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在词这种文学体裁中,怀古咏史写得最好的,无疑是苏轼跟辛弃疾。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尽了怀古词中对于历史兴亡与人生价值的探讨。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写尽了咏史词中繁华荣落与宠辱得失的慨叹。
然而,传统的怀古咏史词,始终局限在感慨历史兴衰与抒写个人境遇之上,苏辛虽是诗词翘楚,但依然不能打破题材的窠臼。
直到毛主席的出现,他的一首《贺新郎·读史》,超越了传统咏史怀古词兴亡荣辱的老套写法,以更高远了眼光,来审视万年人类史,将怀咏咏史词,带到了新的高度。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写于1964年春,1978年发表在《红旗》杂志第九期上。
毛主席喜欢读史,1952年,毛主席就曾购买了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此后的24年里,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套书,一有时间,就刻苦阅读研究,所以毛主席对历史有超载常人的认知。这首《贺新郎·读史》,就是毛主席用词的文学形式,发表他对于历史的看法。
词的开篇,毛主席挥动如椽巨笔,跨越几百万年,回溯到人类历史的开端。“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在人类的幼年,经历几百万年的进化,人类才学会使用石制工具,进入石器时代。
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其它物种的本质区别,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使用的工具不断进化的历史。
从经过几百万年的石器时代,人类慢慢学会了冶炼铜铁,人类也从原始社会,进入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铜器,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工具,铁器,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工具,因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又被称为人类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人类进入青铜时代,是在什么时候,在这考古学上难以确定,不过算起来,不会超过几千年。“寒热”即“寒暑”,代指年。
毛主席在写给陈毅的一封谈诗词的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毛主席的这首词,便是对这个观点最好的注解。词开篇的这几句,用二三十字,便勾勒了人类从猿猴进化到人,由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然而,物种起源,时代划分,都是考古学上的名词,不能用在诗词中。于是毛主席便用形象思维,将人类的历史进程,化为几个形象生动的画面。人类起源用人与猴子作揖告别的画面来表现,石器时代用人磨石头的画面表达,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则用人们在炉火中炼铜铁的画面来呈现。
只几个简单的画面,便展现了人类演化的辉煌历程,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诗才,真是了得。
人类进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但人民却并没有因此获得幸福。“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阶级社会,人民要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难以构建幸福的生活。更何况,人类文明史中,充满了无休无止的战争,人民的血,流在了帝王将相争权夺利的战场上。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毛主席一生读史,读着读着,头已飞白,人生也到了暮年,二十四史,斑斑点点,不过是些陈年旧事。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在煌煌二十四史中,用几个真正的风流人物呢?三皇五帝,不过是骗人的神话传说,却让无数人一辈子追慕,那历史中的无数帝王将相,有几个在真正地为人民谋福利呢?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盗跖(zhí),跖被古代统治阶级污蔑为“盗”,后来袭称盗跖,春秋时人。庄屩(jué),战国时人,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挥黄钺(yuè越),挥动饰以黄金的大斧,指陈胜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
毛主席歌颂这些不被历史重视,甚至被后人污蔑的农民起义领袖,只有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战,他们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最后两句:“歌未尽,东方白。”一曲歌咏尚未终了,东方已经发白,天已经亮了。
这两句既写毛主席通宵读史填词的真实情境,同时具有象征意味,意指历史的长歌尚未唱完,如今人类迎来了历史的黎明,进入新的社会,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历史的蒙昧与阶级的压迫已成过去。
读完全词,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毛主席的《贺新郎·读史》,超越了苏辛怀古词,将咏史怀古词带到了新的高度呢?
首先,从写法上,古代怀古诗词,多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事的兴发,而毛主席的这首词,以简练的笔调,勾勒了人类百万年的演化历史,这是古代文人没有做到也不可能做到的。毛主席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是对整个历史的思考。
其次,在立意上,古代怀古诗词,诗人凭吊历史,不过是怀古伤今,所表达的不外乎是对个人境遇的不满,或是对家国兴亡的忧思,而毛主席的视角却放在了人民的身上,他关注的是历史中那些受压迫的人民,是人民的解放,所以他看不起帝王将相,而推重农民起义领袖。