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

四字成语

[人文历史] 古人为什么用“石榴裙”代称女孩?

文图/EV面料馆 2022-11-04 22:51 来自凯迪网社区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色彩斑斓。

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兴奋地游走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大家在欣赏这道靓丽的风景线的时候,露出由衷的笑容。

现代流行的各种着装搭配,让每一个女孩拥有着古人的“罗敷之美”,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老话,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形容古代女孩的美艳不可方物。

那么,古人为什么会用“石榴裙”来代称女孩呢?古人的红色连衣裙,究竟是如何染色的呢?

古代印染工艺的发展

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掌握了利用矿物,植物来对纺织物进行染色的技巧,并在不断地摸索试验之下,调配出各色染料,生产出五彩缤纷的颜色织就的衣物。

这些产物不仅是古代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还是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我们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

古代印染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原始的自然利用,也就是印染原色。

古人将生活中发现的天然矿物还有植物,经过简单的碾压,形成粉末状或是汁液的形态,再把麻布浸入其中,从而获得印染不同颜色的产品。


“青黄白蓝黑”被古人称作五原色,是基础的从大自然能够获取的颜色。

古人染成红色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又使用的朱砂,朱砂是炼丹的副产物,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硫化汞。

植物染料则是茜草,马蓝等等,但是这个时期染色的色度较差,而且颜色容易脱落。

其次就是套色。所谓套色,就是在同一件衣物上染出不同的颜色。

这样的制作工艺分为两种,一种是织好衣物后整体上色,另一种是先给丝线上色,然后再做衣物。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古人染出来的颜色开始多种多样,比如说各种混合色,天青色,银红色,墨绿色等等,都是在五原色之后,经过套染之后发现的的不同颜色。

再一个就是在织物上画花,提花和手工印花。

这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发展过程,将图案绣到衣物上或是印染上去,丰富了人们的选择的内容,同时促进了印花工艺的快速发展。

经过动荡的一个时代,这种技术曾失去过传承,再度复兴,被命名为“颉”。


据各种出土文物考察所得,宋代之后,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十分全面,调浆技术大有改进,在西方国家的印花机发明之前,中国一直有着极为先进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就是对于当时印染技术的鲜活直观的描写。

古代布料染色流程

古人染布一般均为露天作业,常用的工具就是大锅,大缸,担缸板,碾布等。

染布,首先需要煮布,把布料放入清水锅中熬煮,这是为了尽快地让布料浸透水,消除布料本身附带一种“浆力”,这样一来,布料就变得容易着色,而且没有附着物的阻隔,染出来色泽均匀,不会造成布料东一块颜色深西一块颜色浅,卖相看着通顺。锅中的水不用烧开,五六十度温度刚刚好。

把布料放入锅中浸泡之后,在等待的时间里,就可以开始调色了。调色,顾名思义,就是把要染色的颜色提前调制出来。

一种呢,就是调配单一颜色的深浅,比如说红色分为桃红,水红,大红的等好几种红色。

单色的深浅一是靠经验,掌握水和染料的勾兑比例,二是用木棍蘸上少许,冲着太阳光的方向,目测其颜色变化。


第二种呢,就是复合色,也就是多种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比如说蓝色和红色搭配,调制出橘红,杏黄,橙色,紫色等颜色。

在调色的时候,要将染料和水全部搅拌均匀,不能有未化开的小疙瘩,那是失败品或者残次品。必须一直沿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染液呈现香油黄时才算合格。

不同的颜色染料,决定了染布时的方法;

