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BOOK
“
遇见有感:
初次知道这本书时,以为是讲述成为母亲后女性不由自主出现的各种育儿过程的病态反应,并没有产生想读的欲望。终于再次拿起书时,却发现是关注的人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心理状况,是因为患有“母亲这种病”,书名产生的理解差异可谓大矣!
但我注意到台版的书名还有一个副标题《母亲这种病-现代人的心灵问题,可能都来自母亲?》,这样应该不会对内容产生误会了。
这本书并不厚,结构也是相对简单的,在我看来就是“摆现象,找原因,想办法。”前言中,作者就讲到了“母亲这种病”不仅仅是母子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整个人生。
为“母亲这种病”所苦的人,总是对母亲怀有执念。他们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会扮演“好孩子”,喜欢追求完美,永远没有安全感等。作者在这里想强调母子关系的特殊之处,是超越了心理层面,会对生理、神经和身体层面产生影响的。
母亲是否充当了“安全基地”的角色是对孩子的发育产生极大影响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培养稳定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想了解更多的,关注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
因为母亲的不稳定、母亲的自恋导致的问题,除了一些普通人的例子,冈田尊司还举出了不少名人的实例来佐证。从黑塞到宫崎骏,从约翰·列侬到简·方达,还有杜拉斯,都因为母亲与自己的关系,饱受心理痛苦,甚至抑郁症的折磨。但不幸的是,他们的母亲可能也是“母亲这种病”的患者。
如何克服“母亲这种病”,这本书还是给出了一些实操性的建议的,比如寻求安全基地,与母亲保持距离(这估计是很多意识到问题的人正在采取的措施)等。
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心理学界“神级”作家,他有多部作品引进,从出版的其它书名和本书内容来看,他对依恋理论的研究更为深入。因为他长期在京都大学少管所工作,所以本书中的问题青少年举例看起来相对极端。
对了,相应的还有一本《父亲这种病》。
豆瓣|春天的花开Iris
新浪微博|春天的花开Iris
更多单本书阅读记录,参见微博和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