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8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任弼时同志正在工作时,突发疾病住进了北京的医院。
周恩来总理知道后,特意抽出飞机起飞之前的一点时间赶往医院探望,却被告知任弼时正在手术室内无法与其相见。
等到周总理迫不得已因为飞机的缘故必须离开之后,手术室的门也打开了,他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恩来来过了吧?”
原来任弼时早已经知道周总理前来看望他的事情,却“故意”躲着不见面,夫人陈琮英不解地问他,任弼时无奈地说道:“我不想见他,也不想他看见我”
任弼时是谁?他为何任弼时不愿见周总理“最后一面”?
投身马列主义1904年,湖南湘阴塾塘乡,任弼时出生在当地的一个书香世家中,虽然生逢乱世,家道中落,但任弼时比起其他孩子的成长环境还算是比较好的。
从小有学上,吃喝上也没有太大问题,父亲虽并非出身名门,好歹曾当过某位清朝官宦家庭的教书先生,对任弼时的教育自然是从不懈怠。
3岁起,任弼时就要开始学习写字,父亲在他的脚下垫上小板凳,然后让他扶着桌子,一笔一划地对着字帖描红。
等到上小学的年纪,任弼时已经练出了一手好字,家里摘抄的古文一摞又一摞,也熟读了许多名家作品,得以以优秀的成绩进入湖南一师附小。
小学毕业后进入明德中学学习,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优秀学生,1919年,“五四运动”的热潮席卷全国,年仅15岁的任弼时也走上街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当中去。
从小接受教育,让他对于各种先进的思想持有很开明的态度,他的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后来因为家庭经济原因,任弼时转入了长郡中学。
在长郡中学,他结识了李立三、李富春、萧劲光等人,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为了更好更细致的了解马列主义,他选择了前往苏联勤工俭学。
1920年,任弼时前往上海的外语学校学习,为前往苏联做准备,也在这里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宣言》中的伟大宣言,成为了他一生的理想,也成为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
1921年春天,他结束了上海的学习,和刘少奇、萧劲光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的道路。
苏联求学之路17岁的少年蓬勃英发,怀揣着一腔热血,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乔装打扮,忍受着饥饿与寒冷,终于在1921年7月9日抵达了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东方大学后,他就和一同的刘少奇等人组成了一个“中国青年团”,任弼时的名字也是他在这时候起的,他原名叫做任培国。
不论是“培国”,还是“弼时”,都可以看出少年心中的愿望,国家陷入混乱,苦苦找不到出路,任弼时此行就是抱着“共产主义和**可以救中国”的想法来到。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任弼时在莫斯科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1922年,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
在苏联的学习是痛苦的,语言不通,气候严寒,经济上也很成问题,然而任弼时从这时起,就已经展现出了“骆驼”一般吃苦耐劳的意志。
虽然在出发之前已经在上海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俄语,但是面对一些高深的词汇,他依旧有点吃力,为此他苦练俄语。
莫斯科的气候抵不上湖南家乡和上海等地,任弼时的身体也不太好,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冒,但他并没有因此躺在宿舍里养病,而是坚持着带病上课。
不到半年,他就已经拥有了一口流利的俄语,也成功地在1922年获得了参加国际会议的代表资格,与瞿秋白、张国焘等人一同出席。
萧劲光后来回忆到在苏联学习的时光时说道“吃的都是海草土豆汤,晚上睡觉没有被子用军大衣代替,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在理想的养料下,任弼时不知疲倦,不知饥饿地孜孜学习着,瞿秋白回国之际,曾赠送给他的一本关于西方革命运动史的书籍,后来也被他翻的不成样子。
时间来到了1924年1月,列宁同志去世,整个莫斯科都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氛围当中,任弼时也很伤心,但更令他难过的是,他要瞻仰列宁同志的遗体要排很久的队。
好在最后一位和他平时十分交好的苏联同学给他“开了后门”,一天凌晨,他悄悄拉着任弼时进入了自己的代表队伍,任弼时得以提前瞻仰了列宁。
伟大的列宁同志在灯光的照耀下仿佛像是安静地睡着了一般,任弼时感受到了一股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感觉,说不出的震撼。
一位伟大的人,就连去世后也能让人感受到存在于他身上的那股力量,列宁是伟大的,毛主席是伟大的,伟人的精神永不灭正是这样的道理。
后来他一直久久不能忘怀这段记忆,更发誓要从此为了列宁的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为了中国**而永远奋斗。
1924年5月,李大钊带领中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任弼时就开始参加到中国**的工作中来,8月,任弼时回国,投入到国内的革命运动当中去。
吃苦耐劳的“骆驼”本质当时就有人觉得,“留学”回来的任弼时会“骄傲自满、自视甚高”,可任弼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永远是为党为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骆驼”。
他先后投入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活动和宣传共产主义任务当中去,一边宣传一边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上来。
先后翻译了不少列宁著作,撰写了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介绍苏联经验,不少人都是在他的宣传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他接受了我党的指派,担负起团中央委员和中央组织部主任的职务,后来在他写给尚留在苏联的罗亦农等人的信中,他这样说道:
“我本人是不愿意当选的,然而这是组织上安排的,我只得听命,虽然我的能力尚不足以担此大任,但我会尽力而为。”
