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1949年,毛主席和党中央是如何入驻中南海的?

前言

从1921年中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28载革命岁月里,发生过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件。

在这些大事件发生之后,党中央便会迎来一次搬迁,从上海到瑞金,从瓦窑堡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平,一直到中南海,每一次搬迁,都牵动着无数人的注意。

相信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人还是最关心毛主席和党中央最后是如何入驻中南海

图丨中南海新华门

但是请各位不要着急,我们一起从头回顾党中央的这段“搬迁史”,共同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一、“颠沛流离”的中共中央驻地

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在内的13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有志青年,齐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就此成为了中国**梦想开启的地方。

大会除了确定了“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外,还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驻地为上海。

这是党中央最早的驻地,之所以会选择上海,其实大家也能够理解,毕竟这里是中国**诞生的地方。

但除此之外,将驻地定为上海,还可以更好地实行领导工人运动;避免遭到政府当局的镇压和迫害以及保持与共产国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说,上海在当时来看,的确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

党中央在上海的这段时间里,虽然领导了一部分工人,但是对于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这里的阶级矛盾并不明显,想要参加革命运动的工人其实并不多。

毕竟是第一次,这样的疏忽也在所难免,但是来自租界方面的压力,直接对党中央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不得不通过转移驻地来规避这样的困境。

1922年党中央开始迁移至工人运动形势更为高涨的北京。

在这里,中国**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是工人运动的一次高潮,但遗憾的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了镇压此次工人运动,北洋政府和各国列强联合发动了“二·七”惨案,形势再次恶化。

党中央再次陷入困境,驻地也必须进行转移,这一次目标为广州。

图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这次之所以选择广州,是因为当时的广州是**的核心所在,孙中山也将陆海军大元帅府设置在了这里,“护法”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如此一来,国共两党之间也能够为之后的合作建立一定的基础。

然而,陈炯明事件令广州政府内部出现重大变动,孙中山也被迫离开广州,**的驻地也又被迫回到了上海。

1923年5月,待孙中山重新掌权之后,**的驻地才开始迁往广州,并为之后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如此看来,广州成为了党中央长期的驻地,但是随着两党之间的矛盾日渐升级,实在是不能一起愉快地相处,所以党中央在广州仅仅待了2个月的时间,便又回到了上海。

毕竟上海的工人力量基础强大,交通也比较便利,这两点要比广州好得多。

虽然**的驻地离开了广州,国共两党之间的距离相距千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党之后的合作,毕竟这是大势所趋。

1924年1月,**一大顺利召开,正式确立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合作关系。

在国共两党之间的共同努力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让这久经沉沦的国土上,开始出现一片生机。

然而,随着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逐渐深入,由两党相距甚远所产生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能够给国共合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取得更多的战果,**内开始呼吁“希望国共两党中央机构的驻地能够统一。”

1927年3月,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此时的**中央驻地开始进行重心转移,由广州迁往武汉。

图丨武汉市胜利街165号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同年4月,为了加强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的驻地也开始迁往武汉,并在这里召开了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一二政变”爆发后,为打压日益壮大的**,蒋介石反革命政府开始大肆抓捕和屠害**人士。

国共两党之前的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由于当时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党中央不得不于1927年9月再次转移回上海。

虽然当时上海的环境也并不安全,但是相比于其他地方还是要好一些,并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斗争,**们已经掌握了与反动派如何较量,并且还专门成立了“中央特科”,以此来保护党中央。

然而,之后随着顾顺章(中央特科负责人)的叛变,党中央再次陷入危机,开始逃离上海,于1933年1月,前往江西瑞金。

之后,为了逃出蒋介石反动派的围剿,中央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其目的就是对党中央驻地进行转移。

1935年10月,党中央迁往陕北,终于结束了这颠沛流离的迁移之路。

二、从延安到西柏坡

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正式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瓦窑堡,“瓦窑抗日统一战线”说的就是这个时期,在之后的近一年时间里,这里都相对稳定。

当时为了应对周围形势的变化,党中央的驻地曾从瓦窑堡转移到了保安。

“西安事变”爆发后,东北军领袖张学良与**达成协议,将延安交予我党管理。

在撤离保安前夕,毛泽东叫来了警卫员:“你们抓紧时间把东西收拾好,借老乡的东西都要还,我们就要搬家了。”

这次搬迁的目的地正是延安,陕北最大的城市。

图丨革命圣地延安

1937年1月10日,保安的街道上早早聚集了大量的乡亲,他们全都是自发来给**送行。

“我们舍不得你们啊!”

