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夜
文 / 大圣
一 、从“觉得鲁迅挺可爱”开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第一篇鲁迅的课文,所以为了试探,我先问了学生关于鲁迅大家知道什么。没想到除了文学常识,有学生提到鲁迅爱吃小饼干,于是我就给他们现场搜出了之前拍的鲁迅一边牙疼一边买小饼干的日记,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觉得鲁迅很可爱。说到《朝花夕拾》,让学生翻译了这个书名——在黄昏时拾起早晨的花,学生很容易根据书名猜到这是一本回忆录,这时再用“旧事重提”的别名印证一下,就顺其自然了。
接着引出本课题目,我先让学生自己猜了猜这篇文章可能讲的是什么,大概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什么时段,再猜猜作者可能要突出各个阶段的什么特点,通过什么来体现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后面要解决的,但是我让学生在读之前全预测了一遍,也不用判断对错。猜完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对比哪些猜中了,哪些没猜中。
比如关于三味书屋,有一个班的学生猜应该是无聊的,读完发现也不是完全无聊。另一个班说有可能枯燥和有趣并存,我就问他们你们觉得上学最无聊的是什么?他们回答:上课。我问,最有意思的呢?答曰:同学。读完文章一看,鲁迅就是这么写的。这个印证猜测的过程,基本就解决了初读文章,梳理梗概的任务。
然后分别来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中那段景色描写每次都被掰开了揉碎了讲,我上周在一个班讲过一次,很费劲。于是这次决定让学生先自己分析,就告诉他们,这段话贼厉害,看看大家能看出来几层厉害。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给“锦囊”提示角度,比如写作顺序、用词、多感官等,等学生已经分析到山穷水尽了,教师再补充。果然,学生能提前说出很多点,比如形容词的使用,多感官描写,有同学关注到了整齐的句式,还能说出鲁迅不光写景,还会写关于这些景色的小事(按放屁虫,拔何首乌等)。当然这些回答都来自优秀的学生,于是我便让其他同学进行例子补充,完善答案。说到“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覆盆子”,一个男生说:“一看他就摘过,不然怎么会知道有刺呢!
我说,当然了,一会儿按放屁虫,一会儿摘覆盆子,鲁迅小时候和你们一样爱撩闲。二、树下鹿=书下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到自己去三味书屋拜了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为什么不拜孔子牌位而拜画呢?教参中有一种解释,说树下伏鹿谐音“书下福禄”,暗指古人读书是为了功名。还有一种解释,是说先生开明,不拜孔子而拜画拜“三味”牌匾,表示对读书的热爱。这两种说法哪个更靠谱呢?
其实两种说法都不能说服我,如果这样给学生讲,小朋友肯定会觉得离谱。所以我直接把这两种说法分享给学生,然后问他们更认同哪一个。学生当然也没什么评判的依据,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了解寿镜吾先生的人物形象。于是回到课文去追寻,分析人物形象之后,给提供了鲁迅和寿镜吾之间的故事,寿镜吾其人其志。这样梳理完,一部分学生会觉得,从寿镜吾对“三味”的理解看,他应该不会为了功利而读书。另一部分学生觉得,作为传统读书人,有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也很正常,思想的局限性并不影响鲁迅对他的敬重。
于是我说,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对这个立体的人物形象理解更深了。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无从知晓,也显得不太重要。三、Ade,我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用鲁迅的儿童视角观察童年世界,尤其是“我”委屈巴巴地感慨“也许是因为我……罢”时,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小朋友的思维方式,让文章有无限趣味。但这篇文章写于作者中年,从成年人的视角来讲童年故事,有没有留下成年人的马脚呢?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两处,开头就说百草园已经变卖,结尾又说自己在课堂上开小差画的绣像本已经卖给同窗,“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两处暗暗露出的马脚,分别对应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消散,别说是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就连能让自己感慨“物是人非”的“物”都已经不再了。
这时我和学生讲,我小时候觉得这篇文章结尾特别怪,好像戛然而止,没有升华,没有抒情,没有点题。学生马上就说了:“人家不是没抒情,说绣像本没有了,就是在说自己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也就是在抒情了。”于是我问学生,如果加一个中学生式结尾,应该怎么写?他们马上:“Ade,我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Ade,我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
是啊,告别百草园,还要大张旗鼓地呼嚎,带着点傻里傻气的调皮。而告别整个青年时代时,就只说一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就是鲁迅的笔法,永远有情,但永远克制。越是动情,就越要克制。四、“自己人”鲁迅
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教参上给了三种说法,没有一个是学生能直接体会到的,都太深奥了。学生能感受到的、我们课上主要体会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念和不舍。那么更深层的意思要不要碰呢?我依然是选择直接把答案扔给学生,让学生举手示意我自己认同哪一点,每个同学最多可以举两次手。很少有学生认同第一点,举了手的同学说,先生拒绝回答“怪哉”的问题,教我们读的书过于深奥,也不懂什么意思,可见这种教育是不好的,应该批判。很快就有学生说,但是“我”也过得挺高兴的呀,可以出去玩,还可以上课搞小动作,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充满趣味,没有感觉到作者想要批判。
这时我追问了一句,那么这些趣味是来自教学本身的吗?学生愣了一下,纷纷说那倒也不是。关于三味书屋的趣味,更多的是作者从枯燥生活里自己咂摸出来的。有位学生说,这就好像作者能从荒园中感受到无限趣味一样。
讲到这儿,我总结说,由此可见作者的确对封建教育有反思,而即便是每日所学枯燥无味,学生也能想方设法地玩儿,也可见儿童感知趣味的能力,这也就印证了第二种说法“儿童发展说”。第三种说法建立在前两种观点的基础之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从怀念童年更深一步,体会到了一点点“深意”。结尾时我说,所以大家就知道了,鲁迅写自己的童年时,也在告诉大家,儿童就是要玩闹,就是要游戏,就是要听离奇的故事,鲁迅在替儿童和大人们对话,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他是我们小朋友的自己人。五、“怪哉”之后怎样
关于“怪哉”,大家讲的时候好像只在关注寿镜吾先生的反应,今天有个学生在讨论“作者有没有在批判封建教育”的时候说,我们可以关注这件事之后“我”的变化:“我才知道学生说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说明这件事让“我”从此不再发问,不再好奇,乖乖读书,完成一些枯燥的学业。这样的老师和教育最后培养出的,全是一些没有好奇心的、一样的人,没有个性,没有特点。
我非常惊喜,回头想想,那句“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工工整整的句子,好像在说书塾中摇头晃脑的少年,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了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美女蛇和怪哉的世界,永远不和大人讲了。
本期编辑: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