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曹操为何不愿称帝?原来是受到这些打击和限制

曹操虽然是个枭雄,形象并不正面,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份独特的个人魅力,他的故事才会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份回忆。不过根据史料,曹操最初时就算不是忠臣,也算是一位正直的臣子,只是后来心态转变了,成了历史中有名的奸臣。曹操这个人物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所以今天只讲一个问题。就是曹操为何不敢称帝?其实,说真的曹操不是不敢称帝,而是不愿,或是“不能”称帝。这又是为什么?刘邦建立大汉之后,为了防止他人谋反叛乱,特意举行了白马之盟,规定了异姓不许称王。公元前157年,长沙王吴差死后,汉朝再也没有异姓王了,直到曹操自封魏王,打破了这一规矩,并且在逾制上堪比天子,就可以看出曹操其实早有称帝的心思。然而曹操最后却没有称帝,原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因为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就是时机不对,曹操不想无脑走袁术、阙宣等人的老路,让自己成为众人之矢,最后反而白白让刘备、孙权占便宜而已。这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复杂来说,曹操当时年纪大了,不服老不行,尤其是他的头痛病,十多年下来越来越严重,到了晚年已经影响到他在外出征。并且由于病痛,曹操感觉时日无多,自知没有足够的心力一步到位,改朝换代。而且由于当年赤壁大败,导致刘备夺得荆州和益州,有了天下三分这个形势,当时曹操虽然势大,但并非就吃定了东吴和蜀汉,自然不会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像袁术那样急匆匆称帝,最后反而是“千里送人头”,迅速败亡。因为当时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依旧有人忠于汉室的,加上一些野心家,如果贸然称帝,就会让别人以此为借口得利、攻伐。虽然曹操不怕,但也不想平白无故招惹祸事。除此之外,曹操内部也不安稳,当初为了加快建立魏国,导致领土上接连发生了饥荒,蝗灾等自然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是瘟疫,这方面对曹操造成了不少打击。之后为了加快统一天下的脚步,对东吴频繁用兵,国力多有损耗。并且在出征期间,邺城和许都发生了耿纪案、魏讽案,让操明白没有适合的时机,所以万万不能称帝。后来又发生了夏侯渊被斩,汉中失守,没了攻伐刘备的根据地,攻伐东吴又因为长江天堑而收效甚微,让操明白有生之年很难统一天下,因此称帝自然也没意思。虽然后来关羽兵败麦城,刘备丢失荆州,给了曹操机会,并且孙权也给他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拥护他称帝。但当时曹操已经快死了,所以自言自语了一句:“天命不在我啊!”此话说明了曹操已经有称帝的条件了,只是时不待我,加上某些政治因素,便对外说了这么一句:“孙权这小子,这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其实,曹操不愿称帝除了时机不成熟,就是因为政治问题。首先,曹操能够崛起就是因为世家大族的资助,尤其是河南士族。虽然曹操也是宦官世家出身,但比之袁绍这种累世三公,差距显而易见。但也由此曹操被他们所束缚,因为世家大族支持你,是想在你身上得利,所以每一份资助都标明了代价,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世族。也正因为如此,曹操虽与世家大族合作,但心里一直想摆脱这种状况,此事双方心知肚明,所以曹操称王的时候,荀彧才会屡屡劝阻。因为曹操称王了,也就是独立了,也不用完全受制于人,至此高了世家大族半级。如果曹操称帝则不一样,因为此举虽让曹操高世家大族一级,但作为一国之君,需要顾虑的地方更多,反而需要反过来讨好世族,甚至某些时候还要给予一些许诺才行。所以他们才会劝阻曹操称王,却拥护曹操称帝。但曹操心里很清楚,他虽是挟持天子起势的,然而明面上还是大汉臣子,如果贸然称帝,就失了正统,到时少不了口诛笔伐之事。但曹操并非只看眼前利益的人,所以最后只称王而非称帝。虽然历史容不得假设,但我还是假设一下。如果曹操再多一点时间,且孙权真心拥护,曹操必然称帝。要知道曹操虽称的是王,但实质上该有的权力都有了,该走的流程也走了,只差最后一步而已。也许出于名声考虑,加上时日无多,便将最后一步交给曹丕走而已。也因此曹丕才得以,在一年时间内篡汉成功。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认为的?

上一篇:曹操杀吕布时候为什么要问刘备的意见?
下一篇:曹腾,东汉末年为数不多的好宦官,死后被授予皇帝称号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