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甲骨文字形①,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把戈,下面是一只脚,人持戈前进,表示要动武了。甲骨文字形②,上面的“戈”形和下面的脚更富有动感。
《说文解字》:“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戢[jí]是收藏兵器。楚庄王的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紧接着这句话,楚庄王又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个以武力求和平的人,但他的解释“止戈为武”却与“武”字的本义不符,“止”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只脚,因此“武”的本义恰恰是动武打仗。
“武”的本义为持戈前进,因此“武”又引申为度量单位,古时候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国语》:“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意思是眼睛看到的不过只有三尺、六尺的尺寸之地而已,“步武”用来比喻很短的距离。“武”又引申为足迹之意,《诗经·下武》中有“绳其祖武”的诗句,意思是遵循祖先的足迹。
在唐代之前,科举制度都是选拨文官,到了武则天时期,开始增加了武举。也是从唐代开始,始有武庙,唐代至元代,武庙供奉的是姜太公,后来也供奉包括张良、韩信、诸葛亮在内的历代良将。明清时同时供奉关羽,关帝庙即武庙;民国时期合祀关羽和岳飞,因此关帝庙和岳飞庙都称武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