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乡土记忆(1): 皇帝岭高桥,我那跨越两千年的故乡

本文由乡土天下发布,原创保护

作者:陈胜乔

在湖南邵东市简家陇镇南边,有一个名叫高桥的地方,背靠巍巍皇帝岭山脉,怀抱清幽如带的蒸水河,有近万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
高桥是我的故乡,20岁出乡关前,我的生活和她紧密相连。
当时家里吃的盐、做衣衫的布、生火的火柴、照明的煤油,以及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都是从高桥供销社里买来;而自家打的粮食、磨的红薯粉、喂的生猪,也都是挑抬到高桥卖掉换钱。我还在高桥中学读了一年书,虽然学校后来搬到两里之外的金尧村改名皇帝岭中学,但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地方,当年我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被褥一头挑着木箱走进高桥中学的情形,至今留在脑海里。
高桥是一座跨越两千年的古镇。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2年,西汉政府在蒸水上游地区设立承阳县,其中就包括老高桥乡、野鸡坪、佘田桥、水东江等地在内,据说承阳县的县治就设在老高桥乡境内。而高桥背靠的皇帝岭(古称野姜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因为位于南岳群峰最西边,又称南岳七十二峰之祖,是湘江一级支流蒸水的发源地。

从高桥村穿过的蒸水河

高桥得名,源于今高桥街旁边的蒸水河上有一座大桥。该桥前身是石墩木桥,始建于何时无考,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邵东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导致皇帝岭山崩地裂,山洪暴发,将整个高桥街淹没。洪水退后,大家发现原先的木桥被冲得无影无踪,只好重新又搭建了一座用几根木头拼成的便桥。直到上世纪60年代县里修004县道,才重新设计修建了一座五拱青石桥。
小时候,我常听妈妈讲高桥很高的故事:说有一年正月十五高桥街上耍花灯,有一个小孩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直到端午节划龙船人们从桥下经过,才将她接住。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自己第一次去高桥是何时,只记得当时非常小,是妈妈带我去赶场。第一次走在桥上,一只手拽着妈妈的衣角,一只手扶住桥上的石栏,伸首望向桥下,觉得桥真的很高,看了一眼不敢再看。童年记忆里的高桥街上,特别热闹。
高桥是老高桥公社和老皇帝岭乡的中心,街上有供销社、食品站、邮局和农贸市场,每逢公历一四七赶场。以前每到赶场日,不仅老高桥乡人挑箩派担来赶场,包括简家陇、野鸡坪、乃至祁东志冲那边等地的人也来赶场。
小时候我特别爱吃高桥街上的糖油粑粑。每次跟着妈妈去赶场,一心盼望妈妈会给买一两个油粑粑吃,而每当自己将那金黄沾着白糖,冒着腾腾热气的油粑粑咬到嘴里,那种香糯清甜的滋味,仿佛是人间最好的美食。
长大后,我发现高桥其实并不高,从桥面到桥下的水面,垂直距离只有三四丈,桥长也只有十几丈。但它的建筑很有特色,整座桥全用坚硬的青条石砌成,五拱六墩,无一寸钢筋一粒水泥。丰水季节,河中波平如镜,五个半月形桥孔倒影水面,合成五轮圆月,鹅鸭缓缓拨动河水,桥月荡漾成美丽图画。
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原先的青石孔桥在使用半世纪后被拆除重建,舍弃传统的筑桥技术,改成钢筋混凝土现浇一座单墩平拱大桥,虽然桥变坚固了,但整体显得简单粗暴,失去了中国传统石桥特有的美。我从20岁开始离乡居外求学、工作,如今一晃快30年过去。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我到过不少地方,遇过不少人,经过不少事,但它们大多数如过眼烟云,我唯独对老家高桥这块土地记忆犹新,放不下她。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因为母亲年事已高,我每年返乡探亲的次数增多了。
每一次回乡,经过高,遇到熟悉的乡亲,听到熟悉的乡音,心里特别踏实。而每一次返城,看到蒸水河堤杨柳依依,下河水滔滔,心会被抓紧:这里生活着我的亲人,这里是我的家乡!
附:【乡天下】坚持独立、理性,心存善良和敬畏,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乡历史人文。长期坚持创作不容易,如果文章引起共鸣,敬请点赞、留言并转发。欢迎加主编微信20734404交流(验证请写真实姓名,哪里人),拒绝广告。谢谢!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民间不拿工资的乡土知识传播者。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上一篇:清朝11位湘籍两江总督:邵阳人刘坤一魏光焘上榜,三项纪录无人可比
下一篇:乡土记忆(2):蒸水河边的老粮站,见证农民交公粮纳税的年代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