眼前的一幕令毛泽东和其他党中央领导人感慨万千,毛泽东对乡亲们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保安人民对革命的付出,接下来我们要去延安,去迎接新的战斗。”

1月13日,党中央正式入驻延安。

在**还没来到延安之前,这里一直是在**反动派的统治下,乡亲们与**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还没入城之前,毛泽东就经常告诫周围的同志,要多做宣传,注意纪律。

然而当大部队进入延安之后,道路两旁早已聚集了百姓,他们高喊着“中国**万岁”、“热烈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

看着延安百姓们如此热情,毛泽东和身边的许多同志感动不已,在延安,**和乡亲们和谐地生活在了一起,完美地诠释了“军民鱼水情”的真正含义。

除了经常关心乡亲们的生活之外,毛泽东还为党在之后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在这里,毛泽东掀起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党员学习热潮,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报告,并在工作中得出了“马列主义理论要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相结合”的结论,创造性地总结提出了“毛泽东思想”。

延安时期对于党中央来说是一个艰苦时期,毛泽东成功拯救了岌岌可危的革命,并推动了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

1947年3月,蒋介石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胡宗南的25万大军向**的“大本营”延安逼近。

图丨毛主席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面对危局,毛泽东做出了“放弃延安”的战略举措,他要用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这也就是所谓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1947年3月18日晚,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告别了,这生活了10年之久的延安。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人顺利东渡黄河,抵达了党中央的新驻地西柏坡,结束了为期一年之久的转战陕北的伟大使命。

而西柏坡也成为了党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驻地。

在这里,毛泽东亲自指挥了为解放战争奠定胜局的“三大战役”,消灭了**军队大部有生力量,实现了“以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的宏伟目标。

三、从西柏坡到北平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是其在实践中的重要发展。

从这之后,长江以北的华东、华北和东北三大解放区都已被顺利解放,随着解放区的增多,党中央需要处理的事物也明显增多,党中央驻地的迁移已经大势所趋。

这一次的目的地为北平。

1949年1月31日,驻守北平的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人民解放军和平入城。

2月3日上午10时,解放军在北平城内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市民、学生、工人夹道相迎,热烈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何时动身转移被提上了日程,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周密的计划,毛泽东根据各方意见,最终决定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后,迁往北平。

从西柏坡到北平,这是中央机关由农村迁往城市,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

为了确保此次党中央迁移能够万无一失,特意成立了“转移委员会”,由周恩来负责指挥,杨尚昆负责具体调度,曾三负责文档的整理和运送,李克农则负责北平城内的安全事宜。

图丨北平和平解放

与此同时,在北平的彭真和叶剑英也提前收到了消息,做好了迎接中共中央机关转移的准备。

虽说北平已经被和平解放,但这里曾是**华北“剿总”所在地,不稳定因素过多,为了确保安全,杨尚昆等人通过实地调查后建议“中央机关迁入北平后暂住香山”。

一来这里有一批现成的房屋可以居住,二来可以让各位首长逐渐适应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阶段。

并且,四野还特意向香山派出一个师的兵力,担任警戒任务。

3月22日,叶剑英发来电报,“一切布置就绪,党中央可以搬迁。”

次日清晨,毛泽东等多位领导人坐上了开往北平的吉普车队,一同离开了最后一个在农村建立的最高指挥部。

临行时,毛泽东风趣地说道:“走啦,咱们这是进京赶考!”

周恩来笑着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坚定地说道:“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绝对不当李自成!”

众人抵达北平后,先到颐和园进行短暂休息,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很少被人所知的细节。

原本毛泽东等人被安排住在颐和园,但当毛泽东走进颐和园时,发现偌大的公园竟然没有一个游客,这里被“打扫”得过于干净,他发了火,便住到了香山。

所以在检阅完西苑机场阅兵后,毛泽东等人便暂时移驻至香山,待中南海准备妥当之后,再转移至北平市内。

香山的双清别墅,是毛泽东在“赶考”期间的第一个考场,他利用这半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令全国人民满意的答卷。

正如周恩来所提到的那样,“这里(香山),是毛主席解放全中国的地方!”

图丨香山双清别墅

从渡江战役开始到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三天时间里,泽东只吃了三顿饭,睡了两个多小时。

直到看到了那份解放南京的“号外”时,泽东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所以说,香山是过渡时期党中央的指挥部,更是筹办新政协和新中国成立的见证地。

新中国成立在即,有太多的工作需要毛泽东亲自处理,为此他需要经常往返于北平与香山,有的时候甚至一天会往返多次,在此期间,毛泽东只是偶尔会留在北平城内过夜,大部分时间还是会返回双清别墅,由此一来便会十分不便。

所以尽快将中南海清理出来,让党中央能够有一个更加便利的驻地,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四、进驻中南

中南,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一直被视为北平的政治中心。

其实早在北平平解放之际,周恩来便派齐燕铭、申伯纯等人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

1949年2月3日,周恩来便向当地的军管会明确指示:首先要进行对中南海以及北平饭店的接收工作。

当时的北平虽然已经平解放,表面上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背地里仍暗流涌动。

下午3时,齐燕铭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到中南海,与先关负责人对接收中南海一事进行协商。