染法分为浸染法和煮染法。浸染就是把布料浸入调好的染料的大缸中上色,把去掉浆力的布料捞出晒干,然后放入大缸浸泡半小时,捞出在拧干水分晾晒即可。

古时候大小染坊的大缸上,总有这么一句“竿头悬翠色,缸内起金花”,就是表达了人们希望成功的美好祝愿。

煮染法一般是针对复合色的,需要同时把染料和布料放在水中,这样一来,布料吸收的颜色就是融合均匀之后的调和色。

染好的布料晾干以后,需要用清水去掉浮色,一般需要漂洗三次左右,待干净后再次晾晒。

染好晒干之后的布料需要碾布,也叫踹布,目的是为了使布料平整展妥,色泽亮丽。碾布相当于我们心中众所周知的熨斗熨衣服一样。


在准备要碾的布料上事先喷上少许水,让其略微的潮湿,然后卷将起来放在平铺的板上,再横放上碾布石这种工具,操作人两脚分开各站一边,交替用力,使布料之间卷的更加紧实,直到布料整体显得光滑平整,看不见褶皱之后,工序就算完成了。

红色颜料的制取

古人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许多能用来提取红色染料的物品。

矿物染料中的赭石,也就是俗称的赤铁矿石,这种红色矿石磨成粉末之后,可以用来涂抹红色标记,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红色颜料。

在道教兴起之后,炼丹所产生的副产品朱砂,也是红色的矿物染料。

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染料是西周时期开始被应用在生活之中的植物染料。

茜草是一种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古人利用其红色的根部来进行染色,其主要成分就是茜草素,它的水溶性比较差,因此需要发酵,水解,然后高温下才能染色。茜草在当时社会属于高端产品,只有大贵族才能使用得起。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记载过“十亩卮茜”的价值相当于“千户侯等”,证明了普通人家的高不可攀。茜草属于一种媒染染料,一般用于辅助作用,可分离出赤,绛等红色为主的色调。


据出土文物研究表明,古代人常用的媒染剂大部分是含有铝离子较多的明矾,因为明矾遇水分解后,和茜草素在一起会发生反应,能够生成色泽鲜艳,附着性良好的一种红色沉淀物。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的红色衣物,经现代检验证明,就是这两种元素多次浸染制作而成的。

使用频率最多的就是红花了,别名西红花,红蓝花等等,其与如今流传甚广的藏红花并无关联。

因为红花原产地在西域一带,因而得名。红花适用于多种布料的直接染色,是红色染料中色泽度最高的一种植物,人们常常说的猩红色就源自于此。

唐代诗人李中有诗赞曰:“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把红花的浓烈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白居易则在成品上有所感叹,他的《红线毯》中,有着这样的描述“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

紫铆虫胶也是一种红色染料,只是来源过于稀少,因而更加贵重。

紫铆是紫胶虫的宿主植物,二者都能分泌一种红色液体,古人曾经收集起来作为染料使用,有现代学者认为,古人典籍中记载的胭脂虫胶,其实应该就是这种紫铆虫胶。


红色,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特别推崇的颜色,寄托了古人对热情和希望的美好祝福。

红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应,因而古人在重大活动时一般会用红色来进行渲染,而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红色在传统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情怀的追溯。而如今,“中国红”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承认的一张名片。

总结

我们通过了解古人的染色工艺和流程,还有染料提取的不容易,才发现古人在生产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智慧,逐渐改善大家周围的生活环境。

他们不但善于观察生活,还能灵活的将之利用,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启迪。

他们把天然染色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作为后人,我们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去发扬光大。

天然染色的好处有很多,其特点在于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避免越来越多的化学试剂对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

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纯天然无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市场对于天然染料有了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尤其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

天然染色不但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亮色,更可以得到不少柔和的复合色,五彩缤纷是大自然最慷慨的恩赐,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复合色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够得到想要的色彩表达层次。

天然染色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一种外在体现,内涵的文化意义也不应该消失,要不然过不了多久,这些传承也都会衰落到,只余一两个“非遗继承人”的尴尬之中。

本文来源泓源纺织同步


上一篇:【佳作联展】情思飞向九天外——曲樑诗歌及歌词三首
下一篇:[鉴史释疑]相传:西征归来,慈禧见左宗棠老迈,特赐美妾!左家后人如何回应

成语词典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