何谓“骆驼精神”?不怕道阻且长,不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任弼时可以说是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
担当重任后,他就开始深入调查了解党组织,认识到了当时党组织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占比多,具有强大力量的工人和农民占比太少。
任弼时以卓越的眼光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把这种“工农思想”深刻地贯彻了下去,亲自到当地的工厂里给工人们讲课,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他也知道讲些大道理工人们可能听不懂,就尽量用浅显易懂的举例子的方式,后来这些工人都成为了我党的骨干力量。
“我们这些回国的同志,对于实际工作中是缺乏经验的,空空的理论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的工作开展非常困难的地方”任弼时很快就总结出了原因。
在为党的事业奋斗努力的同时,任弼时也获得了爱情,1926年4月,任弼时和“结发妻子”陈琮英举行了简朴却又难得的婚礼。
其实任弼时和陈琮英是两家从小就定下的“娃娃亲”,任弼时的父亲曾娶过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就是陈琮英的姑姑,可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后来任弼时的母亲成为第二任妻子,任陈两家就相约让任弼时和陈琮英将来成亲,后来任弼时到处求学,赴苏联之际,还给陈琮英留下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写道“等着我,以后我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们还在一起。”陈琮英就这样一个人留在了国内,到处打工赚钱,把所有赚的钱都攒下来,就为了等任弼时回来之后俩人成亲。
这对从小两小无猜的“夫妻”,一直风雨结伴同行,任弼时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虽然婚礼十分简朴,可陈琮英一点都不介意。
婚后,陈琮英就跟随丈夫共同投入到了革命运动当中去,一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前后为任弼时生了4个女儿,只可惜大女儿不幸夭折。
任弼时对“结发妻子”陈琮英一直跟着自己吃苦觉得十分对不起她,可同时他又对自己的妻子十分感激,晚年的时候陈琮英也一直在照顾着任弼时的身体。
红军长征时期,任弼时携家人一路历经险阻,屡次拒绝了警卫员给他安排的马匹,坚持要和战士们一同行走,却也给自己的身体埋下了“祸根”。
积劳成疾长征时的艰难条件不言而喻,而任弼时又从小就体弱多病自然扛不住,可令他倒下的原因,却是积劳成疾,任弼时从来就没有停过自己手头的工作。
尤其是到了后来抗战的时候,1937年,任弼时担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全面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他也当起了“老妈子”。
就连战士们日常中裤子破了,衣服烂了这种小事情他都要管上一管,晚上还要彻夜地撰写报告,汇报情况,总是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1938年,任弼时又接受中央的任务,前往苏联请求支援,1939年回国之后,又再度投入到延安的生产活动当中,和周恩来一起搞起了纺织。
周恩来手臂受伤,只能单手干活,他就一把将活都揽到自己身上,比谁都认真,比谁都仔细,一边纺织还一边畅想着革命胜利后的场景。
白天干活,晚上写报告,对于组织上交代的每一项任务,他都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从不推诿,从不有怨言,就像在沙漠里拖着行李默默前行的“骆驼”一样。
1945年,抗战胜利了,党中央将任弼时和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一同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足以见他的伟大功绩。
他被留在了延安工作,依旧是尽心尽力,直到有一天,他在工作中骤然晕倒在地,毛主席和后总理闻讯赶忙赶来看望。
他的身体早已经透支过度了,可即便是这样,一等到身体有了起色,他就向毛主席申请,要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
毛主席却拒绝了他的要求“什么时候你任弼时的血压降到150以下了,你才可以恢复工作”,还严令医生一定要看着任弼时,让他一定要养好身体后才能工作。
结果任弼时偷偷地让妻子陈琮英把文件拿过来,他好藏在被窝里偷看,陈琮英实在是拗不过他,只好等他身体有了好转后给他拿来了文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任弼时却病倒了,只能躺着让人“抬”到了北京,毛主席批示“任弼时到玉泉山庄修养,养不好不准离开”
一次周总理前去看望任弼时,任弼时拉着周总理的手说“让我回去工作吧!你知道我这个人,就怕工作少,再多的工作都能完成。”
这时候的任弼时已经逐渐有些昏迷的症状,10月1日这一天,他没能出席开国大典,只能在床上躺着收听毛主席的讲话。
后来毛主席就亲自写信到苏联,让苏联派人给任弼时治疗,当时国内的医疗条件尚不发达,苏联方面的医疗专家只能建议任弼时到苏联去。
任弼时在苏联养伤没多久,朝鲜半岛形势突变,坐不住的任弼时于1950年6月回国,马上就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工作,毛主席在咨询了苏联医疗专家后,才准许他一天工作4个小时。
10月1日,任弼时弥补了没能参加开国大典的遗憾,当时的他看起来身体状况还好,可过了1个星期,任弼时就在工作中再次倒下了。
周总理本来要到苏联商讨朝鲜局势,飞机就要起飞之余,他收到了任弼时病倒进手术室的消息,马不停蹄地就赶到了医院。
任弼时却没有见周总理,他的妻子陈琮英后来回忆道自己丈夫为何不愿见周总理,“我怕我的样子令周总理失望啊!”
一生默默艰苦奋斗的任弼时,生怕让周总理看到他病倒在床上不能工作的样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精神。
后来周总理回国后,立即就投入到了工作当中,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周总理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看望任弼时。
10月27日,任弼时在医院与世长辞,周总理闻讯痛哭不已,在任弼时下葬的那天,毛主席和 周总理亲自为其扶灵。
叶剑英同志曾这样评价“他(任弼时)是党的骆驼,是中国人民的骆驼,一辈子不知休息,不知享受,扛着沉重的担子一直走在艰苦的前进道路上。”
这样伟大,而又令人敬佩的共产主义革命者任弼时,永远地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