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为什么不喜欢赵姨娘?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三观不合。
探春的性格是要强上进。当然要上进。公侯府的千金小-+姐,花容月貌,能干多才,大好的前程在前头。只要努力一点、提高一点,就可以出类拔萃,王妃贵妃都有可能。
什么?你说贾府败落、获罪、抄家?唉,这是预算之外的。连聪明的探春,明明料到了贾府的败落,却也想不到这败落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如果只是“富不过三代”的正常衰败,她仍旧可以“立一番事业”的。
赵姨娘的性格是摆烂。她并不是想争取什么、得到什么,唯一一次争取彩霞给贾环做屋里人,被贾政画饼似的两句话轻轻回绝,她也就不再提起了。她的理想就是“吵一出子,大家别心净”,是以破坏为目的,可是破坏力也很有限。
为什么要摆烂?因为出身“家生子儿”、丫鬟的她,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一个儿女双全、被丈夫宠爱多年的姨太太,她还有什么可追求的?
想“扶正”取王夫人而代之吧,可是那样的社会环境、那样的大户人家,把一个丫鬟出身的姨太太扶正,不异于天方夜谈。就算王夫人死了,贾政续娶邢夫人或尤氏那样的没落世家女,或者像林如海一样“再无续室之念”,也不可能把赵姨娘扶为正妻。
想替贾环谋取利益吧,探春早就说了:“将来环儿收了外头的人,自然也是同袭人一样”,庶出的少爷也有一份应得权益,不争自来。
想谋害宝玉,让贾环独得家产吧,马道婆倒是试过了,跟白日做梦一样,一僧一道一来就解决,白白丢了“白花花一堆银子”,并没有更大的效力。她还能有什么追求?
从出身来说,赵姨娘已经达到了人生巅峰,更也没有进步的可能了。可是这样精力旺盛、生命力顽强的女人,终日无所事事,怎么打发这漫漫永日?
也只能搞点儿破坏、刷刷存在感了。就像张爱玲《怨女》里说的:“大概人天生都是好事的,因为到底喜欢活着。实在不能有好事,坏事也行。坏事不能出在别人身上,出在自己身上也行。”而好事的赵姨娘更加强悍,不是“坏事出在自己身上也行”,而是干脆自己去干坏事了。
一个是不做坏事就没事可做,一个是不做坏事就有大好前途。她们虽然是母女,处境却完全不同,三观也根本上矛盾。这就不奇怪她们的互相不喜欢了。这并不是谁的错,而是立场决定的。
不喜欢是不喜欢,血脉可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断,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探春再无可奈何,也不得不替赵姨娘收拾烂摊子;赵姨娘一边嫌弃探春,一边却经常去看她、找她,哪怕见面只是“嘈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