩子们。

早年间,自己忙于各种军事活动,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暮年,他希望能够和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余生。

(宋希濂参加会议时的合影)

1980年,宋希濂经过申请,获得了前往美国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随后,宋希濂便一直居住在美国纽约的一栋别墅里,很少露面,更少谈论与政治相关的话题。

两年后,美国一档新闻访谈节目的记者,主动找到了宋希濂,希望可以向他询问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问题。

宋希濂和家人思考良久之后终于同意了这个采访请求,这也是宋希濂一生当中唯一一次面对西方记者的电视镜头。

在采访当中,宋希濂先后回忆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他曾经因为理想踏上了战场,也曾经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战斗。

在内战中他被解放军俘虏,经过改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新中国公民”。

回望自己的一生,宋希濂的眼神里尽是沧桑,这个老人的一生几乎浓缩了中国的半部近代史。

(晚年的宋希濂)

对于这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宋希濂也不知该如何评价。

他笑着对记者说道:“该如何评价我,那是后人的事情,我是不会躲的。”

眼看着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宋希濂的孩子们决定结束这次采访。

他们礼貌地提醒了一下记者,这个记者立刻心领神会地站了起来。

在离开之前,记者向宋希濂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宋先生,您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之下都身居要职。现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两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都已经不在了。您能否对他们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呢?”

宋希濂听到这个问题立刻就愣住了,无数的回忆在这一刻涌入了他的脑海当中。

回想起当年蒋介石让他杀害自己的老师瞿秋白时,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如果不是蒋介石和该死的**政府,或许他和瞿秋白还是一对无话不谈的好友。

蒋介石

可是现在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

当他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自以为就要被**毙的时候,毛泽东却主动下令特赦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

蒋介石与毛主席的胸怀,通过这两件宋希濂切身经历过的事情,被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谁高谁低,答案不言而喻。

只见,宋希濂露出了疲惫的微笑,他用右手强撑着身体站了起来,然后缓缓地说道:“蒋介石这个人比起毛主席肯定是差远了。毛主席比蒋介石高明太多了!”

当记者还向继续追问的时候,宋希濂告诉他:“你可以去读一读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这其中的坦荡与胸襟是蒋介石根本没有的。”

带着宋希濂的忠告,这位记者微笑地站起身向他道别。

随后,宋希濂转身走到了楼上,看着记者远去的背影,他的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左一宋希濂

宋希濂的这段采访随着新闻媒体传遍了全世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3年2月,宋希濂在美国纽约的家中安然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按照宋希濂的遗愿,家人们将他的骨灰安葬在了长沙唐人永久墓地。

直到宋希濂去世之前,他都一直奔走在“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第一线,为了祖国的事业燃烧尽生命的最后一丝热情。

宋希濂去世以后,中国大陆官方对他的家人表示了由衷的哀悼,并在内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思会”。

直到今天,宋希濂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争议。

有人认为他在革命最为危难的时刻选择倒向**,又在后来的内战中杀害了瞿秋白同志,因此他的罪孽十分深重。

但也有人认为,宋希濂在被我军俘虏以后,能够积极地接受和配合我们的改造工作,并且为我国的统一事业终身奔走,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甚至是值得赞扬的。

(宋希濂接受采访时的情景)

其实,正如宋希濂自己所说的那样,或许,对于他个人的功过评论,他早就已经不在乎了。

该如何评价他,那也是后人们的事情。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如实将自己的一生讲出来、写下来。

史笔如铁、时光如梭。面对历史的评价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闪躲。

他能做的唯有胸怀坦荡,去接受历史和人民最公平公正的评价。

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人,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

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只有从思想上去改造敌人才能获得完全的胜利。

只要我们坚持的是正义的道路,即便是曾经的敌人也会被我们感化,加入革命的队伍。

**人宽广的胸襟不光体现在个人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历次的工作中,与后来的史书上。

将来,当人们回忆起那个火红而又纯真的年代时,也许会忍不住发出由衷的惊叹声。

因为那一代**人们拥有着人类最高尚的品质与最崇高的理想。

而他们的事业,也必将随着时光的脚步被深深地镌刻进历史的长卷之中……

参考文献:

《“鹰犬将军”宋濂的两封遗信》钦鸿

《殊途同归:陈赓与宋濂》宋显辉

《宋希濂的爱国情操》刘秉勋

《宋希濂:“宁为战死之鬼,羞作亡国之民”》龙正才

《宋希濂为何自称鹰犬将军》刘志清

《宋希濂一生中的几个重要瞬间》刘旭

编辑:浊酒

责编:林画


上一篇:台北“纸刀案”:男子被判四次死刑,证据竟是一把画出来的刀?
下一篇:1982年,2个小孩在白塔村玩耍时,一位老人因为一个善举,发现了稀世珍宝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