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二十四节气》以及七十二候

2023-05-06 21:54:0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得出的对时间的认知;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视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原是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上古时代确立廿四节气依据“斗转星移”,现行确立廿四节气依据“太阳周年视运动”(太阳黄经度数);两种确立方法虽然不同,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所两者交节时间基本一致。

在传统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图”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为一岁)。

​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北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周而复始。由于节气与物候线条粗细适中,在表达人文情感方面,我们比西方人细腻,西方人只知春夏秋冬,而我们则在二十四节气中体会人间冷暖,知晓世间转换。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署相连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初露秋寒霜降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最多相差一两天

(每个节气所在的时间和预测的时间相差不会超过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niàn)一

(上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是在6号和21号)

下半年是八、廿(niàn)三

(下半年每个月的节气一般都是在8号和23号)

这首歌谣里每句的头一个字对应着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每句都包含了对应季节里所有的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民俗版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谚语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以该地区天文、气象、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最初是用于指导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后来,逐渐为全国各地共同采用,多民族共同享有。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在应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时,人们也学会了因地制宜。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十二节、十二气的合称,阳位节、阴位气,奇数节、偶数气:

十二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一年十二月,一月一节一气,各十五天,五天为一候,一节气三候,一月六候,一年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
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有孟、仲、季三月。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古人根据当时的物候现象制定了一种物候历,规定每五天为一候,每个节气有三候,二十四节气就有七十二候。在七十二候里,每一候都有自己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这些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农业生产与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立春物候
一候 东风解冻
温暖的东风徐徐吹来,吹散了冬的寒冷,冰雪渐渐融化了。
二候 蛰虫始振
蛰伏在土中过了一冬天的虫子逐渐苏醒,它们伸伸懒腰,蠢(chǔn)蠢欲动。
三候 鱼陟负冰
“陟”是登高的意思。这是指水面上的冰逐渐融化成一块一块的,鱼儿们涌出水面,挤着这些破碎的冰块,互相游戏,远远看去,好像背着冰块游泳一样。

立春代表着万物复苏,代表着新的一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开始。

雨水物候

一候 獭(tǎ)祭鱼
天气渐暖,感受到春天召唤的鱼儿们纷纷向水面游动,贪吃的水獭看准这一时机大量捕食。水獭把捉到的鱼咬上几口,然后就好像举行祭奠仪式一般,将鱼放在一旁,等鱼堆到一定程度时,水獭才会去吃。
二候 候雁北
守时的候鸟大雁,此时开始从南方向北迁徙。从去年的白露节气到现在的雨水节气,到南方越冬的大雁将再次飞越千山万水,重回故地。
三候 草木萌动
花草树木感受到了环境的温暖,在雨水的最后一候抽出嫩芽,开始萌发。

惊蛰物候
一候 桃始华
“华”,开花的意思。随着气温的提升,桃花到了盛开的时节。
二候 鸧鹒(cāng gēng)鸣
鸧鹒指的是黄鹂,黄鹂在树间婉转动听地鸣叫。
三候 鹰化为鸠(jiū)
鹰与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鸟。鹰的体形庞大,凶猛雄壮。鸠,又叫子规、杜鹃,也是我们常说的布谷鸟,这种鸟体形弱小,与鹰相差很远。由于繁衍的需要不同,鹰在这时将自己的身形悄悄地隐匿起来,繁育新生。而子规却在此时欢快啼鸣,求偶繁育。古人看到鹰的数量减少,子规的数量增多,便有了“鹰化为鸠”。

春分物候
一候 玄鸟至
“玄”是黑色的意思。玄鸟,这里指小燕子。这句话是说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二候 雷乃发声
从这一节气开始,下雨的时候要打雷了。
三候 始电
春分三候,闪电也在雷雨天气里出现了。

清明物候

一候 桐始华
桐树开始开花。桐,指的是白桐,也就是泡桐,这种树树干笔直,是古代制作乐器的首选木材。它的花为淡紫色,满树开放的时候很是壮观。
二候 田鼠化为鴽(rú)
鴽,指的是鹌鹑ān chún之类的小鸟。清明五天后,喜阴的田鼠便躲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欢快鸣叫的小鸟。
三候 虹始见
这时,新雨后的天空已经开始出现彩虹了。

谷雨物候
一候 萍始生
谷雨时节,各种植物快速发育,浮萍也开始生长了。
二候 鸣鸠拂其羽
鸠,布谷鸟,它常站在田间地头的树枝上,一边用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一边“布谷布谷”地啼叫,好像是在催促人们抓紧时间“种谷种谷”,不要耽误了农时。
三候 戴胜降于桑
戴胜已经飞回降落在桑树上了。戴胜、鸡冠鸟,也是一种候鸟,戴胜飞回时,正是采桑养蚕的好时节。

