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杨筠松绝学:地理无完书

2023-05-06 21:54:03

杨筠松遭权贵暗害,及于都药口毒发身亡,最后葬于何处,墓在哪里呢?

杨筠松 像(来源:hi.baidu.com)

关于杨筠松之死,《南安府志》说他“卒于虔,葬雩中药口”。董天锡《赣州府志》载:“(杨筠松)卒于虔,葬于都药口坝。”

杨筠松弟子刘江东撰《三宝经序》详记曰:

“(杨筠松)自幼颖敏,通天文地理,壮年登第入朝,官拜金紫光禄大夫,知钦天监,掌灵台事,因黄巢寇京,朝廷失守,开林库,窃取邱公所呈郭璞《青囊》,避难江南,至我虔州而来,为人卜葬,捷如影响,以致虔州防御使卢光稠,召葬其父,百日升节度使加平章流行事,遂据虔州称卢王。因失言于王,遂赐药酒。杨公知酒中有毒,乃用掩倾入怀中,走至于都药口与其毒冲入于心,遂卒葬其地。天佑三年(906)九月,寿七十有三。”

上文说到,中毒后的杨筠松到了药口,舍舟而行。

举目四顾,只见药口芒苘坝一马平川,茫无边际,塞信峡隔江对峙,峰峦陡峭,滔滔梅江从山峡间奔流而下,一泻千丈。

杨筠松心情转好,出口念道:“头顶八字水,脚踏塞信幛,谁能葬得中,代代出丞相。”

属意此地作为自己的归宿之所。

他交待曾文遄,自己死后用石棺石枕葬在这药口芒茼坝,并且位置要低一点。

临终前,杨筠松不忘叮嘱徒弟道:“我死后,如若你们发现赶龙状和驱龙鞭,务必要跪着抄完赶龙状后,才可用手取拿二宝,否则……”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

根据山川形势,杨筠松算定,下葬之处日后必成为河道。

实际上,他是想让徒弟用铁棺或木棺将自己下葬,位置要高一点,这样便可以待铁木腐败而再生。

鉴于平时对曾文遄性格的了解,他才把话反着说。

岂料一生不听话的曾文遄,见师父眼睁睁地在自己眼前咽气了,心里无比悲愤。

想到自己以往常有不恭敬的言行,心里更是后悔不已,所以这回他要认认真真地按照师父的意思,用石棺石枕安葬,而且葬得很低。

后来,梅江改道,杨筠松墓地果然被洪水冲毁。

一世英明的杨筠松,先失算于卢光稠,再失算于其弟子,以致石棺沉江,终至不得存世再生。那是后话。

曾文遄葬好师父后,回去劝说卢王在磨车湾安装水碓,在城区十字路口开井。卢光稠不知是计,听从了安排。

结果,由于杨筠松的临终安排,导致赣州城“天子气”最终被破,制煞了卢光稠。

风水报应如约而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乡间传说,当年为免杨筠松坟墓被人破坏,杨筠松弟子一共做了一百零八个墓穴,使人真假难分。

说来可巧,就在杨筠松死后不久的一天,村里的孩子在河滩上放牛,无意中发现了杨筠松留在芦苇丛中的赶龙状和驱龙鞭,因不知为何物,便好奇地念着上面的文句,并挥动着那根鞭子。刹那间,山摇地动,河水翻腾,群峰奔驰,直吓得孩子们惊慌失措,狂呼乱叫,赶忙将拾到的两件东西扔进了河里,这才使大地恢复平静。

杨筠松的徒弟听到消息后,赶忙雇船顺流寻找,果然发现赶龙状和驱龙鞭在河面上。他们立即遵照师父遗嘱跪在船头上逐字逐句地抄写,跪得双膝发麻,手臂擅抖,大汗淋漓。船家见此情景,忍不住说道:“何必如此受罪,你们不会把它捞起来再抄吗?”

徒弟们实在是苦不堪言,想想也有道理,虽没抄完,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于是收笔赶紧用手去捞。谁知刚把手伸到河里,那两件宝物便倏地往下沉去,再也不浮起来了。

自古以来,堪舆界流传至今的一句名言“地理无完”,就缘于此。

杨筠松 像(来源:hi.baidu.com)

杨筠松去世后,归葬地官民为表达对他的怀念,把药口芒茼坝改名为“杨公坝”,而且为他建祠、塑像,年节祭祀。

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赣州太守叶梦熊、于都知县陈仰民亲临杨公坝瞻仰杨筠松原墓地旧址,并新立照碑(类似如今的纪念碑),碑文曰“唐国师杨公之位”。

为了不再被洪水冲毁,将此照碑立在原墓地对面的山嘴上(此照碑现保存在于都县博物馆,于都县人民政府在原址另立了一块石碑)。

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地理师段道轩和吴肇龙以“杨公”弟子名义,亦在同一地点,立一“神主碑”(此碑现保存在于都县博物馆),碑文曰“皇封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之神位”。

这两块石碑,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证实风水宗师杨筠松确有其人,也是考证于都为杨筠松归宿地的惟一证据。

公元1991年,于都县人民政府在上述两块杨筠松“墓碑”的山坡上,立碑予以纪念。

碑文曰:“杨筠松,唐窦州人,字叔茂,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占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以堪舆术名世,号救贫先生。晚年留寓于都,终於此山头,葬於药口芒茼坝(今称杨公坝)。著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其墓因河道扩大而毁,现竖碑表之。”


上一篇:“天子地”害了杨筠松
下一篇:明朝谏臣杨继盛命理研究及遗训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