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4.1、《孙子兵法》第4讲:军形篇第四(一)

2023-05-06 21:54:03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形是两军对垒,各自有各自的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打仗之前知道双方的实力,而孙子用形这个字来表示双方的实力,所以,这一篇所讲的形是指军形。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段最核心的句话是“胜可知,而不可为。”一场仗能不能打胜,不是靠自己的主观猜想、主观意愿,而是靠敌我双方将领、兵士以及天时、地利所形成的。

“胜可知”是在天时、地利的把握上,在对敌我双方形势的了解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可为”是我们没有太多办法左右对方如何做,虽说“兵者,诡道也。”但实际上,战争都是为了和平,如果对方在打仗时是比较正义的、正规的,你用太多的阴谋诡计,就变成了不正义、不正规的一方。

张飞带兵攻打西蜀的时候,遇到了一代猛将严颜,严颜兵败被俘,张飞说:“大军到来,你怎么不投降?还敢与我大战!”

严颜说:“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大怒,令牵下去斩首,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道:“斩首就斩首,你发的什么怒!”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张飞将其释放,并将其引为上宾。

这么一来,严颜反而对张飞刮目相看,说:“我原本以为你只是一个莽夫,没想到你有如此之胸怀,那刘备肯定更有胸怀,我就跟你们干吧。”张飞得到了严颜的拥护。

也就是:第一,你不可以为所欲为,敌我双方如果都比较正义,最终就看谁的格局更大,不是想着用阴谋诡计摧毁对方,这叫“胜可之,而不可为。”

如果对方是一个宵小之辈,他已经败相毕露,此时你作为正义之师,把他摧毁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对方本来也不错,你硬要去搞他,这时自己反而成了不义之师。多行不义必自毙,攻守之势是不断转换的。

贾谊在《过秦论》里写道,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统一了六国,当时秦国上下的百姓都非常支持,但最后,秦二世残暴,百姓叫苦连天,六国的将士们在西楚联盟之下围攻秦国的时候,所有百姓不再支持秦国了。

他们一开始得民心,后来却失去民心了,叫攻守之势异也。

所以,对方比较强的时候,不要想着用阴谋诡计把别人给弄弱,只有对方有弱点的时候,偏离道的时候,才是自己有机会的时候。

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儒家所说的反求诸己,一切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根本。先想着如何让自己没有漏洞,让自己是正义的,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等对方露出了破绽,自己就有了战胜的机会。

“胜可知”是既知道自己管理是否完善,体系是否俱备,是否俱全,也知道对方是否完善,是否俱全,是否合乎道。如果两方都很合乎道,大家其实是相安无事的。

就像两个国家一样,两个国家的发展很在道上,应该是相安无事的,两军也是如此,是互相尊重的。

所以,一定是先把力量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不败之师,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是用竞争的思维,想着怎样去打倒别人,怎样弄垮别人。

这实际上完全违背了《孙兵法》的思想。

《孙兵法》告诉我们,先夯实自己的基础,让自己不被战胜,至于什么时候能赢对方,那看对方什么时候有破绽露出来,下棋、打球实际上都是这个道理。

自己防守不好,却想着去得对方的比分,就会输的很惨。所以,善于打的人一定是先把防守做好,等对方破绽一出来就打过去。这便是兵形篇里最核心的思想。

“胜可知,而不可为。”知道什么时候是取胜之机,而不是刻意用阴谋诡计制造一个可胜之机。把精力放在外部,不放在内部,根本上就错了。

当你把精力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很可能会落入别人的圈套,因为你想搞别人,心术不正,别人就会有可乘之机。

所以善战者不是把心思放在别人身上,而是放在自己身上,修自己的道,保自己的法。但同时,又会对对方的情况做周密详细的打探,知道对方的情况,知己知彼。

自己不被战胜,就是操之在我,对方什么时候有破绽,那是对方的事情。要做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只有自己的事情,才是自己能把握的,别人的事情把握不了。

所以知便可,不要为,把握了这个观点,我们平常求之于人的事情,就会少做很多。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不可胜是防守;可胜是攻击。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自己不被战胜,是自己的防守,防守的时候,紧紧盯着自己不足的地方,把不足一一补全,固若金汤。

有余就是你的力量可以覆盖对方的力量。十则为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够攻之。

毛泽东的军事理论里也谈到了,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么不打,要打就得有绝对把握,否则,就是白白的损兵折将,大错特错。

攻则有余,一定是在力量上有把握的时候,才会去攻击,这个力量上有把握,并不是完全指兵力上的优势,而是结合道、天、地、将、法这五者。兵力只占一部分,势气、天时、地利、法度等,都是能否取胜的因素。

一个堂堂之师,可能能够击溃对方十倍的乌合之众,就是要知道有余不仅仅是以兵数的多少来把握的,但是要把握一个原则:守则不足,功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善守者,山川河流,固若金汤,地势坤,地利无不为自己所用;善功者,九天之上云行雨施,天行健,人是不知道的,讲的是谋略,谋略运营是善攻者。

所以一个善守者会把细节做的非常完善;善功者把战略谋略做的非常完善。

完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各自做各自的完善,因敌而制胜,攻与守都是根据对方的情形来的,对方攻哪边,我守哪边;对方不守哪边,我就攻哪边。

以实击虚必胜,以卵击石必败。善守者能够让对方无处可攻,善攻者会把自己弄得处处需要守,从而会分散兵力,可能被对方围歼,这是善守与善攻之间的较量。

既善守又善功,是一个将领需要具备的能力,既善守又善功,然后能够自保而全胜,也就是先为不可胜,先善守,再善功。

经典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上一篇:4.2、《孙子兵法》第4讲:军形篇第四(二)
下一篇:3.2、《孙子兵法》第3讲:谋攻篇第三(二)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