为了督促此事能够尽快办理,一些工作人员当天夜晚便留在了中南海,临走前,申伯纯特意嘱咐道:“你们先摸一下这里的情况,这里情况复杂,要多加小心。”

当时的中南海还没有解放军驻防,只有一些没有经过审查的巡警和傅作义的旧部驻防,他们将此事及时上报给了军管会,不久,北平稽查总队便进驻中南海,执行驻守任务。

图丨解放军接管北平

起初,党中央也并没有计划将中南海作为其在北平的新驻地,只是一心在筹备政协会议。

在那段时间里,周恩来要经常往返于北平和香山,有的时候忙完工作已经是凌晨十分,所以就索性在中南海找了个空房子住了下来,而他住的这个地方就是菊香书屋,后来才让给毛泽东居住。

在领导人往返北平和香山这段时间里,北平城也已经基本安定了下来,所以叶剑英便做了一份报告,建议党中央进驻中南海,此事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毕竟这样的确能够方便一些,香山也不可能一直作为党中央的驻地。

与此同时,对于中南海的“大扫除”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中共中央进驻中南海之前,这里曾被**、日伪等人占领,人员极其复杂,并且再加上久经战乱,这里早已变得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据当时第一批进入中南海的解放军战士回忆,当时怀仁堂附近的野草已经有一人多高,池水也成为紫黑色,并散发着一股股恶臭。

纠察总队的负责人张明河告诉齐燕铭,“眼前这样的情况很复杂也很危险,如果不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排雷工作,党中央是万万不可搬进来的。”

齐燕铭将这一情况上报给彭真,彭真当即下令将中南海和北海好好清理一番。

为了配合此次“大扫除”工作,华北军区专门派来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足足挖了三个月,才将中南海和池中的淤泥给清理出来。

时间到了5月,中南海的清理工作已经大致完成,周恩来在菊香书屋居住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对这里进行了简单的重修和整理,准备随时迎接毛泽东的到来。

图丨菊香书屋

此时的中南海已经焕然一新,再次恢复了当年作为皇家御苑的风采,随时迎接着中共中央的到来。

但是对于进驻中南海一事,毛泽东却是非常反对。

在毛泽东看来,中南海历来一直都是皇家禁苑,他不愿与这些地方扯上关系,所以在党中央迁往中南海这件事上,他一直都保持着一个态度,那就是“不”!

他曾说过:“中南海过去是什么人住的地方,这个你是知道的,我们住进去不妥,我是不想进去的!”

为了让毛泽东改变这样的态度,叶剑英没少忙活,在他提交了那份“建议党中央迁移中南海”的报告后,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复,他便亲自跑到双清别墅催促毛泽东。

叶剑英的多次催促令毛泽东很是“苦恼”,“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个剑英真是固执!”毛泽东多次向周恩来抱怨。

但其实周恩来是同意叶剑英的建议,毕竟在香山住的地方连个围墙也没有,党中央总不能一直在这里办公,但是他并不能直接去说。

周恩来笑着回道:“剑英说的还是有些道理,你应该听'父母官’的。”

“我偏不听,这是原则问题。”毛泽东的态度十分强硬。“不谈了,不谈了。”

对于毛泽东不愿搬进中南海的态度,大家其实早有准备,在迁入北平之前,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意在告诫所有人不要骄傲,他不愿做李自成,更不愿与皇帝挂钩。

众人也是十分无奈,周恩来曾说:“只有毛泽东搬进中南海,却能确保万无一失啊。”

最终,由中央政治局开会,并做出了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决定:“毛泽东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进中南海。”

这一次,毛泽东再也不能说“不”了,再加上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在即,进驻中南海已成定局。

图丨第一届政协会议

6月的一天,毛泽东对叶子龙“无奈”地说道:“听人劝,吃饱饭。搬就搬吧。你也准备准备,咱们进城。”

6月15日,毛泽东离开了居住了80多天的香山,前往中南海筹备政协会议,在那里,他描绘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9月21日,政协会议开幕前夕,毛泽东正式入驻中南海办公,随后中共中央的其他部门以及领导人也陆续入驻中南海。

在那里,毛泽东以及诸位党中央领导人,他们又不遗余力地开始投入到了新的战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代表了28载革命岁月的28响礼炮响彻云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结语

伴随着中国**首脑以及核心机关进驻中南海,标志着新中国的即将诞生,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图丨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共中央的驻地至今也没有再变过。


上一篇:瀛奎律髓35卷12 秋日类,唐宋诗僧笔下的秋日诗
下一篇:55年毛主席特批李济深工资涨到1000元,其子吐露:主席有两点考量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