立夏物候
一候 蝼蝈鸣
“蝼蝈”在古书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是土中的害虫。天气渐热,害虫多生,物候的变化提醒人们在作物快速生长的时节要注意预防虫害。而《礼记训纂》,则认为是蛙类。立夏之后,田间地头的虫和蛙们都叫了起来。
二候 蚯蚓出
立夏五天之后,就可以看到蚯蚓在雨后出来掘土了。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当中,它依靠皮肤呼吸。但是雨后,由于土壤中的空隙被雨水填满,氧气被挤出,土壤里的含氧量下降,蚯蚓无法呼吸被迫爬出地面来透气。
三候 王瓜出
立夏后,气温迅速攀升,作物生长也越来越快,王瓜的枝蔓开始迅速攀爬生长。

小满物候
一候 苦菜秀
小满节气,作物开始灌浆,正是要满未满没有成熟的时候,这时地里长出的菊科苦菜缓解了古时人们青黄不接的窘(jiǒng)迫,而现在,人们则因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常在夏天食用。
二候 靡草死
靡草,《礼记·月令》中记录为“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它的生长规律和大多数植物的不太一样,它喜阴,随着小满节气阳气日盛,靡草的那些细软的枝叶便在这一时节枯黄老死了。
三候 麦秋至
“麦秋”不是指秋天的麦子。《月令章句》中记载“麦以孟夏为秋”,意思是麦子在初夏成熟。

芒种物候
一候 螳螂生
螳螂在前一年的深秋时节产卵,直到来年芒种,小螳螂破壳出生,来到了对它们来说崭新的世界。
二候 鵙(jú)始鸣
“鵙”指伯劳鸟,是一种小型猛禽。鵙喜阴,芒种五日后在枝头出现,叫声尖锐,感阴而鸣。
三候 反舌无声
“反舌”指反舌鸟,又叫百舌鸟、乌鸫,它的样子和乌鸦有点儿相像,但是体型比乌鸦小。雄鸟眼睛周围因为有一圈黄色而显得美丽。它可以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却因感受到阴气的滋长而在芒种第三候到来时闭口不叫。

夏至物候
一候 鹿角解
鹿与麋(mí)属同科,二者却一阳一阴。鹿角朝前,因感受到夏至日阴气的滋生、阳气的衰减而脱落。
二候 蜩(tiáo)始鸣
“蜩”指蝉,也就是知了。雄知了鸣叫为夏至第二候的候应。知了的幼虫在土中会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旦爬上树梢开始鸣叫,它的生命就只有短短两个月左右了。
三候 半夏生
半夏喜阴,生活在沼泽、水田、溪河旁等潮湿的地方。此时半夏开始生长,夏天已经过了一半。

小暑物候
一候 温风至
古人对风的认识不仅仅是根据它吹来的方向,还会根据它吹在身上的感受来区分,温热的风,就是小暑节气的第一候应。
二候 蟋蟀(xī shuài)居壁
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 鹰始击
“击”,搏击的意思。凶猛的鹰鸷开始学习搏杀捕食的技能。

大暑物候
一候 腐草为萤
陆生的萤火虫会把卵产在枯草之上,到了大暑,幼虫卵化而出,体内的发光器在腐草之间若隐若现,点点闪光。
二候 土润溽(rù)暑
“溽”,湿的意思。天气变得潮湿闷热,土地湿润。
三候 大雨时行
大暑三候时,时常会有大雷雨出现,这种大雷雨会减弱暑热,气温逐渐向秋季过渡。

立秋物候
一候 凉风至
此时的风已经不同于夏季的热风,而是带来些许凉爽的气息。
二候 白露降
随着早晚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在清晨会见到雾气。
三候 寒蝉鸣
寒蝉,比一般的蝉小,青红色。生命的短暂让此时寒蝉的鸣叫仿佛带上了凄凉的意味。

处暑物候
一候 鹰乃祭鸟
鹰虽凶猛,却被称为义禽。鹰会因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之气而开始大量捕猎。它们会在食用前将猎物摆陈开来,就好像人们在行祭祀之礼。也有说法认为,鹰之所以开始大量捕猎,是因为秋季粮食丰收,鸟类的数量增大。
二候 天地始肃
“肃”,肃杀的意思。此时,树叶凋零,草木枯落,天地万物逐渐沉寂。
三候 禾乃登
“禾”,用来指代黍(shǔ)、稷(jì)、稻、粱类农作物。“登”,成熟的意思。处暑第三候的候应为粮食成熟了。到了处暑第三候,农民们开始秋收的忙碌,田里、谷场,一片丰收的景象。

白露物候
一候 鸿雁来
鸿雁是感知时节的候鸟。天气冷了,就要飞到温度适宜、水草丰美的南方避寒了。
二候 玄鸟归
小燕子飞到南方越冬了。
三候 群鸟养羞
“羞”同“馐(xiū)”,指滋味好的食物。百鸟感知到秋风的萧瑟,便开始寻找食物,为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储备。

秋分物候
一候 雷始收声
对应春分时的“雷乃发声”。古人认为阳气盛而雷发声,阴气盛而收声。此时,阴盛阳衰,所以雷声收于地下,再听不到天空雷鸣。
二候 蛰虫坯(pī)户
“蛰虫”指的是需要冬眠的虫子,它们已经开始躲回到洞中,并用沙土将自己的门口封闭,准备过冬。
三候 水始涸(hé)
进入秋天以后,降水不像夏季时那么充沛,河渠里的水逐渐干涸,空气也越来越干燥了。

