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遍身罗绮者”里的人究竟穿的是什么?

2023-05-06 21:54:03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代张俞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生产丝织物的国家,丝质织物的历史十分悠久。“罗、绮”作为古代高级丝织面料,常以富丽华美的形象出现于诗词当中。如汉人张衡《西京赋》中描述“似不任乎罗绮”;又如南朝梁武帝萧衍“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唐人杜荀鹤“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那“罗、绮”究竟什么?何时出现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发展呢?

罗与绮

面料的织造通常涉及经线与纬线,经纬线交织形成织物,在此基础上又有多种变化,从而演化为名目繁多的各类织物。

「罗」最早出现于商代,是一种轻薄的丝织面料,适合夏天穿着,触感轻软如纱却比纱牢固。其使用绞经法梭织而成,即经线绞转后与纬线交织,形成椒眼状的孔,质地均匀结构稀疏,有的甚至薄若烟雾,如湖南长沙和湖北江陵一带出土西汉初年细绣纹沙罗,每件重量还不到一两。秦汉时期已有罗袂、罗衣、罗袜等等。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曾出土朱罗丝绵袍、红菱纹罗绣花袍、朱罗手套、绣罗锦底香囊等多件罗质丝织物,可见西汉时期罗的使用已成风气。

西汉 朱色菱纹罗

「绮」常与罗连用,甚至《楚辞·招魂》王逸注、《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中都记载“罗,绮也”,似乎当时是把罗与绮看作相同或相近的丝织品。但实际上,它们的织法完全不同。因为不需绞经,绮并不能织出孔眼,只需在平纹地上斜织花纹即可。《释名·释采帛》中:

“绮,欹(倾斜,歪向一边)也。其文欹斜,不顺经纬之纵横也”

即是绮织物织造方法的解释。

西汉 罗地“信期绣”丝绵袍

罗与绮皆为织物门类,在基本织造原理的基础上又有细分。罗又分素罗与花罗,其中另据特点各分二经绞罗、四经绞罗以及其他;绮又分菱纹绮、杯纹绮等,样式丰富,多有变化。

罗的结构与绮的结构 采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发展传承

春秋战国以来,山东齐鲁就以薄质罗绮而颇负盛名,齐国甚至有“衣被天下”之称。到汉代,铁工具广泛应用,农业、手工业以及带动的丝绸纺织都因此进一步发展。沈从文先生曾写道:

“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探知蜀中细布早为商人从身毒(印度)转入中亚,因此才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可见当时丝织物的产量与需求都相当可观,而在这条连通不同文明间贸易的路上,一定少不了罗绮的身影。

西汉 黄褐对鸟“乘云绣”菱纹绮 ©️春秋十二章 摄/制

至唐代,浙江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吴越异样纹绫纱罗作为国内珍品入贡长安,并销往全国,甚至还通过陆路与海路远销国外。《唐六典·少府监》“织染署”条记载

“凡织纴之作有十:……五曰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

可见当时罗绮用作天子、太子以及百官衣冠,已有了十分具体的分工。

在唐代丝织品中,最为流行的是绫罗绸缎中的「绫」,其品类最多,花纹最精致,名目如龟甲绫、无纹绫、双丝绫、交梭绫等五花八门,甚至诗人白居易还专门作有《缭绫》诗描述绫之精美。

现在一般认为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甚至更有人认为绫就是绮。虽然绫与绮的织造结构相似,但实际上绫为斜地起斜纹,绮为平地起斜纹,因而严格意义上讲不能把二者统归为完全相同的织物。不过自唐以后,绮渐渐式微却是事实,一是因为不断有新的高级织物涌现;二来绮这类织物从结构分析不够耐用,变化也不十分多样,从而在竞争中逐渐衰落。

隋唐五代 绮地翼马纹绣片 ©️春秋十二章 摄

宋代绫罗依然流行,官服则以罗为主,仅江浙一带每年上贡花素罗就达数十万匹,并专门加设「织罗务」,用以织造罗质衣物。罗、绮等当时特种高级丝织品,常用作赠予辽、金、西夏,数量惊人。《宋史·舆服志》中对天子衮冕有“红罗、青罗、白罗”的记载。

金 罗地丝绣仙鹤纹霞衣 ©️春秋十二章 摄/制

福建福州市黄晟墓中曾出土包括罗、绮在内的丝织物共354件。黄晟身份显赫,16岁时嫁与赵匡胤第11世孙赵与骏,其墓所出罗绮织物,均为当时后妃在隆重场合与日常的穿着。墓中罗织物大多带有图案花纹,这与宋代各类工艺均以「象生」为主题有关,常见题材如荷花、梅花、缠枝牡丹、山茶、菊花等。

南宋 烟色梅花罗绣彩花边单衣 ©️春秋十二章 摄/制

宋元在沿袭前代织造工艺的基础上,加金丝织物也丰富起来。照王栐《燕翼贻谋录》记载,当时的加金技术如销金、泥金、间金、剔金等,已达十八种之多。如河北隆化县鸽子洞元代窖藏中,就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织金罗织物。

元 湖蓝色云纹织金罗 ©️春秋十二章 摄

明代《天水冰山录》、《大明会典》以及定陵出土文物中均有提及和涉及罗绮。清代杭州织造局专织绫、罗、绢、绸、绉等,而绮作为织物则很少再见提及。

清 红暗花罗彩绣镶带侧褶裙 ©️春秋十二章 摄/制

罗绮自商代出现后几经发展变迁,随着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它不仅活跃在古人的诗词中,也出现在古丝绸之路的经商队伍里,更在各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说它华美也好,说它奢靡也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罗绮从一种单纯的丝织物,演化成为文学作品中富贵女子与城市繁华的代名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到今罗绮古扬州 ,不辨秦灰十二楼”,足见它们在中国传统服饰和文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时至今日,“遍身罗绮者”很难见到了。杭罗织物仍受一小部分铁粉追捧,但在更多人的生活中已失去了应用场景。这或许是因为其“娇气难打理”脱离今人的生活方式,又或许是花纹、染色与现代审美无法匹配。不仅在应用方面面临困境,就工艺而言,目前也仍有许多难题没有破解。期待随着新的考古发现与技术进步,我们能早日破解古人在“罗”中所藏的秘密。研究传承,融合创新,相信随着我们对传统技艺的不断发掘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以罗绮为代表的传统织物依然有望回归大众生活,重放异彩。

@春秋十二章——专注研究传承中国古典首饰服饰与生活方式。带您亲近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订阅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春秋十二章原创并拥有版权

【参考文献】
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 1972
2. 福建省博物馆 《福州南宋黄晟墓》 文物出版社 1982
3. 沈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商务印书馆
4. 孙机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孙晨阳、张珂 《中国古代服饰词典》 中华书局
6. 华梅 《中国历代〈舆服志〉研究》 商务印书馆
7. 孙机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中华书局
8. 严勇 《清代的官营丝织业》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3(06)

上一篇:被骂流氓无赖,最后却当了开国皇帝,刘邦究竟有哪些神操作
下一篇: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为何九鼎会放在洛阳?有三个原因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