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说文解字:深度解析“和”,这三种关系和睦的人,才是人生大赢家

说文解字,细究中华文字,详解文字内涵。

中国有句俗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在天、地、人三要素中,“人和”最为重要。而“人和”的思想中,更为强调的,是一个“和”字。

自古代儒家的思想体系建立以来,“和”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论语·学而篇》写道:“礼之用,和为贵”,在现代中国人眼中,“和”已不只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认同。今天就和众语小编一起来了解“和”字的由来和释义吧~

“和”字字义演变及解析

“和”,会意、形声字。《说文·口部》:“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甲骨文从龠(上面是口,下面是一种多管的排笛),口吹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

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

小篆“禾”像嘉谷顺垂的形状,而口与心相连接,故“和”释义为彼此心声相应,兼有顺而相依从的意思。

文字的演变见证了文化的变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都是群居性动物,俗话说:“独木不成林,独人不成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个“江湖”就是人际关系,为人子女,为人夫妇,为人父母,在多元的文化社会和多重的角色关系中,能够保持夫妻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和谐共生的人,他的人生会越走越顺当,八成是人生赢家了。

夫妻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何为夫?何为妻?何为夫妻?夫妻,不过一碗饭的情谊,一张榻的情怀,好的夫妻关系,共享一碗饭,共睡一张塌。

所谓夫——当是遇事不慌,总冲锋在前,为妻遮风挡雨,免妻苦,免妻累,让妻有枝可依,有家可归。

所谓妻——当是指南针,当是助跑器,为家庭共同目标坚守,共同发力,总是动力满满。

所谓夫妻——当是福共享,难共当,互相理解,彼此扶持;在方寸夫妻间,更是能够最大限度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不丢兴趣爱好,不失原则底线,携手并进,两情相悦,共同成长;你优秀,我也不差,势均力敌,举案齐眉,愿共享一碗饭,共睡一张塌的情谊。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如果夫妻两人整天总是吵吵闹闹,家里就变成了情绪的爆发场,而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难免口不择言,行为失当,口出恶言伤人心,行为暴躁毁物品,致使关系破裂,物品损坏,实在得不偿失。

夫妻相处,应当遇事多商量,互相尊重,共同协商;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知一杯水的温度,多换位思考,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允许对方做自己,保持和而不同;出现争吵,情绪爆发的时候,懂得克制和退让,这样夫妻关系才会越发和睦,两个人拧成一股绳,汇成一条心,其力才可断金。

家校和——家校共育,合作共赢

近些年来,家庭作业、家校沟通群已经成为引发家校矛盾的重要诱因之一,关于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有一个彪悍的比喻:孩子是毛坯房,家长是业主,老师是装修师傅!即孩子,是全家倾注几十年积蓄购买的一套房子,老师,就是父母请的装修师傅,这房子的所有权在于父母,装修得好,父母住几十年,舒心放心有面子,装修师傅,把房子装好,也是责任所在。

家庭和学校是合作关系,而非对抗对立关系,很多时候,学校教育是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呈现,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了某些不当行为问题或状况,不是孩子去了学校才产生了这些问题,是本来在家庭中就存在该类问题,学校只不过是问题爆发的大教场而已。

家校共育不是挂在口头的一句空话,多和老师沟通,父母能了解娃在学校的日常,老师能了解娃在家里的日常,了解才能理解娃的成长轨迹,面对问题,才会有更好更得当的应对措施,家校共育,才能合作共赢,合力把毛坯房装修成彼此期望满意的精装房。

亲子和——双向养育,共同成长

大量事实证明 ,亲子关系从孩子出生的婴幼儿时期就对孩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培养孩子的性格、人际交往、价值观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儿童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而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伤害。

而育儿的本质就是维护一段亲子关系,美国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平和式教养法”创始人劳拉·马卡姆博士说过一句话,我深深认同——育儿中要把80%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

现实生活里,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情绪先行,往往会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甚至是肢体暴力,给孩子身心造成难以消除的伤痕。

想要收获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平和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正确的育儿观念及合适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遇到困难,爆发情绪的时候,心态平和地去感知孩子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慢慢疏导化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一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温和,越有力。

而要收获和睦和顺的夫妻关系、合作共赢的校关系、双向养育的亲子关系,真正达此安和境地,最主要的是自己内在要能平,心能平,才有和可言;心不平,则一切对立、仇恨因而生焉。

“和”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价值观念。面对冲突和争执,不忘“和”的大气,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做好眼前事;无论庭还是学校,都需要一团“”气,才能谐共生;也需要“和”而不同,才能进步创新。愿我们常怀和睦之心,做玲珑剔透之人。

Wetalk众语国际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类,和而不同;人与自己,知行合一;时间空间,合在当下;读书劝学,和合为贵,致力于将国学文化智慧以更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为中华文化繁荣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联系


上一篇: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
下一篇:说文解字:国际宽容日,深度解析“宽容”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