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律诗创作中的修辞手法

2023-05-06 21:54:03

中国歌报(中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律诗创作中的修辞手法

整理/黄希庆

在语言学中,修辞就是一种语言活动,是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格律诗是追求美的,有形式美、意境美、音律美,这些都需要语言修辞来作保障。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增强诗的感染力,也能增强诗句在语言上的美感。现在可知的语言修辞手法有多种,这里只介绍常用手法。

一、格律诗创作中的对仗修辞手法

对仗也称对偶。格律诗的中间两联需要对仗。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均需要对仗。虽然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我们在创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应用对偶句。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对仗的特殊形式。

1、流水对,也称串对或走马对。流水对的特点是,单独一句不能完整地把意思表达出来,需要两句合并,才能使要表达的意思连贯一气。流水对上下联之间有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等关系。在构建流水对时,一般会有一些连词出现。

一是流水对中的承接关系:比如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一种承接关系。

二是流水对中的递进关系: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一种递进关系。

三是流水对中的转折关系:“欲起蛟龙清积弊,纵横狐兔叹台臣”,是一种转折关系。

四是流水对中的假设关系:“若教龙剑云中合,便取闲心花下移”,是一种假设关系。

五是流水对中的因果关系:“前世当投石,今生可画眉”,既有假设关系,又有因果关系。

2、当句对,也称自对或句中对。就是在一个句子里一些词与另一些词相对。有时字数不等,亦被认可。比如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对水复,柳暗对花明;属于字数相等的当句对;又如黄庭坚的“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亦属于当句对。

3、借对。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借字义。比如:“酒最伤人无月夜,情难回首少年期”,少年对无月,就是利用了少的另一种含义来对无,用月的另一种含义来对年。

另一种是借字音,也称谐音对。比如孟浩然:“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用杨谐羊的音来对上句中的鸡。

4、错综对,也称交股对。就是两句中相对的词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错综对一般安排在律诗的首联或尾联中,颔联和颈联不宜。比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属于错综对。

5、扇面对,也称隔句对。在律诗中,即单句对单句,双句对双句。比如白居易:“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殷勤湘水曲”对“飘渺巫山女”,“留在十三弦”对“归来七八年”,属于扇面对。比如江畔渔火的“不知云外路,隔断几重山。但念门前水,环成九折湾”,也属于这种。

二、格律诗创作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在修学中,比喻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明喻必须有本体、喻体和连接本体、喻体之间的“如,像”等比喻词。比如:“有书如曲诗如蘖”,就是把诗书比喻成曲蘖。

2、暗喻。暗喻也必须有本体、喻体,只是比喻词是一些“是,成”等字眼。比如:“我亦有戈横枕上,此戈元是圣贤书”,把圣贤书暗喻成戈之类的武器。

3、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以喻体代替本体。比如:“两鬓霜花暗自移,更添鱼尾几参差”,用霜花借喻白发,用鱼尾借喻皱纹。

三、格律诗创作中的借代修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四、格律诗创作中的比拟修辞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方的法,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五、格律诗创作中的夸张修辞手法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故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

比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夸大的一种夸张。

六、格律诗创作中的对比修辞手法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对比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即拟人手法。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

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七,格律诗创作中的反复修辞手法

同一词语或描写的事物在诗中反复出现,叫反复,是民歌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如:《南山牧场即景》:“碧草蓝天一色看,蓝成碧绿碧成蓝。牛羊信步蓝天上,云霭飘忽碧草间”。

诗中反复出现碧草和蓝天两种事物,以及蓝和碧两种颜色,突出表现了南山牧场的特征。

八,格律诗创作中的双关修辞手法

双关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利用语音和语义,使所用的词语具有双重的意义。比如伟人毛泽东:“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其中瘟君既指当时的血吸虫,又指社会上一切残害人民的人和物。这种属于语义双关。又比如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其中的青白,一是指石灰的青白颜色,二是指诗人清白的品质。这种属于谐音双关。

常用的谐音双关字有:莲双关怜,丝双关思,藕双关偶,晴双关情等。

九,格律诗创作中的设问修辞手法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铺垫。

作者明知故问,或自问自答,或问而不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十、格律诗创作中的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是诗中关于一种特殊语言结构的修辞手法,就是上文中省了下文中出现的词,下文中省了上文中出现的词,解读时需要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比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明月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边关依旧是秦汉时期的边关。再比如:“有书如曲诗如蘖”,也是一种互文的手法。

十一,格律诗创作中的通感修辞手法

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象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通感是文学理论术语,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间的互相沟通。这个手法最为常用。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如杜甫《咏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自然会唤起诗人说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从修竹联想到佳人,故而用“娟娟”来形容它。竹子本无香,把这个“香”和“娟娟”联系,扣合了诗人把修竹比佳人。而只有佳人才会有“风吹细细香”吧!

这样,视觉通于嗅觉,就写出了这些事物的“感动人意”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说“境界全出”表示写出了作者的感情,即感到春意的蓬勃。

十二,格律诗创作中的反问修辞手法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的诗,十分辛辣冷峻,但却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以说是一针见血;“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十三.格律诗创作中的用典修辞手法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又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十四.格律诗创作中的化用修辞手法

化用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十五.格律诗创作中的衬托修辞手法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十六.格律诗创作中的烘托修辞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词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本栏编辑||海底月


上一篇:中国最经典的8篇古文,值得一读再读 经典的文言文中,有许多广为流
下一篇:中国餐桌上的十个禁忌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