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说关于读书的,说到了多大年龄、到了什么阶段就不要再读故事书了,大概说的是人到中年,忘了具体多大年龄,我真是无法苟同,难道看书还非要分个年龄段、为这个贴个标签吗?
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面不是一个个的小情境、小故事穿起来的整本书吗?《简爱》、《三个火**手》、《呼啸山庄》、《红与黑》、《飘》、《复活》等等不也都是一个个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组成的整个故事情节吗?我把这些有故事情节的书都统称为故事书,难道岁数大了,这些书都不能读了吗?
中外名著,从诺贝尔奖到国内的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抑或能称之为名著的作品,有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人物的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思想动态、行为方式,都带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是符合主流价值观还是背离主流价值观,我觉得不管发展到什么时代,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值得弘扬的永远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
举例说明,经典故事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个贵公子,同那个年代条件富裕的青年一样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他引诱了姑妈家的漂亮女仆玛丝洛娃,致使她怀孕被赶出了家门,后来沦为站街女,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到审判。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曾经的姑娘,良心上深受谴责,觉得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他从审判到上诉再到最后的流放,都跟随着姑娘,希望得到她的谅解并希望能同她结婚,洗刷自己的罪过。期间有大量的关于男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写他心境上怎么变化,怎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怎么“改邪归正”,走上正途。
从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人民生活的艰难,权贵和统治者会喜欢这样的社会,但穷苦老百姓没人会喜欢受统治、受剥削,可是又没有机会摆脱。这是当时社会的情况,是故事的背景。艺术来源于生活,它不会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作者总会在现实生活中有找到很多原型,从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借鉴,在经过加工创作或者糅合进作者的价值观,便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
从人物的内心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发展和成长,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其实从人物的设计,到故事情节的选择、故事的讲述,再到叙事方式的选取-正叙、倒叙、插叙,语言文字的选择等等,作者是怎样做到讲述的故事能够这么吸引人,吸引着我们一直读下去,我们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总觉得有故事情节的书更生动、更具体、更容易让人走进去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从故事中可以观得各种人生和社会百态,从而获得很多裨益和借鉴意义,哪些人物做法值得弘扬、值得我们去学习,哪些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值得我们参照,都可以从故事书中窥得。这也正是为什么让中小学生读名著的意义所在,中小学生可以读,难道长大再读就成了丢脸的事情了吗?哪里有这种事情呢,经典永远可以称为经典,什么年龄什么阶段都可以拿来读啊,也可以拿来反复读啊,每次都会有新收获,我始终相信常读常新。
读的书多了,往往才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自己也会对自己有个要求,这段时间故事书读的有点厌烦,那可以换换口味,读读哲学、读读历史、读读社会学和美学等等,这也完全看自己需求,有哪方面意愿、对哪方面感兴趣,完全看个人。
难不成读个书,我们还得看别人脸色,还得看符合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看这个阶层允许不允许吗?我真觉得没有这个说法。自己想读哪方面就去读吧,总会有些借鉴和收获。
我是东杰,纯属个人意见,同意不同意,自己衡量就好,没必要上升为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