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的玩意,既不像天桥的小吃,也不像天桥的买卖儿,是要重墨浓书的。也可以说,没有天桥的玩意,就没有天桥,天桥无论是小吃还是买卖儿,都是依附于天桥的玩意的存在的。当然,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小吃的廉价和多样,买卖儿的入门及门槛低,也更促进了天桥的繁华和玩意的热闹。好了,话不多说了,我们进入正题。如果让我说,天桥的玩意,我第一个就得说八角鼓。为什么呢,因为在我
看来,八角鼓是北京地区独有说唱形式的鼻祖。北京的单弦,岔曲,联珠快书,北京的相声,双簧甚至于梅花大鼓,都脱胎于八角鼓,或者说全堂八角鼓。那八角鼓是什么呢?八角鼓就是原来清军中解闷的小曲。所谓的八角鼓,其八个角,也代表着清军的八旗。当然,军中的小曲,也不可能有什么淫词浪调,都是一些'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的词,后来的太平年间,因为演唱者多为王公贵胄,世袭子弟的,词曲也多比较文雅。最早的八角鼓的演唱,都是票友,没有人下海。因为清朝对八旗管的比较严,他们有固定的钱粮,不允许他们从事戏剧等表演性质的工作。后来,民国初,八旗子弟的钱粮也没有了,有些八旗子弟迫于生活压力,也就下海了。不但下海,有些子弟,为了多挣钱,往往还和一些唱落子的坤角搭班,在天桥或者二闸的野茶馆演唱。这时候,八角鼓彻底沦为了玩意。岔曲就是八角鼓的句式之一,又叫子弟书。为什么叫子弟书呢,唱岔曲的时候,往往是一家老小,阖家欢乐,其乐融融。这时老父亲坐而拨阮,开头唱第一句,众子弟肃立两旁,依次而唱,故名子弟书。后来人,把八角鼓及其衍生的岔曲,单弦,都名为子弟书,大概是因为最早演唱者都是世袭子弟的缘故吧。单弦也是八角鼓的一种,也是八角鼓中的杂牌子曲,多以'聊斋’'水浒’取题。过去,单弦在天桥献艺,在茶馆,四天为一转。轮到唱单弦的,必用特定的桌围子,上书四字:特邀子弟。以显示唱单弦的身份与其他艺人不同。而且到了第四天演唱完,演唱者不回后台,直接从前头,也就是观众席出去,显示自己不取分文。其实这几天的演出费,茶馆主早给送家去了。这是票友下海的初期,后来这些规矩都没有了。只保持了一样,就是单弦可以现场拿观众抓哏,以示清高,别的表演形式是不可以的。即便抓哏,也只能拿自己和搭档抓,观众绝对不可以。张先生的天桥志里面,还记载了一种硬书,还在应该失传了,见不到了。张先生也只是说,这个硬书,只是干板剁字,其表演形式应该和八角鼓差不多。联珠快书,是八角鼓里快而不乱的段子。它要求演唱者一口气连数带唱,在八角鼓和单弦里是演唱者比较少的。马头调和琴腔,作为八角鼓的一个牌子曲,可能还有人会,但是单独把他们拿出来演唱的,恐怕是没有了。没有的还有北板大鼓,据说和梅花大鼓类似,只是腔调没有那么委婉。
看张先生记载它的曲目,'层层见喜’也是岔曲里面的曲目。当然,也有后来的学者说它就是梅花大鼓,余生也晚,不做评判,只在此记录有这种说法。全堂八角鼓里面还有相声,属于全堂八角鼓里逗哏(和现在的逗哏不是一个意思)。过去相声分'明春’和'暗春’两种,明春就是现在的相[]声,暗春就是现在的口技,早些年,也纳入相声的范围。双簧其实也属于相声,但是在全堂八角鼓里它是单列。双簧就是双学一人。一个演员在后头或说或唱,一个演员在前头用夸张的表情配合他。据说当年的万人迷,尤擅与此。好了,今
天说了些和八角鼓相关联的一些说唱内容,明
天,我们继续,说说其他的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