寒露物候
一候 鸿雁来宾
古人称后至者为宾,寒露一候,最后一批鸿雁也已经到达南方的迁徙地了。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gé)
寒露五日后,天气越发寒冷,雀鸟都已难觅踪影,而此时,海边的蛤蜊(lí)大量繁殖,日渐多起来。古人发现蛤蜊的条纹、颜色都与麻雀很相似,所以便用“雀入大水为蛤”作为寒露二候候应。
三候 菊有黄华
世间的花,多因阳气上升而盛放,菊花却因感知阴气滋长而开花。此时,它傲然挺立在寒风中,用黄色的明艳与深秋相呼应。

霜降物候
一候 豺(chái)祭兽
豺,又叫豺狗,是一种凶残、贪食的野兽。此时,它出来捕食猎物了,先把猎物排列,然后食用,好像祭祀一样。
二候 草木黄落
大地上的草木枯黄,开始掉落,到处都是凋零的景象。
三候 蛰虫咸俯
“咸”,全、都的意思。“俯”,蛰伏,指动物冬眠。藏在土中越冬的虫子们都开始冬眠了。

立冬物候
一候 水始冰
古人把立冬水结冰的现象描述为“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立冬节气,水开始结冰了。
二候 地始冻
随着气温持续下降,立冬五日后,地表开始结冻。
三候 雉(zhì)入大水为蜃(shèn)
雉,一种鸟,野鸡。蜃,大蛤蜊。立冬后,气温越来越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越来越少了。江河水枯而水位退减,但尚未封冻,很多蛤蜊便会在水边或是水浅的地方出现。野鸡和蛤蜊的花纹很相像,人们便用“雉入水为蜃”作为立冬三候的候应。

小雪物候
一候 虹藏不见
古人歆羡虹的壮美,在节气的记录中,有清明三候“虹始见”和小雪一候“虹藏不见”。《月令气候图说》中言“阴阳气交为虹”,到了小雪,阳气潜伏,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虹自然就看不见了。
二候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大地中的阴气下降,阴阳不达,天地不通。
三候 闭塞而成冬
因天地不通,万物也不再充满生机,冬日的严寒席卷大地。

大雪物候
一候 鹖鴠(hé dàn)不鸣
鹖鴠,古籍中的鸟名,一种报晓的鸟。清代诗人赵翼有诗《途遇大雪》云:“如曷(hé)旦鸟寒自号,比纥(hé)干雀冻不语。”到了大雪,此鸟不再鸣叫了。
二候 虎始交
大雪五日后,阴气鼎盛,阳气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的行为。
三候 荔挺出
荔(lì),又名马蔺(lìn)、马兰。“挺”,拔的意思,引申为生出。荔草感受到阳气的萌动,在寒冷的日子生出了新枝芽。

冬至物候
一候 蚯蚓结
相传,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冬日蛰伏在泥土之中,蜷曲身体,纠如结状。
二候 麋(mí)角解
“麋”,麋鹿,又叫四不像。冬至与夏至是阴盛和阳盛的两个极致,麋鹿属阴,角朝后,因感受到阴气盛极、阳气滋生而角脱落。第二年夏天长出新角。
三候 水泉动
山中的泉水开始流动。虽然此时天气寒冷,但蕴含在大地深处的阳气已经在慢慢复苏。

小寒物候
一候 雁北乡
古人认为,大雁是顺应阳气变化而迁徙的,此时,阳气已经开始上升,大雁也离开了南方,向北方迁移。
二候 鹊(què)始巢
喜鹊开始衔枝筑巢。
三候 雉始雊(gòu)
野鸡开始啼叫。


大寒物候
一候 鸡乳
母鸡开始下蛋,孵育小鸡了。
二候 征鸟厉疾
“征鸟”,杀伐之鸟,指鹰隼(sǔn)之属。“厉”,剧烈、猛的意思。“疾”,快、极速、敏捷。此时,鹰隼这类猛禽正处于捕猎能力极强的状态,它们盘旋寻找猎物,伺机而下,迅速捕捉,以补充能量。
三候 水泽腹坚
“腹”,指中心部分。水中的冰已经冻得结实,寒冷至极。​

花信风也是一种物候,

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的重要来源。

正月节梅花,
二月节杏花,
三月节桃花,
四月节蔷薇,
五月节石榴,
六月节荷花,
七月节凤仙,
八月节木樨,
九月节菊花,
十月节芙蓉,
十一月节腊梅,
十二月节水仙。

中国古人讲究,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这岁时节气,不仅是天时地利,也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中华文化凝聚力之所在,作为一个中国人,明了了天地万物、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才能与“天气、地气”相联结,气脉畅通,就拥有了健康之源、智慧之源、幸福之源。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就是这样,慢慢积累则成为遗产,让我们中华民族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上一篇:奇门遁甲 | 奇门案例解析
下一篇:以物喻人 托物言志——佳联赏析(一)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