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远去,立冬刚过。
如果将人生比作四季,春天,代表蓬勃的少年,夏天,代表热烈的青年,秋天,代表意气风发的中年,冬天,代表沧桑的晚年。
人最害怕冬天,也最害怕老去。
可苏轼不一样,他说初冬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
立冬时节,苏轼写下最绚丽的一首初冬诗,结尾14字最适合冬天分享到朋友圈。
诗名《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刘景文的一首诗。
刘景文是谁?
他是苏轼的朋友。
元佑五年(1090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
苏轼是文官,刘景文是武官,爱读书,有文采,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
刘景文的父亲刘平,是一个战斗英雄。
宋仁宗时,西夏的李元昊袭击延州,刘平奉命增援,在三川口与西夏重兵相会。
双方激战之后,刘平不敌被俘,后来在兴州去世。
刘景文是刘平的小儿子,继承父亲的遗风,成为武将。
刘景文爱读书,爱写诗,是一个书痴,他把所有的工资,都拿来买书。
虽然身为将门之后,轻利重义,刘景文却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苏轼看不过去了,他给朝廷上了一封奏章——《乞擢用刘季孙状》。
把刘平、刘景文父子夸了一遍,说刘景文“博通史传,轻利重义”,希望朝廷能重用他。
在苏轼的推荐下,朝廷任命刘景文为隰州知州。
彼时,刘景文已经58岁了。
58岁,马上就到花甲之年了,是人生的暮年了。
苏轼唯恐友人哀伤,挥笔写下一首《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湖面上的荷叶,像一张大大的擎雨伞。
如今,荷叶残败了,擎雨伞也没有了。
菊花凋零了,只剩下它的枝干,挺立在风霜中。
这是典型的初冬时节的景物,衰败而萧瑟,听者都会低落吧。
这真的是鼓励人的吗?
苏轼却笔锋一转: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朋友,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就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呀。
“橙黄橘绿”时,正是深秋、初冬之时。
秋末冬初,叶子落了,花也残了,整个世界都是冷冷清清的。
可是,令人欣喜的是,枝头的橙子黄了、橘子绿了,一黄一绿,让人赏心悦目。
本是冷落凄凉的冬日,在苏轼笔下,却是丰收而绚丽的。
与春秋夏不同,冬天可赞的植物不多,而橘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苏轼并不是第一个赞橘的人。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屈原热情地赞颂着:橘树傲霜斗雪,如志士一般坚守。
张九龄也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橘树如松柏一样,耐寒不惧风雪。
苏轼是在说冬天,也是在说刘景文。
人生如四季。
虽然刘景文年届六十,但是,依然不输给年轻的人,刘景文的品行,犹如橘树。
菊花、橘树之所以被赞颂,就是因为它们生在冬天,却依然能生存、结果,坚守美丽。
冬天来了,即使在四季的末尾,橘树依然可以绽放出美丽,结出果实。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即使已到了人生的暮年,依然可以奋发图强,有一番作为,所以,低沉什么呢?
苏轼用美丽的冬景,用橙黄橘绿鼓励着朋友。
当刘景文读到这首诗,一定会感觉很温暖吧。
决定人的成就的,从来不是年龄。
人只要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就会有光彩。记住:只要你不怂,生活没办法撂倒你。
几百年前,曹操东征乌桓,胜利后路过碣石,感慨万千。
此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已经过了知天命的他,依然胸有大志。
他写下一首《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迈且壮哉,激起人心中无限的豪情。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可以难过,可以沮丧,但惟独不可以停下往前走的脚步。
谁说冬日没有好时光,苏轼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